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iCloud使用經驗分享:純心得

因為有大量的專案使用需求,所以承租了iCloud 1T的空間
然後設定了該空間為我的專案使用空間。

我所謂的專案大多數是:Photoshop or Xcode and iWork's 系列

總之,我是把雲端硬碟當作專案主硬碟在用就是了

這樣有很大的好處,我就直接開專案、編輯、存擋
雲端就上傳了。
理論上,雲端空間會比實體硬碟更安全,因為實體硬碟壞了如果沒備份就幾乎完蛋
但雲端廠商幾乎都有二地以上的備份,
以風險來說雖都存在,但絕對比你手上的實體硬碟風險更低。
這是我個人的觀點。
不過本文重點不是闡述我個人觀點~~@@

雲端硬碟作為主工作硬碟
以原理來說,應該是沒差的。
可以想想,雲端硬碟其實已經下載到本機端,
用起來應該與本機硬碟是無差異才對。
頂多就是同步速度,例如我做了專案的修改,
另一台電腦上,會比較慢同步完成。這點差異是合理而且是可接受的。

所以如果兩台電腦間,同步不是很即時,我想是不予苛求。

我工作用的檔案大概是100G,而個人相片影片也大概200G
所以我承租1T的方案,也開用了「照片圖庫」
非常合理,而這空間也足以我的使用。

相片使用上,除了同步時間難抓之外,大體上都還可以
但蘋果總是隱匿很多資訊,有時簡潔,但有時令人困擾

例如,手機仍有200張相片上傳中,
但上傳到第幾張、剩下多久上傳完
似乎都沒有詳細資訊,有時甚至有沒有在傳,似乎都令人懷疑。
但蘋果似乎就是希望做到「你不要管這麼多」「你不需要注意這些資訊」
系統都會默默幫你做完。

但做到這點的前提是,很快、很無感覺,令使用者完全不知不覺,
其效果才能彰顯。
但若你塞車、不動作、或不清楚到底啥時我另一台才看得到。
這樣的資訊隱匿,就是一個困擾了@@

相片影片是這樣,出去玩後回到家,即使你慢慢上傳,同步個兩天,也不太妨礙什麼。
但通常不會這麼慢啦~iCloud照片大概都一下子就上傳完畢。
所以使用上不太有什麼問題。
只是如我說的,有時候心急,就會很焦慮它到底是不是在睡覺...

另外在「照片圖庫」上閱覽照片的時候,會覺得讀取好久
看一張相片,感覺似乎讀取爆久,久到有點不合理
例如,網路上看一張照片,讀取時間約為三秒,
但「照片圖庫」卻有可能到達十秒
(以上皆為比較值)
不知道是台灣地理位置問題還是怎樣,總之不快就是。
但有一個奇妙現象
當我讀取完一張照片後,左右好幾張照片變成一併可以瀏覽了。
我懷疑、也合理推測
他用十秒讀取的時間,也幫我讀取了左右一定範圍內的圖片...。

例如我想看第9張相片,他會默默的把7、8、10、11都讀進來
讀完後才猛地秀出第9張照片

難怪讀這麼久...

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很奇怪?也許蘋果覺得你一定也會想看前與後的圖片
所以一併幫你讀了...?
如此貼心...有時真是無言啊。




再來就是除了相片之外的其他專案檔案的部份。
我申請這麼大的空間主要也是為了放置所有的專案,
專案檔有文字、程式碼、各種林林總總。
我把iCloud 1T當作Dropbox 1T這樣用

使用上心得不盡然令人滿意
但必須說我盡量客觀的論述
不喜歡的人請自己斟酌閱讀

我的Macbook應該算是舊型的設備了
一開始用當然都很順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就跟龜一樣的速度了

我在電腦上也開啟了iCloud Drive 也開啟了「照片圖庫」。
已經申請1T了,當然沒道理不開。

使用上也還可以,但總是有點怪怪的。
例如Finder有時候打開會轉菊花
轉特久
最久的有可能到10分鐘之譜。

我當然認為是我自己的設備有問題,所以不予苛求
但已經嚴重影響我的工作了。

各位可以假想開個Photoshop,開啟舊檔,
出現Finder視窗,然後轉十分鐘的菊花
那種感覺...

後來我想到一個奇怪的問題
也許是我自己不合理的推論
希望大家也可以提出見解一起討論


假如我的主機硬碟只剩100G,但我的雲端硬碟iCloud Drive內
檔案可能多達250G
(以上皆為虛構值)
但iCloud Drive並無像Dropbox那般,可以設定本機電腦只需要同步哪些資料夾。
不需要同步的資料夾,就不掛載即可。
以此解決本機容量不足的問題。

iCloud Drive是沒有以上選項的。
所以如果出現上述那種主機剩下100G,但雲有250G的情況。
主機必定爆掉,或者是出現另一個詭異行為。
iCloud Drive 「自動卸載」某些它覺得沒用到的資料。
當然「自動卸載」不會讓你察覺,
它就是Finder還看得到,但其實已經砍了的意思。

如果真是這樣,就會難怪菊花轉不停
假設您想要使用的資料夾已經被卸載,它必須在你瀏覽到這個資料夾的時候
趕快讀取回來(再卸載別的)
使用體驗上就變成,我點別的資料夾沒事
但點到另一個資料夾就轉了5分鐘菊花...(狂下載中)

我後來把iCloud Drive登出,僅使用「照片圖庫」
不知該怎說,Finder狂轉菊花的情況不見了
或者說,還是會看到菊花,但頂多兩秒~
還算合理的可接受範圍~

打開專案變得很快,很順。

我後來申請了Dropbox 1T的空間
將專案全部放上去
然後選擇性的掛載我需要的東西在本機端
於是,龜一樣的Mac不再龜了
而且擁有雲端空間做為專案空間,
如我一開始期望的那樣。


所以不小心的
我現在有了兩個雲空間@@
總共2T

也太多了

但「照片圖庫」我目前仍覺得很好用,Dropbox的雲相簿似乎還沒成熟
我只好兩個都暫時擁有

以上心得文有點長
請見諒


大家可以一起討論~
2016-07-13 10:35 發佈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Apple雖然精於軟硬整合,但是在雲端應用的穩定度以及經驗真的水準差了一大截

因為付費買了50G空間,除了用來備份iPhone & iPad外,剩餘空間的應用說真的實在不多,後來就打算把我的所有照片放上iCloud,這樣就可以在所有設備上看照片 (其實Google Photo、Google Drive我已經放了,過程輕鬆等上傳即可)

但是iCloud真的是我用過最難使用的、最不穩的雲端儲存服務

在PC上安裝iCloud上傳照片,半天傳50張,有沒有在傳我都不知道,後來進到iCloud網頁版批次上傳,上傳會少檔不說,光是重傳就不知道重傳了幾次,還限制只能上傳JPG檔,PNG以及錄影檔都不支援,上傳JPG也不一定成功,裡面的EXIF還要正確才允許上傳

與iPhone的同步機制也是很差勁,啟動iCloud照片圖庫後,假設iPhone下載了A B C三張照片,如果此時把iCloud照片圖庫關閉,理論上A B C三張照片可選擇都要從iPhone刪除掉,但是實際上常常會遺留一些照片沒有刪掉,如A C已自動從iPhone移除,但B卻還卡在手機上,實際卻顯示已同步完成,此時如果把B手動刪除就慘了,因為等到下次啟用iCloud照片圖庫,iCloud上的B照片就會被刪掉,這不就表示第一次時根本沒有同步完成。

更不用說,要reset iCloud照片圖庫居然要等30天這種爛設計。


botdf wrote: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Apple...(恕刪)

回樓上,icloud神爛
聽過人說好像是也要一台Imac才會好用
但是我也壓根沒有...
我入了IPad pro純粹為了看我攝影照片爽爽以及上網看影片爽爽等娛樂需求~
基於我照片刷新率高,以及蘋果內建photo的程式只能刪album不能刪照片
(意思就是,刪了相簿照片卻還會在...然後要清空也沒辦法一致全刪...覺得apple無法全刪這個環節很有事...)
我自己也是用的很火

你可以用用看茄子快傳的第三方app,在電腦上就可以把整個資料夾原封不動的塞進裝置裡~
每個裝置塞一遍就好,就可以省了雲端這回事(不然真的會被拖慢速度...)

錢錢 包 wrote:
因為有大量的專案使...(恕刪)

我覺得iCloud的很多設計理念很好,只是都不完善,速度也不夠ok,不過不是很講究的話用起來還ok。

我個人是用200G的方案,Dropbox有1T,Google Drive 100G,我覺得備份iPhone,iCloud Photo Library等,iCloud做的最好,其他的工作還是交給其他雲端硬碟,讓專業的來

deflash wrote:
回樓上,icloud...(恕刪)


謝謝建議,雖然我的iPhone空間尚足,但iPad已經塞不下原尺寸的照片,用iCloud照片圖庫的好處在於在iPhone、iPad上只會存低解析度的照片,要觀看時才會下載原尺寸。

另外,因為也想在Apple TV可以放照片,因此iCloud照片圖庫變成唯一選擇了。

玩CS wrote:
我覺得iCloud...(恕刪)


我自己目前也是這樣用,iCloud 200G。Dropbox 1TB
只不過Dropbox是跟朋友合租就是,都放一些跟工作不相關的東西。

iCloud主要就是照片圖庫跟iOs機器的備份,還有"正在進行中"的工作資料。

iCloud沒道理做不好,Apple要不要做而已。

我也覺得不能選擇性同步有點麻煩。這樣即使我的iMac硬碟夠大,筆電容量不夠,要同步也很沒意義。

botdf wrote:
謝謝建議,雖然我的iPhone...(恕刪)


其實關於照片,也不一定要iCloud就是,我自己是還有用Flickr幫照片多做一次備份,所有的iOs以及AppleTV都可以安裝Flickr的App,所以要用哪台裝置瀏覽照片也不是問題。

Flickr的免費空間還有1TB哩,我個人來說都感覺用不完。
可否請教Flicker的相簿
所謂免費的1T,相片影片是否有損?


感謝解答

錢錢 包 wrote:
可否請教Flicker...(恕刪)


無損。
iCloud付費版我是使用空間最低的,為了只是給圖片用,無法指定同步的資料夾讓我覺得很感冒。

Dropbox還是最好用的,但是出差強國時好像有被擋下來

現在還是用OneDrive為主,可以設定要同步那些資料夾,和Office的整合度最高,現在也漸漸習慣OneNote來記事,帶著一台最低階的SP4還滿方便的,Apple的記事本雖然開放手寫了,但是還是有點兩光,對了,我是訂閱Office 360家庭版就送1T OneDrive。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