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蘋果版上在炮蘋果是不沒有創意了?那種鳥話就覺得很好笑
用過蘋果多年的人就知道他們從來不會care其他人的看法與作法,以前軀者的方式去開發建立一個他們希望的使用者體驗。
(前軀者最快的開發方式就是併購...因為開發耗時費金,用買的比較快)
個人見解
這一代的iOS與OSX的目的在於無痛整合,很厲害又很浩大的工程,每次看到水果版一直在炮蘋果是否沒有創意了就覺得這些人眼光真窄,沒有宏觀阿...
他們造就了一個很龐大的生態圈,完全結合生活與工作。
使用Apple watch或iPhone當成中央控制中心,未來連家裡的電器開關都會是apple設計終端,讓所有的電器都可以透過終端操作使用。
Apple watch規劃成精品設計,實質使用像是遙控器般的存在,可以操作iDevice的部份功能或者接電話,變成簡單的健康檢測器材,同時也是精品。
iCloud drive也是殺手級的,以後可以買16G手機,把照片都備份到雲端,在用家庭分享的方式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讓他們可以隨意使用。
handoff讓語音和facetime可以透過wifi傳輸到連結中的iDevice,讓其他iDevice也能擔任手機功能。
說這麼多只是一部分,相信還有很多沒有提到。
宏觀就是造就一個生態圈,一種生活態度,簡單俐落。
不用規格戰,因為根本問題不是規格高低而是調校與設計
這也就是蘋果與其他廠商不同的地方
the Rock Style wrote:通常會由蘋果做出樣本 然後其他家致敬 然後一起發揚光大
每每看到蘋果版上在炮...(恕刪)
win每代都一直在致敬
xp學OSX隱藏桌面圖示 結果OS 10.2就改放回桌面圖示
xp推出9年時間就是一直有人在安裝完後問找 我要怎樣顯示桌面圖示
當初2007年初推出iPhone時 其他手機廠的手機是什麼 鍵盤或是感壓觸控筆
連當時有意推出手機的google當時的樣本也是仿藍莓電話的按鍵鍵盤不是採用電容(手指)觸控
沒有蘋果創新智慧手機的用法 不知還要延後多少年才有現在的智慧手機可用
再看視網膜螢幕 沒有蘋果這種系統軟硬體一手包的公司 這種產品根本難以推出
視網膜螢幕展現的內容 細緻得像印刷品 可以看到更多影像的顯示
但是以當時系統畫面點對點對應螢幕像素 字小得要死 根本難用
蘋果推出後及調整系統(iOS)字體顯示搭配 使產品其成為一個可用的產品
而不是過度性的要使用者忍耐小字
雖然分工可以造就快速與研究費分攤的好處 但會造成每個段落難以互相配合
整合度比不上蘋果 但是也變成更新較慢的問題 各類一年一機或兩年一機的情況
彈幕濃!
myron999 wrote:情況好像不是這樣
雖說我喜歡蘋果
但是老實說 ip剛出來的時候 並沒有很厲害XD
那時候反而htc的鑽石機 威多了
那時發表iPhone時 全世界為之瘋狂 怎可能有這種簡易操作的手機
甚至被諾基亞與微軟酸
而google就像當年比爾蓋茲看到麥金塔圖形介面時一樣 我要他 惦惦的私下致敬開發安卓系統
把最初實體鍵盤的研究 全面轉型電容觸控的研發 在晚蘋果兩年後發表安卓手機
google在老大不成 至少有市佔充面子老二位置
而微軟原有老二位置被google拿走 就像當年微軟致敬麥金塔的圖形介面一樣 google成為手機系統的微軟
太晚轉型喪失先機的微軟與諾基亞現在是哥倆好的一起在智慧手機市場式微
當初這兩家是怎樣酸iPhone 現在下場是什麼?
當年發表後的轟動 根本是革新整個手機產業
不過第一代說真的 也只是能用的智慧手機跑2G的智障型用法 上網困難
直到半年後3G出現 當時手機業苦惱怎樣宣傳上網功能 讓人辦手機
因為傳統手機 連接網路的應用非常薄弱 介面操作困難
根本沒人想升級較貴又用不到連網的3G
蘋果手機2代 簡直是3G通信業者的救星 也創造蘋果後續iPhone的傳奇
蘋果從創業初期就一直是3C產業的開路先鋒
個人電腦 圖形介面的規範 PDA 智慧手機 iPad 視網膜螢幕 不用刷的指紋辨識
都是革新產業 影響深遠的創意
彈幕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