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Apple 稍早前於發表會中正式發表了包含 iPhone 15 Pro / Pro Max 與 iPhone 15 / 15 Plus 以及 Apple Watch Series 9、Apple Watch Ultra 2 等新品,剛好也有機會可以前往美國加州的蘋果總部進行體驗,首先要帶來的自然是重頭戲,iPhone 15 Pro / Pro Max 雙機的實機賞玩了。

這次 iPhone 15 Pro 系列簡單來說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首先是外型設計以更輕、更耐用的鈦金屬製成,同時在邊框也多了些微的弧形設計之餘,也加入了 A17 Pro 3 奈米製程晶片,並可搭配 iOS 17 提升操作體驗,甚至在效能上也能直接玩 3A 等級的家機大作。另一項使用最有感的,則是 USB-C 連接埠的替換,在 iPhone 15 Pro 系列也有最高 10Gbps USB 3 之傳輸速度。

另外,相機部份這次則是走回以往路線, iPhone 15 Pro / Pro Max 的望遠鏡頭再度分家,不過主相機則是在延伸出三個焦段,號稱三鏡可抵七個焦段!並針對基礎相片顏色、畫質再調校,人像模式的更新也可做自動偵測拍照,以及調整景深與對焦點等。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台灣的售價部分整理如下:

・iPhone 15 Pro:128 / 256 / 512GB / 1TB 四個版本
售價:36,900 / 40,400 / 47,400 / 54,400 元
・iPhone 15 Pro Max:256 / 512GB / 1TB 三個版本
售價:44,900 / 51,900 / 58,900 元


▌外型設計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這次 iPhone 15 Pro / 15 Pro Max 一樣按照螢幕尺寸分為 6.1 / 6.7 吋,不過在機身材質改為鈦金屬(Grade 5 等級),在機背霧面玻璃塗裝上也有著更為硬派、金屬感的呈現,真的是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受!

機身尺寸與重量整理如下:

・iPhone 15 Pro Max:159.9 x 76.7 x 8.25mm,重 221g
・iPhone 15 Pro:146.6 x 70.6 x 8.25mm,重 187g


原色鈦金屬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白色鈦金屬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藍色鈦金屬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黑色鈦金屬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系列則有四款顏色,分別是原色鈦金屬、白色鈦金屬、藍色鈦金屬、黑色鈦金屬四款,白、藍、黑其實都算既視感頗高的組合,真的要說最亮眼的,一定就是飽和度稍低,忠實呈現出「鈦」的原色鈦金屬了。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實際拿原色鈦金屬的 iPhone 15 Pro 做個比較,淡淡的顏色與金屬調性,真的是看不膩啊.....


弧形邊緣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弧形邊緣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另外,中框用的鈦金屬除了提到是 Grade 5 等級,邊框做了髮絲紋處理之餘,也終於跳脫好幾代都是純直角的收邊,仔細看可以發現在機背與螢幕旁,有著淡淡的弧形曲線來增加握持的舒適度。不過裸機使用的話,中框還是會沾指紋....甚至會蓋過髮絲紋。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螢幕部分整體的提升幅度不大,這邊就直接將規格整理如下:

・尺寸:6.1 / 6.7 吋
・解析度:2556 x 1179,460 ppi / 2796 x 1290,460 ppi
・超 Retina XDR 顯示器(OLED 面板)
・動態島、永遠顯示功能
・ProMotion 120Hz 自適應功能
・HDR、原彩顯示、P3 廣色域
・2,000,000:1 對比度
・1,000nits 亮度 / 1,600nits 峰值亮度 / 2,000nits 峰值亮度(戶外)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這次 iPhone 15 Pro 系列在桌布上也對應了像是鈦金屬的粒子質感。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另一項跟硬體有關的功能,則是把靜音撥桿進化為單按鍵的動作按鈕,藉由長壓與短按的操作方式,就能在靜音、相機等多種內建應用程式中做操作。


靜音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勿擾模式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相機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語音備忘錄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放大鏡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捷徑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輔助觸控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什麼都不做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設定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到動作按鈕專屬區塊(還有特別設計精美 UI)後,就能在靜音、勿擾模式、相機、語音備忘錄、放大鏡、潔淨、輔助觸控以及關閉功能中做選擇。但可以看到這些功能都是原本內建於手機內的 APP,不知道未來是否會開放第三方應用程式使用。



舉例來說,靜音其實就是靠長壓來做切換,至於相機部分可玩性則比較高,長壓可開啟相機 APP,此時短按就能拍攝照片,再長壓則是可直接觸發錄影功能。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相機也是這次 iPhone 15 Pro 系列改動較大了一點,在維持了幾代之後,這次在 iPhone 15 Pro / 15 Pro Max 的望遠鏡頭上又做了分割,有著 3x 與 5x 的差異,這也表示 iPhone 15 Pro Max 最遠其實是可以拍到 120mm 的。簡易規格整理如下:

・48MP 等效 24mm f/1.78 廣角鏡頭(感光元件面積更大)
支援第二代感光元件位移防震、起始畫素變為 24MP / 支援 48MP HEIF
・廣角支援 1.2x / 1.5x 等效 28 / 35mm,並有 2x 4 in 1 等效 48mm 焦段支援
・12MP 120 度視角等效 13mm f/2.2 超廣角(新的抗反射塗層)
・iPhone 15 Pro:12MP 等效 77mm 3x f/2.8 光學變焦鏡頭(數位 15x)

・iPhone 15 Pro Max:12MP 等效 120mm 5x 光學變焦望遠鏡頭(數位 25x)
相較 iPhone 15 Pro 望遠鏡頭感光元件提升 20% 面積
四重反射稜鏡降低體積
支援 3D 感光元件位移式光學影像穩定功能

另外,這次也因應新晶片 A17 Pro、演算法與更進化的 LiDAR 光學雷達掃描儀等規格加持,讓 iPhone 15 Pro 系列針對夜間模式、夜景人像、智慧型 HDR、乃至於影片的品質與動作模式都有進一步的提升。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Max 的 5x 光學變焦望遠鏡頭,要在幾乎一樣的面積下塞入等效 120mm 的鏡頭,則是透過了「四重反射稜鏡」的方式,在鏡頭後方加了一個摺疊玻璃結構,就能讓光線在其中反射四次,以成相原理來看就能達到增加焦距的效果了,其實意思有點像潛望式的設計概念。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整體拍攝介面差異不大,但右上角可以看到 RAW 變成 RAWMAX 的字樣,但在 1x 廣角端的按鍵上,也多出了兩個焦段拍攝,加上超廣角(兼微距)、2x 與望遠,共可來到七個焦段選擇。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 Pro Max 的差別則是在望遠端的起始焦段上。


1x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1x24mm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1.2x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1.5x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28mm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系列在點擊 1x 焦段時,則會切換成 1.2x 等效 28mm 或是 1.5x 等效 35mm 做拍攝,也就是說光是這顆 48MP 的廣角就包辦了 24 / 28 / 35 / 48mm 四個焦段。畫質如何其實真的是蠻讓人好奇的。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人像模式部分,這次有個亮點是只要在一般模式之下,iPhone 15 全系列就能針對場景中會出現的人物、貓、狗等物件自動紀錄景深資訊,就能在不開人像模式的狀態下透過後製變成人像照片。另外,在人像模式的編修部分,也新增改變對焦點的功能。


改變焦點景深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改變焦點景深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改變景深強度與對焦點這件事相信大家已經不陌生了.....這邊就直接來看圖!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錄影規格部分,iPhone 15 Pro 系列也因應目前手機越來越高的錄影需求,ProRes 規格之下也支援 4K 60fps 的幀率,同時也有專屬的 Log 檔案可方便剪輯後製調色使用。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至於蘋果自家產品緊密的生態鏈,自然也是會影響其他應用的。iPhone 15 Pro 系列這次也能以廣角、超廣角雙鏡頭拍攝 3D 的「空間影片」,並能搭配 Vision Pro 顯示器觀看。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iPhone 15 Pro 系列的重頭戲,則是首度採 3 奈米製程的 A17 Pro 晶片,其中也用了六核心的 CPU 架構設計(兩大四小)、號稱在 CPU 效能上比上代提升 10%,同時功耗表現也更提升 3 倍;GPU 部分則一樣是六核,效能比起前代快 20% 之餘,這次在光線追蹤的性能也有 4 倍的提升。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而光線追蹤搭配整體圖像與處理效能的提升,讓 iPhone 15 Pro 系列對於遊戲的支援性可以來的更廣,不僅可強化手機遊戲大作的光追表現,向本張圖就是明年初會上市的《全境封鎖:曙光》,未來像《惡靈古堡4》、《惡靈古堡8:村莊》、《刺客教條:幻象》等大作,都可直接在 iPhone 15 Pro 上遊玩。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另外,因應 USB-C 連接埠的導入,A17 Pro 也賦予其 USB 3.0 規格,理論數值最高可讓傳輸速度來到 10Gbps。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另外,因應 iPhone 15 系列的 USB-C 連接埠,快充這邊是有號稱充電約 30 分鐘最高可達 50% 電量,搭配 MagSafe 則是 15W、一般 Qi 無線充電為 7.5W(iPhone 15 系列其實也支援 Qi2),USB-C 連接埠也能為 AirPods Pro 第二代,甚至 Apple Watch 做反向充電。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這次包含一般版的 iPhone 15 系列,除了處理器的提升,也用了第二代超寬頻晶片,在尋找指定的追蹤物件時(透過精確尋找功能),距離比起前代可以提升 3 倍之多,如此就能大幅提升尋物,甚至是跟朋友指定地點時的實用性。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另外,iPhone 15 系列也可同樣支援透過衛星方式的 SOS 緊急服務,可以在沒訊號的當下進行道路救援(美國是與 AAA 合作),甚至也能看到在沒有網路訊號下朋友的手機定位。

整體來說,這次 iPhone 15 Pro 系列雖說在設計風格差異不大,但挾帶 A17 Pro 晶片、鈦金屬外型以及相機功能、甚至望遠鏡頭的分家,讓 Pro 系列不會像前幾代單純選尺寸就好,在意相片效果(尤其是望遠)的話,真的是會讓人考慮再三啊.....
iPhone 15 Pro Max實機初試|A17 Pro搭USB-C、動作鍵與相機「鈦」有趣!
2023-09-13 8:09 發佈
Martin wrote:
iPhone 15 系列也可同樣支援透過衛星方式的 SOS 緊急服務


地區有限制,目台灣區域還不能用

又只是 訊息傳送

整個落漆
平安、健康最重要
劍心san

直接當作沒有就好了,反正不支援。而且會買單的人,也不是因為這個功能才去買iPhone。

2023-09-13 13:10
Corvinus

在台灣就別想太多了~ 連日本無線電D-Star ,結合網路衛星功能都做不到⋯ 更別說衛星緊急功能[嘆氣]

2023-09-14 23:11
所以今年主打 鈦合金 而已......連顏色都沒有什麼特別的......
nonennee165

手機效能過剩,華為用三年前效能的晶片就能裝在奇賤雞了。

2023-09-15 14:51
七燦鍵

每次看到說手機效能過剩的人就覺得不懂還大聲真的很可悲,頂峰效能都是做給不懂得人看得,奈米製程的進步是更省電更低溫,能耗比更高

2023-09-16 22:17
有點心動耶!不知道價格呢?
Naughty Dog

久妹影片已經有價格了

2023-09-14 8:30
我就看他散熱有沒有提升…..
主打可以玩大型遊戲,散熱沒出來就好笑了
Barney Lu

KY827 對啊 你都知道蘋果壓不住溫度了,更何況這代他們還出光追? PC端顯卡都需要那麼多體積面積來增加散熱了,一台小小的手機以目前科技進度來看沒那麼簡單吧?

2023-09-14 9:59
KY827

yt主微積分已經有Pro Max拆機,機內是有空間可以再放入均熱板的,不是放不進去,是以蘋果的尿性不知道要到第幾代才肯放進去

2023-09-24 22:48
我有買了新推出的兩米線,他上面寫兩百四十瓦功率,但內文說支援USB二點零傳輸而已。

新的TYPE C兩米傳輸線


這條 2 公尺長的充電連接線採用編織設計,兩端皆配備 USB-C 連接器,非常適合用於 USB-C 裝置間充電、同步及傳輸資料。它支援最高可達 240 瓦特的充電功率,並以 USB 2 速率傳輸資料。將 USB-C 充電連接線搭配相容的 USB-C 電源轉接器,即可方便地使用牆上電源插座為你的裝置充電,充分發揮快速充電的優勢。 USB-C 電源轉接器另售。


結果是要PRO以上才有USB三傳輸速度,往好處想,我能享受到,也不錯。
FB酒店八卦社團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160KG/
放克

原廠是C對C嗎? 但電腦孔是USB3.0怎麼辦? 用轉接頭會影響速度啊

2023-09-13 20:40
featheringer

電腦上還是A孔的,大多都是5Gbps的舊式3.0規格了,這時候轉接頭有沒有影響速度已經不是重點了

2023-09-14 2:41
有Type-C是好事...但只有USB 3.0...這
featheringer

所以才說可惜,20G協議的產品真的太少了,超過10G的幾乎都是跳上TB3,這又是另外一個檻⋯本以為蘋果採用20G至少會在隨身碟、外接SSD等設備推開,不用再買貴森森的TB3,但最終並沒有

2023-09-14 15:03
peggydoggy

到底有多少人整天需要在手機上操作20Gbps傳輸速率傳大量資料?給10Gbps算很合理的選擇。給太高等等又冒出什麼干擾問題反而更麻煩。

2023-09-18 10:52
Martin wrote:
Apple 稍早前於...(恕刪)


硬要吹出點什麼也是挺累人的⋯⋯😂🙈

echowu wrote:
有點心動耶!不知道價...(恕刪)


官網不是有 🥱
九塊九毛九 😂

localuraki wrote:
我有買了新推出的兩米...(恕刪)


最好直接買macbook pro專用的tb3連接線才是完整的type c線啦!😂🙈
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與廢文及討戰文。黑名單只是在裝瞎懲罰自己而已 
skiiks

現在進入要TB4才算完整USB4.0的C線惹。

2023-09-13 12:56
featheringer

掛上TB什麼都貴是肯定的,只能安慰自己買TB4線材就是直接攻頂,所有USB、PD規格通吃永遠不用再煩惱

2023-09-13 18:53
完全沒感覺有啥新的黑科技 沒有衝動想買的feel u
delenatii

"幾奈米這種遲早會普及化的東西"??確定?? 多念點書吧~ 倒是手機這些技術,真的都是遲早會普及化

2023-09-15 17:26
劍心san

如果台積電不缺訂單、不缺錢養員工的話,那所謂" 幾奈米製品的處理器產品 "就真的完全不會普及了!屆時誰還管蘋果還是安卓

2023-09-15 19:10
localuraki wrote:
我有買了新推出的兩米線,他上面寫兩百四十瓦功率,但內文說支援USB二點零傳輸而已。


只要電線夠粗,充電線耐到240W不是難事,問題是充電器跟手機本身的支援
Iphone15 最大支援不知道幾Walt ,應該沒有到240W,那充電時機子會很熱
劍心san

這時候就要看懂AWG的規格了....但主要還是卡在手機+充電器本身的限制。

2023-09-13 13:15
featheringer

PD的240W是由48V5A組成,這個電壓對手機的電池太高了,20V配雙電芯+一堆週邊電路配合已經差不多是極限了…總不能搞4電芯吧?很浪費空間的

2023-09-13 18:55
  • 17
內文搜尋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