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到水果日報的一篇新聞,但是我認為防水功能是給你一個保險,硬拿去嘗試泡水就有點過了是說這位民眾是不小心掉到水裡拿起來,蘋果不給保有點沒道理不過話說回來目前的案例似乎只有這位民眾,有可能是剛好拿到機王而已?蘋果這樣的大公司沒有真的實驗過怎可能拿出來說嘴啊???一個案例各家媒體這樣無限放大真的母湯不知道大家怎看?附上新聞連結:https://tw.finance.appledaily.com/realtime/20181018/1449428/
如果說(防水功能是給你一個保險),那碰了水卻進水何來保障?只能說,標榜防水等級已是趨勢及造機技術展現,但消費者合理使用範圍太難掌控,只好將此項排除在保固範圍。例如:手機摔機故障在外觀或多或少都有跡可循,但進水時間長短,泡水深度很難舉證...我個人是連手濕都要擦乾再碰手機,把它當傻瓜機來保護比較妥當~
iverr835 wrote:剛看到水果日報的一篇...(恕刪) 除非手機的外殼全都焊死,不然從來不相信有不進水的電器用品去查看看所有號稱防水的電子用品有沒有進水保固的!沒有,因為號稱IPXX再高,也不是0%進水機率
iverr835 wrote:有可能是剛好拿到機王而已?蘋果這樣的大公司沒有真的實驗過怎可能拿出來說嘴啊???一個案例各家媒體這樣無限放大真的母湯不知道大家怎看? 今天新聞裡的廠牌是HTC的話大家的反應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謂防水防塵認證,所送測的樣品通常是還沒經過任何應力類測試的全新品在取得認證之後就可以宣稱有此功能效果,甚至可以提出實驗室的認證報告加以佐證後續也不會市場抽查稽核或是定期補測來維持認證效力等機制然而防水防塵的機構設計會因為許多因素漸漸失效或突然失效,以下舉例:1) 因落摔而導致失效:掉入水池之前先碰撞地面導致損傷而造成失效後才彈入水中2) 長年累月使用導致漸漸失效:如使用環境溫度變化與產品本身溫度變化會間接影響防水機構使其老化3) 更換零件後導致失效:因更換電池或內部零件維修,尤其是經由非原廠之手,有更高風險...等等雖然也有可能再出廠時因產線生產品質不佳而導致的因素但通常這因素很難舉證,產線製造過程雖有各站的把關跟測試但防水防塵部分則是比較難以驗證,大家都不希望自己買的東西是已經泡過水或噴過粉塵的所以若是拿到因工廠組裝品質有問題的產品,這就只能算運氣不好了產品雖有防護機制存在,但不代表你要一直去觸發或試驗他的防護機制俗話說蛋再密也有縫,若你愛惜它就盡量別經常觸發其保護機制尤其是防水防塵這種較具爭議的部分,畢竟產品雖然標稱防水但也不代表一定要在水中使用以上小小淺見,僅供參考
其實這問題有時真的很無言看看別廠提供的防水要求又要純淨水又要靜態水又要水深不超過多少一大堆要求所以現階段的防水真的是看看就好隔壁防水大廠也有一堆受潮文不出保我個人用手機還是跟以往一樣就算聲稱防水也不碰水免得到時有問題還要提出證據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