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有在看小弟的文章都知道,小弟自己最不能接受的周邊配件就是「金屬邊框」。為什麼呢?主要是對金屬邊框存在著疑慮,刮傷邊條、無法吸震、安裝困難…等負面刻板印象總揮之不去,因此在選購周邊時,這類產品是絕對不在我考慮內的。也因此,朋友日前要我幫忙選購金屬邊框時,自己當然大力反對,對他曉以大義;但…後來拗不過朋友一再拿友誼要脅,決定親自出馬,尋找安裝簡單、穩固感好,且外觀要夠酷的產品。皇天不復苦心人,在網路上找到這款以希臘神話為稱號的Odyssey 5。
之前並沒有聽過其品牌innerexile,但看到東西與質感都營造得不錯。看到除了Odyssey金屬框外,亦有推出一般保護殼mono,於是便與朋友一起合購,想說自己也來用用看。
以下便是一日下午,喝茶聊天之餘的開箱紀實,在此也向大家拜個早年,說聲「新年快樂!」讓我們接著看下去吧~

Odyssey 5 奧德賽5 鋁合金邊框
雖然心中的疑慮還沒有完全消除,但是這款Odyssey確實令我對金屬邊框有了一番改觀。這個部分要分為幾個部分:安裝方式、吸震內裡、亮麗外觀。Odyssey有異於常見的螺絲安裝方式,讓金屬框安裝更加方便無縫;不需起子,更不用擔心螺絲釘遺失。另一方面,框內的矽膠墊佈置周全,能完整覆蓋iPhone5周圍。最後,外殼以微細鑽石粒噴砂與陽極處理,不沾指紋,手持感亦相當穩固。

Odyseey外盒包裝,看起來相當精緻,採紙盒+塑膠硬盒的方式呈現。

內容物:金屬框、透明背板、說明書。沒有附保護貼,不過相信大家購機時已經都有貼好了,所以這種專注於殼的包裝倒也不錯。

說明書寫的:Let your soul free讓你的靈魂解放……是有需要這麼咬文嚼字嗎?冏rz 不過,重量僅有15g,相當輕盈呢!

金屬外框取出!可以看到整個卡榫就在電源鍵處。往右撥一下,前框與後框就可以分離了。

分開後的模樣。

背板是要與後框結合的,貼心的說明膜上還指出的定位點。壓一壓就可以將背板固定好。

固定好就可以把膜撕掉了!\o_</
由於是金屬框,在幫朋友安裝的時候小心翼翼,也一再確認安裝方法。在此也簡單介紹一下步驟:

Step1.請將手機的靜音鍵切成「非靜音」,然後以斜插的方式,嵌入前框的音量與靜音鈕。

Step2.頭進去身體進去就容易了,另一側只要輕壓,就能讓機身完全擠入前框中。在此就發現到,由於太服貼了,如果是全機包膜人士,可能就會不大適合此框喔!

Step3.接著將後框的下半部,與前框的下半部卡榫接合。就可以緩緩將後框與前框密合。

Step4.裝到最後,可以看到兩框交接處,就是電源鍵開關。撥一下,將後框的勾嵌入前框內,再鬆開電源鍵開關,大功告成!!

完成後的樣子。

不需螺絲起子,不用鎖!過程中用雙手就輕鬆操作。下方的喇叭開孔、Lighting接孔、耳機孔,以及令人驚喜的吊飾孔!

密合度不錯的靜音鈕與音量鍵,也是金屬製的;內側有海綿墊著,不擔心刮壞。

電源鍵也是,內裡一樣有海綿。

背面照也來一張,乍看之下以為背面沒保護,其實有一片透明背板。

背板下方有隱約的innerexile字樣。

側面有Odyssey刻字,看起來相當有質感。
目前朋友剛使用2天,整體握感很扎實,因為背後有背板支撐不摟空,所以在抓、握手機的時候,不會有外圍較厚,機體較空的感覺。而在按壓鈕上,除了靜音鈕有點緊,切換時要稍微特意出點力之外,其他按鍵與接孔皆正常使用。他對此相當滿意,銀色配白色也剛好;雖然要價2張小朋友以上,但至少此產品可以免除我對金屬框的不滿,再此也推薦給大家。

mono 原色 極輕薄保護殼
相較於Odyssey的工藝之美,mono的設計就比較簡約;朋友購買透明款,我則是購買白色款。兩款的處理方式有些不同,但都呈現出「同材質不同質感」的協調設計;例如白色就分為亮面與珍珠白兩種形式、透明則分為全透與霧透互相搭配。整個保護殼一體成形,設計與作工都很細緻,我比較習慣用這種的。以下將會將二色一起開箱。

盒子也很簡約,半透明上蓋的紙盒,將殼取出後就沒東西了,一樣沒附保護貼。

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兩種款式的差別。外觀造模相同,但顏色呈現不同。

先裝上白色,看得出來其側邊是低於手機邊緣的。

背面則承襲iPhone5的補丁式設計,利用不同的材質處理,將同色系的保護殼做個分隔。

這裡看起來會有點色偏,保護殼側邊也是一樣白色的,與背面顏色一樣。而品牌名就印在背板下方,顯得簡潔。

在光亮下可以明顯區分珍珠白與亮面白的差別。(唉呀後面的杯杯盤盤入鏡了)

珍珠霧白的區域位置,跟iPhone5的霧面鋁位置相對應。

換上透明的來看看,就知道色系區分的交界線,的確與iPhone5設計一致。

與白色系相反,中央區域是純透,上下方則是霧透;可能是想讓大家更能清晰看到那顆Apple Logo吧!

雖然可能容易沾指紋,但是光線照射下真的很美。另外,包裹外圍的邊條則是霧面透明設計。

品牌Logo設計於側邊。

輕透又不搶走主角風采,在提供背部保護的同時,又能凸顯雙段設計的美感,可說是一款內斂安靜,卻又相當吸引人的保護殼。
目前個人是使用白色款的mono,平常時候僅有亮面的地方不時要擦一擦,以防沾上指紋而已。(相機鏡頭的周圍與背板下半部)不小心摔落時,彎角處已有完整的塑膠邊條作為防護,對我這種常摔機的人來說起了很大的作用。整個保護殼很輕薄,官方數據為1mm的厚度,的確不添加拿取的負擔。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等著換新衣戴新帽,何不讓手機也來換套新裝?討個吉利與喜氣吧!感謝大家閱讀至此,希望此文對打算添購iPhone5保護殼的朋友來說有幫助。謝謝!
姚子2013.2.5
周邊開箱記錄:
<俐落優雅皮革包裹> Arevo Premium側翻式皮套for iPhone5開箱分享
<滑順書寫觸感> elago Stylus Slim 觸控筆開箱分享
<金屬與聚酯兼具>Graft Concepts Leverage開箱分享
<質感勝過一切的原木感>XUAN iPhone4/4S木質保護殼開箱分享
<跑車級的快感!>全台首發 elago大黃蜂兩截式保護殼開箱分享
<經典跑車再次襲來!>elago iPhone4法拉利兩截式保護殼分享
<亮粉魅力覆蓋>iTough鑽石亮粉保護貼分享
<天際波光閃過>id America Skyline 天際線保護套分享
<墊圈金屬工藝之美>Gasket 鋁製髮絲紋iPhone4保護殼台灣首開!
過新年穿新衣 elago iPad、iPhone4保護套分享
<亮麗顏色環繞> iTough 雙色Bumper(黃黑與紅黑)分享
<iPad遊戲狂熱者的福音>TenOne Design Fling iPad搖桿開箱分享
<鋁合金與塑膠的融合>Pinlo UNITED iPhone4鋁框開箱分享
<極致薄稱霸!>Pinlo BLADE dge 極薄透明保護框 開箱分享!
<烤漆般的外殼亮感>SGP Galaxy S2 Ultra Capsule 跑車黃保護殼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