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轉]高科技鑑定iPhone 6S機殼證實轉用貴價新物料, 比 iPhone 6 強三倍!

  曾多次預先得到新 iPhone 真實零件的外國著名 YouTuber,已成功得到 iPhone 6S 真機外殼。他早前已經簡單地測試過這機殼,更加發現兩大驚人改變。今天他進行第二輪測試,這次真正入「戲肉」。

  這次他找來兩個高科技儀器,以進行精確的測試。首先是用一台名為 “XRF analyzer” 的專業分析機器,向 iPhone 機殼發射 X 光,就能知道裡面的構成物料。測試結果顯示 iPhone 6 的物料是「6000 系列」鋁合金,成份佔絕大部分為鋁金屬。這種合金容易生產,但就不是特別堅硬,較易出現彎曲。

  至於 iPhone 6S 的測試結果就顯示物料已經轉用「7000 系列」鋁合金,也就是 Apple Watch Sport 使用那一種。7000 系列和 6000 系列最大分別是加入不少鋅 (Zinc) 金屬,令整體硬度大大增加。加上 iPhone 6S 的機殼在部分位置特別加厚,都令機身強度明顯提升。

  不過加入鋅金屬也有個壞處:加大生鏽機會。不過 Apple 也有對策,就是將 iPhone 6S 表面電鍍層大大加厚,進一步防止機殼內層接觸到空氣。7000 系列另一個缺點是成本較高,可以比 6000 系列高 5 倍。未知 Apple 會否將增加的成本轉移至用戶 (可能性不大)。

  最後一個測試就是用一台精確彎曲測試機,看看確實要用多少力量才能令機殼掘曲。首先 iPhone 6 在大約 30 磅就掘曲,而轉用新物料的 iPhone 6S 就遇到超過 80 磅才掘曲。證明 Apple 這一系列改變,成功令 iPhone 6S 機身堅硬得多。而且這個只是機底殼,完成組裝後硬度應該會更加強。




以上文章轉APPAPPAPPS

2015-08-20 15:49 發佈
每次看見這種文章就很不舒服 好像蘋果東西多很高科技 明明成本沒有很高 卻每次多說如何 那別家手機商成本不就要自殺

這種文章可以po但不要說成本多五倍說法 真的讓人很無感
總是有方法弄的回來的

16G->32G 賺10%這招用過之後,
聽說16G下放到6C了,不會出現在6s
有趣的是銷售量最高的4.7吋也只給6C

看來
4.7吋->5吋,賺10%應該是在這裡發生
看戲吧...
lee15wen wrote:
每次看見這種文章就很...(恕刪)

你可以舉例嗎
看看別家有用什麼好料

讓大家增長見聞一下

可能原po想表達的是原本10$現在要50$,所以是五倍的意思,不知道這樣有沒有讓你比較滿意一些了

lee15wen wrote:
每次看見這種文章就...(恕刪)
看了一下鎂的數據,硬度變強應該是這個比例增加吧?!有大大可以開示一下嗎?

不知道原料供應商還是不是南部的公司?


若手機敲到外殼掉漆,不就可能會生鏽了?

看來以後會有iPHONE補漆筆這種東西了(跟汽車烤漆一樣)

brian20405 wrote:
7000 系列另一個缺點是成本較高,可以比 6000 系列高 5 倍。未知 Apple 會否將增加的成本轉移至用戶 (可能性不大)。


Apple 賣一支 I-Phone 賺八千塊台幣,HTC 賣一支賠三百多塊。全球智慧手機 92 %的利潤都被蘋果吃掉了(商業週刊報導)。

賺這麼大,增加一點成本就要轉嫁用戶。實在說不過去!
lee15wen wrote:
你眼睛沒看到唷這還要...(恕刪)

沒有耶
只有看到憑空捏造廢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