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碳纖外殼說明

昨天半夜寫的文,因為我人在大陸上01比較不方便,今天開01看有4頁留言,然後最後一則是被管理員移動到資源回收區。

14. 討論區內勿發表商業性質廣告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如果是討論上需要也盡可能避免引用購物/拍賣網站資料或連結,請盡量使用官方的資料或圖片(請注意勿觸犯第12條規定)。

我其實也覺得奇怪,我只是分享新作品,也沒說我要賣...也沒引用連結,事實上就真的只是分享也沒有什麼官方說明,阿然後就被刪掉了。

沒關係啦,反正我真的不是要拿來賣,而且以前我做過Macbook Air碳纖殼的作品有跟過的就知道,說到做到,限量就是限量,我沒空做你拿刀逼我也沒用。

我看到留言當中有一個人說到「這不是包膜嗎?」

另外也看到有一帖貼出一個「真碳纖保護殼」,然後底下回了一句「因為鐵漢那個是貼膜,所以我才獻醜」我這類的。


事實上我被刪的原帖有說明了(引用一下):
兩年前我做了一款給Macbook Air的碳纖殼,當時支持的朋友很多,也很多人請我開發超薄的iPhone4~5的碳纖殼,但是碳纖就是碳纖,碳纖一裝上就會屏蔽訊號,這是不變的事實,除非是假碳纖!

等到iPhone6出來了,我依然覺得做一款會屏蔽訊號導致耗電量增加的碳纖外殼是很缺德的事情!

小弟我只是一介小小的文字工作者,也不是什麼化工複合材料專家,只是比別人龜毛一點,專做一些別人看似投資報酬率很低的工作,文字中我說的清清楚楚,只要是碳纖維就一定會屏蔽訊號,以前iphone4時代,4格裝上去變2格,然後3G訊號不穩定,手機一直在增強搜索,半天下來就沒電了,到了iPhone5也是一樣,我自己買過一個大陸工廠做的,訊號一樣會減弱,所以不如不裝。

iPhone6推出時我換了,事實上我一直沒有放棄自己喜歡碳纖紋的想法,但是即便是只用一層碳纖布,也是會屏蔽訊號。

為什麼我只做mAcbook系列的碳纖殼?因為Wifi天線位置在轉軸處,只有轉軸是強化塑膠,蘋果筆電的鋁外殼也是會屏蔽Wifi訊號,只是沒有碳纖這麼嚴重,所以改在轉軸處就可以解決這一個問題。

所以為什麼我不做iPhone系列或者iPad系列?因為會屏蔽訊號,就這麼簡單。


最後來回答一下我昨天貼文的那一篇,只有一個人看出那是貼膜,沒錯,這一次我做的是貼膜,只是像真度比較高,密合度也盡量做到最好。

會發文其實要看看各位的反應,看看有幾個人可以看的出那是貼膜,結果只有一位經營手機包膜的業者看出端倪。。

其實如果能夠做到很逼真的碳纖紋路,又不會屏蔽電話、Wifi訊號,也不會導電、刮傷手機,這樣就達到了我做它的目的,對我來說就夠了。

這麼大一個Macbook Air外殼我都能做了,做一個小小的手機殼算什麼?只是不想違背自己的良心罷了,裝上會屏蔽的碳纖殼,手機耗電、發熱,當下的電磁波得增強多少?傷手機也傷身體,這種事情我不想做罷了。
2014-12-21 2:42 發佈
啊重複發文了
我覺得鐵漢大那篇會被丟去回收區
是不是因為太多人說想買的緣故呢
必須卡一下 以前就看過 mac book的製作了
現在還是覺得很厲害..

那篇我看的當下也覺得事貼膜 看到側邊以後更加確定....

不過我還是覺得很漂亮 畢竟 要的就是那個紋路...

chance_rc wrote:
昨天半夜寫的文,因為...(恕刪)


因為太多人想要了!

一定會被刪~

鐵漢製作MBA Carbon 打出名聲!



沒想到是貼膜的

屁屁那張有點看得出來是貼膜!(就算看得出來也沒那麼確定&沒那麼厲害)

就算是貼膜也要貼的漂亮!(iPhone6圓邊也不好貼)

想問~製作還是沒辦法突破嗎?
‧°∴°☆﹒°☆﹒﹒‧°∴°﹒☆°∴°☆﹒﹒. °.﹒‧°∴°☆‧°∴°﹒☆ ☆°.﹒‧°∴°☆°

chance_rc wrote:
昨天半夜寫的文,因為...(恕刪)


你有考慮用「水轉印」這種技術嗎?
水轉印
真的有人喜歡水轉印的成品嗎?有沒有真正細看過印出來的成品?

總之我是不喜歡它印出來的碳纖紋路,其他如火焰或者漸層這種的不用看細節的我倒是沒意見。
鐵漢就是我
阻擋信號這件事情,基本上是無解,如果說碳纖維是單一方向排列,而不是網狀排列,那阻擋信號的狀況就會減輕很多很多,但是偏偏大家愛的就是那網狀紋路。

碳纖維實際上就是一束一束的纖維絲編織而成,而迷人的部份就在於這一格一格的纖維紋路。

有一些取代方案可以製作,例如把銀色的玻璃纖維做成染透明黑的樣子,可以有類似碳纖維的感覺,但是還是還是很假,玻璃纖維在脫膜後的邊緣處理很麻煩,有點韌性,要是吸膠不足很難磨的很漂亮。

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有拿到過我MBA碳殼的人都知道,其實外殼挺軟的,因為單獨一層碳纖維的強度就是這樣,一般看到賽車零件、安全帽的碳纖維,都是至少3層以上交錯堆疊才會產生強度。

所以,要漂亮很容易做,要漂亮又要薄也不難做,但是要漂亮又要有強度,那就有點難。

如果我做出真的很薄的碳纖維保護殼,但是只能擋你一次從手上滑落掉到地上就壞掉,你會說我黑心嗎?事實上很可能一次就摔壞了~哈哈!
鐵漢就是我

chance_rc wrote:
阻擋信號這件事情,基本上是無解,如果說碳纖維是單一方向排列,而不是網狀排列,那阻擋信號的狀況就會減輕很多很多,但是偏偏大家愛的就是那網狀紋路。

碳纖維實際上就是一束一束的纖維絲編織而成,而迷人的部份就在於這一格一格的纖維紋路。

有一些取代方案可以製作,例如把銀色的玻璃纖維做成染透明黑的樣子,可以有類似碳纖維的感覺,但是還是還是很假,玻璃纖維在脫膜後的邊緣處理很麻煩,有點韌性,要是吸膠不足很難磨的很漂亮。

有一個現實的情況,有拿到過我MBA碳殼的人都知道,其實外殼挺軟的,因為單獨一層碳纖維的強度就是這樣,一般看到賽車零件、安全帽的碳纖維,都是至少3層以上交錯堆疊才會產生強度。

所以,要漂亮很容易做,要漂亮又要薄也不難做,但是要漂亮又要有強度,那就有點難。

如果我做出真的很薄的碳纖維保護殼,但是只能擋你一次從手上滑落掉到地上就壞掉,你會說我黑心嗎?事實上很可能一次就摔壞了~哈哈!...(恕刪)



鐵漢~你這回覆真專業!





‧°∴°☆﹒°☆﹒﹒‧°∴°﹒☆°∴°☆﹒﹒. °.﹒‧°∴°☆‧°∴°﹒☆ ☆°.﹒‧°∴°☆°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