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蘋果發明智慧型手機

前言
原本的文章被丟到垃圾桶了,雖然早有心理準備是如此
想了一想還是整理一下重發好了

另外沒有打得很辛苦,想到什麼說什麼,就這樣而已

本文開始

很常看到類似
果粉就是看牌子,就是因為潮,因為外觀才買,果粉無腦之類的
甚至身邊也有一堆人也是這種言論

但我卻要說恰恰相反,買蘋果正是看中了他的c/p值

先說標題好了,我用這樣聳動的標題,並不是代表我就真的不懂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史

早在WM系統我就使用了智慧型手機,當然更早的pda可以說是智慧型手機的前身(這個當然有點爭議)
又或者塞班系統,又或者dopad這些老東西我是知道的。

然而即便如此,iphone我還是敢大膽說他iphone之前無智慧型手機
為何?根據世界一貫的史觀

舉幾個例子吧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所以被紀念。
但在哥倫布之前,也早有原住民,但為何世界的史觀仍然認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因為是他把新大陸跟整個世界做了連結,才有了協作與互動

再來說瓦特發明蒸汽機,蒸汽機的概念,還有實作,真的是由瓦特發明嗎?
大家都知道不是,但為何仍然說瓦特發明了蒸氣機?只是因為他改良了蒸汽機,讓蒸汽機真的能夠參與到現實生活中
變得可以使用,有其實用性與商業價值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就很容易知道,為何說iphone發明了智慧型手機,這樣一個看來像是歪理的道理,變得也有他的道理

在iphone之前,手機是各種樣式,大家摸索著未來的趨勢
iphone之後,智慧型手機只有一種樣式


蘋果發明智慧型手機

是iphone不管什麼技術問題,強迫提升電容式觸控,可以說是硬把世界的科技往前拉了五年硬逼出來
不然很可能我們還要用那個爛到爆的電阻式觸控用好一陣子
電容式的成本一直降不下來,在商言商,沒有iphone這樣強勢的競爭者,很難想像商人會自找苦吃去立刻把電容式觸控應用在手機上

還有像是各種感應器,陀螺儀等等,也都是iphone不顧他人反對整合進去,接著就是不是邊摸石頭邊過河的猜測這些東西到底該不該
加到手機? 而是只有就是加進去這條路可以走

又包括ips螢幕的加入,在那之前,國際上還是TN面板為主,只有一些日本當地的機能性手機(不能算是智慧型)有用
因為日本當地就是ips的大本營。

所以沒有iphone,我們很可能還停留在各大廠商競相競爭手機內部規格,比如說誰的cpu強,誰的記憶體大之類的
而根本不在意最後接觸我們的部分,並不是商人壞或者蠢,而是他們本身就被自己的框架限制住了,很難跳脫

iphone基本上是從人的角度重新設計智慧型手機

iphone最早的概念應該是ipad,早在賈伯斯剛做好apple電腦的時候,就有一個很有名的歌手(我忘記是誰)跟他說
你為何不把電腦做成像筆記本一樣薄薄又輕,可以隨時帶著這樣很好用,當時賈伯斯就在思考這件事
當然當時的科技水平是無法完成這個想法的

即便在iphone一代的出生年代,很多現在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科技與零件,在當時都還是認為不可能實用,因為成本過高

所以,你要說iphone毫無科技水平,沒有走在時代尖端?
恰恰相反,蘋果內部永遠都是採用了世界最新的科技,並努力把他們實用化,不管在實際操作上或者成本上讓大家都能夠負擔得起並且好用
所以他們採取的態度恰恰正是一個科技廠應有的態度

如同麥納馬拉這一先知所言,科技是人的延伸

從頭開始思考,很多人認為賈伯斯很驕傲,恰恰相反,他很謙遜,只是謙遜的方式不同
他對自然對未來謙遜,他不知道未來會怎樣,所以不斷的去追求心中的理想
而那些看起來好像很謙遜的其他廠商,卻從來不願意從消費者從使用者的角度去思考
只是不斷的丟出新的科技做為賣點,想辦法讓利益最大化,這難道不是一種傲慢嗎?
特別是那些新科技又很難用,我想這些就不用我一一列舉,多的是採用最新科技但最後大家很少用的東西
手邊很多一時嚐新,卻最後丟在一邊的物品是吧?未必是我們浪費,而有很大的可能是那些東西根本就不好用

蘋果採用的科技很多時候看起來已經都不是最新,但如同他家總裁所言,很多iphone的科技至少都要在蘋果內部研究四年以上才會實用化,因為要確定確實使用上很好用才發佈到大眾間
這難道不是一種謙遜嗎?

所以延伸出來這個論點 iphone確實是把智慧型手機提升到一個容易使用的境界,所以可以說是智慧型手機由蘋果發明一點也沒錯
這樣回想起來,賈伯斯說我的手機連笨蛋都會用,這樣的要求自我的產品去實際上很好用,難道不是一種謙遜?一種自我高要求?
在產品不好用之前,甚至根本只是研究室內的技術就發表到大眾,我恥於做這種事,難道這不是研發與製造真正該有的態度?

當然這都太理想化,理論上看來這樣做只會搞死自己
但最後蘋果得到了全部的利益,反而那些懶得重頭設計,從最開始思考的廠商,把自己的利潤削減到幾乎為零
所以到底誰才理想?誰才聰明?倒也未必如同我們直覺那樣

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看
我們就會知道什麼叫做真正的c/p值(c/p值一詞當然有所錯誤,不過言語嘛,從眾比較好溝通)
在規格上看起來好像很厲害

但是使用起來卻一下很燙手,燙耳朵,或者一下子閃退,一下子軟體又出問題,又或者隨著時間進展,越來越慢
又或者必須一段時間就要優化,又要整理

到底是我們服務手機? 還是手機服務我們?

c/p值到底是什麼? 我想大家都是忙於工作與家庭,時間與心情對我們才是最重要的
而時間與好心情又可以換到另一個很重要的-錢
唯有真正浪費在道具上的時間越少,才是真正的高c/p值
所以我的c/p值定義不同,好用與真正有幫助,縮短我本來該做事情的時間,才是好東西,有c/p值

而我本人恰恰與他們說的果粉不同,我講究的是實際效益,畢竟是商人,在商言商
只有真正實際效益,才能說動我

我iphone跟安卓都用過一些
一開始用asus的WM系統

說到WM系統,windows可以說是智慧型手機的先鋒,但卻一路擺爛讓對手超越,可以說是自找死路,現在要重回卻也困難
蘋果已經用各種方式建起進入的高門檻,不過微軟有ie幹掉netscape的紀錄,也就很難說
微軟真的蠢到看不出來智慧型手機跟平板是未來電腦的模樣? 我看未必,只是過於成功以及在框架內思考,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那支手機當時也要兩萬八,可以說是當時最貴的手機之一,整機特殊金屬很有質感,搭配TN面板,電阻式觸控還有一堆按鍵
要當行動助理,開一個檔案開半天,要找應用也很少,然後觸控又常常必須按邊角,按了半天都偵測不到,在太陽下也根本看不到畫面,為客戶找資料,按了五分鐘還開不好一個最簡單的excel,開起來也看不清楚,根本是爛到不行,用了一週就想丟了。

後來改用iphone 3GS,雖然沒有現在的iphone好用,也是頭好壯壯居然一路使用了5年,直到真的感覺有點慢了,然後手機摔壞了才考慮要換

這時候看了新的iphone真心覺得貴死人,再加上受到那些人說買iphone就是買他的牌子
(對,人就是容易受人影響並無自信,即便我已經感受到iphone的好用,卻仍然有這種感受,不過主要還是價格問題)
即便現在我用的是iphone 6 plus,仍然心中還是會覺得太貴了,同時也想著科技日新月異,說不定安卓早就趕上蘋果
同時其實也對谷歌這一企業文化有好感

所以我就開始使用各種所謂的超高c/p手機
不管是小米紅米zenphone都用來用去,說實話也並不難用
但就是很多小問題,一下子gps晶片有問題,一下子有相容性問題,一下子閃退,雖說蘋果也會閃退
但大概就一百次有五次的感覺,安卓可是一百次至少有25次吧
平常就耐著性子,但一到緊急時刻就覺得很煩躁,都在處理事情處理不完,還要面對手機的問題,簡直摧毀生命
安卓系統還要做功課,偶而去改善他的狀況,裝一堆優化軟體

好吧,也許是因為我用的都是中低階手機所以爛,改買了三星的旗艦,用了一陣子很多問題還是差不多
然後也沒便宜到哪邊去

所以我有這樣的經歷與經驗,你們是無法說服我安卓系統是多麼的高大上或者超值
在我心中這些狗屁小問題就足夠讓人發瘋了,不斷的發生,不斷的影響你的使用,在關鍵時刻卡住你的事情

但是自己去看看,真正的所謂名牌,不管是愛馬仕還是保時捷,或者便宜一點的LV,gucci,都可以說是小眾
蘋果的銷售量還有持有量,你很難說是小眾

單純靠品牌,不可能經營出大眾市場,品牌要維持他的價值,恰恰只能走小眾路線,走菁英路線,不能大量生產

那iphone為何能夠這樣普及? 很簡單,恰恰相反不是名牌效應,而是他的超值表現
在使用者的實際使用上,他是最好用的,這種節省時間與好用,超越了他的價格
所以我們只好一邊靠被他的高價一邊乖乖買單
2015-09-19 18:0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蘋果 手機

只是來抒發悲傷 wrote:
前言原本的文章被丟...(恕刪)

可是瑞凡,蘋果回不去了
只是來抒發悲傷 wrote:
前言原本的文章被丟到...(恕刪)


樓主太認真了一點,
還是"只是來抒發悲傷".
只是來抒發悲傷 wrote:
前言原本的文章被丟到...(恕刪)


樓主太認真了一點,
還是"只是來抒發悲傷".
有人跟我一樣,看完前幾段之後,就快轉到最後的嗎?
樓主其實寫的真得很好...

蘋果絕非只是潮
iPhone always be amazing.

久利生不公平 wrote:
有人跟我一樣,看完...(恕刪)

我.............................................................................
我從頭到尾看完了,樓主說的非常有道理
安安果迷您好


蘋果銷售好, 我怎覺得它只有一家廠商吧..
很多句子都很中肯
以前也是安卓控 但每次換新手機不到一兩個月又有規格更好的手機出來
完完全全變成一個只講求規格的消費者
直到換了蘋果 才知道什麼叫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
每次看到那些果黑說蘋果只是潮就覺得呵呵
很想問他們有想過這個龐大的品牌價值背後是怎麼一點一滴經營出來的嗎?
人家是怎麼十年內市值成長接近十倍的
只是因為潮?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