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觀和手感
首先就外觀和手感的部分。

無論是什麼顏色,iphone XR的側邊和背板因為是不同材質的關係所以基本上顏色都會有些為色差。
其他顏色我不知道,但是以白色來說。白色的背板是純白的,而側邊帶有一點銀色金屬的感覺。
個人認為不難看,挺不錯的。
再來是鏡頭,有些人詬病的就是那顆大且突出的鏡頭。
說實話,比起雙鏡頭的紅綠燈,我覺得這種設計比較好。
那時候在選擇殼的時候就已經鎖定要使用透明殼了,因為以往使用TPU的經驗都不是很好,通常TPU殼到了後期都會變黃而且還會變得髒髒的影響質感,所以這次我特別去淘寶淘了一款背板是壓克力塑料而邊框是TPU的超薄殼。
使用起來除了裝卸有點困難以外,其實質感挺不錯的。

外觀的部分,我第一次看到這隻手機其實最深刻的印象不是邊框,是它的厚度。
我前一隻手機是使用iphone 6s plus,按照官網寫的規格厚度是7.3mm。
而這隻iphone XR的厚度是8.3mm。
第一次拿到和我的iphone 6s plus比起來給我的感覺是重了一點而且厚了一點,雖然這只是僅僅1mm的厚度其實真的拿起來蠻有感的。
但是除了這兩個以外,iphone XR拿起來的手感可以說是大勝iphone 6s plus。我自己認為我手不小,我還是覺得iphone XR一隻手拿剛剛好,iphone 6s plus大小就有點大了。

一隻手拿起來的感覺大概是這樣。
2. 效能
效能就沒什麼好講的,基本上跟iphone 6s plus比就是很有升級感。
在日常生活中你就會覺得比較滑順。
除此之外,發熱的狀況控制的挺好的。
基本上我在打傳說對決或是打電話看影片手機是不太會發熱的。
這三個禮拜來只有幾種情況有發熱:
(1)手機開著youtube影片放進口袋的時候,尤其當外頭太陽很大直曬的時候可以感覺到熱熱的,不過哪一隻不是這樣?
(2)開著熱點給電腦使用,把手機放在無綫充電板上或者是插線充電的時候,不過這種發熱情況不嚴重,一點點而已。
(3)邊充電邊使用的時候。
在某些層面上,我甚至覺得它的溫度控制在我感覺上好像比以前的iphone 6s plus好。
這三個禮拜下來沒有遇到明顯卡頓或是不順。
不過這應該蠻正常的。
3. 續航力
其實續航力拿舊手機來比好像不太客觀。
不過我就談談我的主觀體驗。
我的iphone 6s plus有換過電池,電池健康95%。
在我相同的使用時間下,通常我的iphone 6s plus都會只剩下20%或者是要充電。
但是iphone XR可以剩下40%左右,這點對我來說多少有點感覺。
就覺得好像不太需要充電。
4. 照相
照相的部分不用跟iphone 6s plus比,因為一定贏。
這次只談談跟iphone X來比。
我沒有樣張一切都是我的主觀認知,勿戰!!!

上傳以後成像比較差。這張是iphone XR拍的。
因為在拍這張的同時我同學在旁邊用iphone X來拍。
我們看iphone XR拍出來的其實可以發現那幾個燈光的部分過曝了。但是雖然除此還是可以看到舞台。
這時我看了我隔壁用iphone X拍的舞台,就可以發現燈光過曝更加嚴重,除此之外舞台幾乎看不到。
這就是smart HDR的威力。

另外像是這張。因為上傳的關係畫質有點壓縮請見諒,不過我要看的不是畫面清不清楚。
iphone 在夜晚拍照很容易因為燈光過曝,但是這張可以看到雖然有很多光源,像是光劍或是招牌或者是路燈都可以比較好的呈現。
特別是這張照片你可以發現,連別人的手機畫面都拍得出來。
其實可以拿沒有smart HDR的機種去試拍看看,就會發現拍別人手機都是亮亮的一片常常根本不能把畫面拍出來。即使拍得出來,周圍的燈光整體亮度會變很暗。

最後就是這張了,給大家參考看看。
再來就是大家詬病的沒有雙鏡頭的問題。
雙鏡頭主要影響到的是拍人像。
根據我這三個禮拜使用過iphone XR單鏡頭的機種,以及使用過iphone 7 plus雙鏡頭的機種的心得:
1. 雙鏡頭的機種可以拿來拍物體。
2. 我個人真心覺得單鏡頭好拍很多而且成像我比較喜歡。
因為雙鏡頭是用望遠鏡拍人像,所以拍出來的人相對於景的大小比起來都會比較大一點。
雙鏡頭我使用上我拿起來要拍以後換成人像模式之後常常都要往後退,退不夠根本拍不出來或者是人真的太大沒什麼景。
但是單鏡頭就比較沒有這個問題。
就我使用幾次下來,我覺得單鏡頭的iphone XR比較容易抓到人像比較容易拍。
當然啦這是個人的使用體驗。
另外,像是拍物體的部分,有些app也可以輔助達成。
像是Focus這個app,雖然說不盡完美,但是多少拍得出來。

像是這張就是用app拍出來的,雖然不盡完美,但是也可以看了。
所以,在我體驗過用雙鏡頭或者是單鏡頭拍攝人像以後,我個人比較喜歡用iphone XR拍攝。
因為我是個很懶的人,我喜歡手機一拿起來就拍。
錄影的部分就不用說了,立體聲錄音只能說真的有差。
5. Face ID
沒用過Face ID前對這個東西充滿懷疑。不知道到底好不好用。用過之後其實很滿意。
基本上我以前用iphone 6s plus的時候解鎖步驟:
(1)手機拿出來
(2)在拿到臉前按一下home 鍵
(3)解鎖後跳進主畫面
現在用iphone XR的時候的解鎖步驟:
(1)手機拿出來
(2)看手機畫面往上滑
(3)解鎖成功
基本上對我來說Face ID是完全不輸touch ID的,甚至常常讓我懷疑這個iphone到底有沒有上鎖哈哈哈哈。
不過有幾個缺點:
(1)戴口罩或者是某些全罩式安全帽時無法使用
(2)Face ID解鎖需要一定距離,基本上日常使用中手機拿到臉前通常都會大於這個限定距離可以順利解鎖,但是像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手機通常拿起來會比較靠近臉部就可能解鎖失敗。但是拿離開臉又會成功了。
(3)解鎖失敗的當下我不知道怎麼讓手機立刻在解鎖一次,只能等待一段時間讓他自己再掃描一次。
基本上大概這些,像是有沒有戴眼鏡什麼的基本上不影響解鎖,角度問題影響也不大。
基本上我覺得換成iphone XR以後還有一個體驗是我以前使用iphone 6s plus所沒有的。
就是當你還沒解鎖的時候有line的訊息傳過來,這時候畫面亮起只會顯示“你有一個訊息”,當你解鎖之後訊息才會跑出來。
見圖:
https://i.imgur.com/GyAy2fU.jpg
https://i.imgur.com/MzqVfPY.jpg
6. 螢幕
基本上是這樣,我的使用體驗跟大部分的youtuber一樣。
基本上我沒有拿iphone 6s plus對比過,不過日常使用下我根本感覺不出來現在這塊螢幕有比以前那塊螢幕差。因為有P3廣色域的關係我甚至覺得現在這塊螢幕在顯示上還比以前的iphone 6s plus討喜很多,會讓我覺得這個螢幕顯示比較漂亮。
不過,基本上把手機往眼前貼近,大概到10-15公分的距離,特別去看的話多少可以看出字邊邊不是那麼的光滑,會有毛毛的感覺。
不過,一般人是不會這樣用啦。
至於邊框,其實是粗的,但是你在看螢幕的時候其實不太會有什麼感覺。
其實這邊框我是不討厭啦。
另外,youtube也是可以選1080P的。
我個人使用起來是不會覺得有明顯顆粒感就是了。
7. 3D touch
你說沒有3D touch會不會有影響,答案是肯定的。
你說沒有3D touch會不會很痛苦,其實坦白說我用起來一點也不會。
基本上我應該算是3D touch的重度使用者,我以前用iphone 6s plus的時候會用來偷看訊息、看一下照片、看網站、用來快速line pay、用line的介面快速叫出QR code掃碼、按邊框交出多工或者是在鍵盤上重壓變成鼠標。
一開始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3D touch,但是使用3週過後我因為沒有3D touch覺得不方便的次數基本上只有一兩次而已。
首先是偷看訊息的部分,這次的iphone XR沒辦法在line的介面偷看訊息,所以我都是用取代的方案。
https://i.imgur.com/hCyDVL4.jpg
https://i.imgur.com/WudrPzL.jpg
基本上就跟youtuber做的一樣,就是看到以後把畫面往左滑就可以稍微看一下訊息是什麼。
當然你說有沒有差,當然有差,畢竟一個可以點進去看一個只能在通知頁面看,但是對我來說差別是不大啦。
再來就是line pay或是街口的部分,我使用的取代方案就是街口我放在wedge而line pay我放捷徑在桌面上。
對我來說,這樣其實比3D touch方便。
照片和網站沒有辦法peek,但是說實話影響沒有那麼大,因為其實你真的不差那幾秒鐘。想像起來好像影響甚巨,但是真的還好。
用line的介面3D touch快速叫出QR code掃碼也是我以前很常用的功能,但是更新到ios 11以後基本上相機就可以做到了,所以基本上這個功能也沒差。
重壓邊框叫出多工。相信我在用了全面屏的iphone以後你根本不會想要用這樣功能,因為手勢方便很多!!!!!
最後就是重壓鍵盤變鼠標了,在ios12這項功能也可以被輕鬆取代,基本上長壓空白鍵就可以當作鼠標了,其實沒什麼差別。
https://i.imgur.com/Ec8VZek.png
像是上面這張圖一樣。
所以,我對失去了3D touch的總結就是:想起來很可怕,但是實際上你又沒有那麼需要他!!
8. 最後就是介紹到它這次的新功能:Haptic touch了
基本上這個功能用起來的“震動感”跟3D touch基本上一樣。功能的部分在某些部分跟3D touch一樣。
像是以前live photo要用3D touch看,其實用Haptic touch也可看。
另外像是進入畫面的時候,常壓手電筒或是相機啟動haptic touch。
https://i.imgur.com/klOYGy4.jpg
然後這是控制中心:
左上角的使用haptic touch可以看到以下介面:
https://i.imgur.com/IaZ6huV.png
勿擾模式使用haptic touch可以詳細的調整勿擾模式開啟時間:
https://i.imgur.com/sulk02W.png
在右上角可以調整螢幕的燈光以及開啓原彩:
https://i.imgur.com/Q81HvoK.png
再往下可以調整apple TV的輸出:
https://i.imgur.com/ET2Y3Bj.png
手電筒啟用haptic touch可以調整燈光亮度:
https://i.imgur.com/S8nkiPM.png
計算機的部分有可以使用:
https://i.imgur.com/276Af07.png
另外像是apple tv 遙控器或是播放音樂選項或者是螢幕錄影也都可以使用:
https://i.imgur.com/jauqJKG.png
https://i.imgur.com/6GP0RSP.png
以上,目前知道的haptic touch主要用在這些地方。
至於實不實用,說實話,我覺得不太實用哈哈哈哈。
應該說要養成使用習慣,就跟3D touch一樣,因為它一樣是提供你一個方式去更方便的使用它。
我個人最常用到的就是控制中心左上角開啟wifi選項那邊還有手電筒光量的調整。
另外就是鎖定畫面開啟相機手電筒等等。
9. 結論:選擇的建議
基本上,我覺得外觀見仁見智,有些人覺得他很像玩具。
目前我看過白色紅色跟黑色,這三種我覺得質感不錯啦,我有問過一些有看過實體機的也說紅色白色質感不錯,黑色唯一的缺點就是編匡會看起來更粗。
像是其他特別色我就沒看過了不便評論。
至於邊框,我前面有提及其實我喜歡這樣對稱的設計,比起其他排的手機左右編匡很細但是下巴很大我更喜歡這樣的設計。說實話,在路上如果你只看手機的正面沒有比較,你還真有點難以區分到底對方用的是XR還是Xs。
厚度部分有感,但是也不會到不能適應的程度。
以上,如果對於外觀有疑問的,其實看一看實體機就可以全部釐清了。
我個人是覺得,除非你不喜歡Oled或者是預算不夠或是你真的很在意發熱問題,不然可以直上當然直上也是一種選擇,畢竟雖然Xs整體差距可能不大但是體驗可能多少還是有差。
不過我個人不喜歡雙鏡頭的拍照,所以我覺得再給我一次機會選擇我還是會選XR。
但是如果跟前一代比,除非你無法接受瀏海全面屏或是無法接受Face ID,不然完全沒有選擇前一代的理由。
相機好、心臟好、續航好,大概唯一的缺點就是螢幕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出來。
至於Face ID,其實週邊的人有在用Face ID的我還真的很少聽到有人說他懷念touch ID的。
以上,給大家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