看到Google的Google Assistant 即將全面切換Gemini
對比蘋果的Siri以及Apple intelligence的做法真的聰明許多
這陣子一直在想蘋果的發布會變成預錄的展示到底是好還是壞?
雖然有很漂亮的過場、可以宣傳iPhone 以及Mac,但仍不如之前的現場演講以及展示
我寧可現場iPhone用Hello來打招呼,也不願媽媽幾點到達機場從我這邊到機場大概要多久的影片且九個月過去了換來的是延後...
延後沒關係但當拿這些來當新產品的宣傳而來購入的消費者情何以堪(當然會買的人還是會買,也會有人不在意)
相比之下mobileme轉換iCloud、iPhone 4的天線門,老賈的處理真的不得不稱讚
WWDC2025也快到了新的iOS 19最近又一直上版面又被說是「歷年來最大的改變」,只希望不要讓2024的錯誤又再一次發生
Mac With Me wrote:
相比之下mobileme轉換iCloud、iPhone 4的天線門,老賈的處理真的不得不稱讚
想問一下
這兩個我都剛好經歷過
值得稱讚的部分是什麼?(認真提問非諷刺)
當時mobile me使用的人非常少
當年mobile me那個雲端構想大部分人都覺得用不到
也嫌貴
還有之前.mac爛尾的過去
老用戶新用戶都沒有很支持
我有@me的信箱
每次到Apple Store 店員都會有點驚訝
他們說一年遇不到幾次這種用戶
iCloud 是後來有點被系統半強迫使用
所以用戶才增加
而早期的使用者
後來多半會有兩個帳號
一個是icloud一個是原來的帳號轉成媒體帳號
而且不能合併
這麼多年來一直置之不理
到現在才要解決
4的天線問題
他處理了什麼?
當時他就死不承認
推託說是使用者拿法不對
然後被多方公開嘲笑
當年我住美國
當時台灣蘋果日報的嘲諷影片
因為很紅
人在國外都還看到
大概就是一個黑武士用光劍砍掉iphone4用戶手指的動畫
最後送bumper和偷偷的招募天線工程師
在4S的時後才改善天線問題
我是覺得賈伯斯真的很會營造氣氛
我也因為他的發表會買過一些東西iPod nano、 macbook air等等
但是實際層面來說
他有他的堅持、創新
甚至是偏執
不過很多問題我並不認為他掌權的時候有妥善處理
在我主觀感受來說
庫克時代相對有好好處理
但是新的系統總是有問題
不管是iOS iPadOS watch os macOS
總要出問題
硬體也是奇奇怪怪的問題
還有icloud系統也是偶爾有狀況
有時都被搞得很煩
最近用了一段時間vision pro
甚至覺得他的餅畫得太大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Mac With Me wrote:
iPhone 4的天線門,老賈的處理真的不得不稱讚
稱讚!?是吃到technews的口水嗎?
當年iphone 4天線門他各種硬掰,把HTC在內當時主要智慧手機製造商都拖下水,聲稱這些製造商的手機也有天線門。
甚至還教iphone用戶該怎麼拿iphone,現在拿iphone沒照他教的方式拿都沒資格說是老賈鐵粉。
最後掰不下去面對集體訴訟跟龐大的輿論才低頭送手機殼。
當年各種公關災難的表現現在卻被稱讚

至於庫克,有些人因為他的性取向而討厭他,庫克讓apple市值達到3兆美元,讓apple watch在智慧穿戴裝置市佔率第一,讓iphone銷售創紀錄,證明賈伯斯當年的選沒錯。
賈伯斯都不在乎他的性取向把apple交給他打理了,你又有什麼好在乎的?
Mac With Me wrote:
你提到的mobileme
當時的mobileme是付費的雲端你有me的mail相比你也知道他的雲端服務超級難用 所以在他們才打掉mobileme重新弄iCloud
而在推出iCloud 的時候老賈也有揶揄一下mobileme的難用
單純聊聊天而已
也留點資料在網路上讓別人查詢
不然像是iPhone 初代那種糟糕的東西
現在都被吹成神機了
就是因為一開始用過的人太少
尤其是一些YouTuber亂吹都會有人信
Mobile me 我不覺得難用
甚至覺得有些功能在iCloud 沒繼承很可惜
像是dock 的排列順序
其他的同步資料其實都一樣
最大的差異在於
當時mobile me一買就是要買一年
印象中$3600台幣
而且只是全家桶多機使用者方便
並且只有一個價位
iCloud 我認為只是改變營運方式而已
變成半強迫使用還有月費制、容量的價錢不一樣
現在沒有多機使用的使用者
一樣不覺得iCloud 必要
即使現在可以備份系統
但是還是很多人不覺得需要
兩個差異在我看只不過是朝三暮四變成朝四暮三
然後換一個名字
就讓許多消費者買單了
iPhone 6不只是會彎曲
還有會氧化
那時很多人手機殼一拆開
後蓋很多毛毛蟲一樣的氧化痕跡
不過那一代賣得很好就是了

我是也感覺到ai部分的落後
但是現在ai也很多不穩定與錯誤
照過往東西都要穩定了才會推出的風格來看
我想還有得等
就像是近期傳說的折疊螢幕一樣
很有得等
順帶一提06-07也一直傳Mac會有藍光機
但是最後機器根本不再有內建光碟機了
所以蘋果會怎麼做我是認為都還很難說
從後來一些工程機來看
內部都是會有測試
但會不會使用還很難說
就像以前還有在筆電內測試過安裝行動網路模組
最後也是沒實際使用
蘋果的東西
不是超領先就是超落後
反正就是要跟別家不一樣
果然是think different

=====
補充一下
iphone4 沒人退費這件事
我並不認為是危機處理成功的結果
那年代都有人可以為了買iphone去賣腎了
瘋狂的消費者不會為了收訊問題而去退手機的
當時上市快一年都還很難買到
我印象中六月多七月初之類的
我朋友就拿著iphone4了
而我大概十月多在台灣的時候
為了幫我家人買一隻iphone
跑了很多通訊行都買不到
買都買不到又怎麼會有人去退貨
順便講古
同時期的ipad 初代
買的人不多
就是螢幕放大的iphone
還有類似電子相框的功能
當時市場反應不佳
現在一樣被吹成神機
直到後來ipad2改善很多問題也才大賣
不知道vision pro會不會也進入這種模式
本人文章內容不同意未經許可之任何形式複製轉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