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邊這支iPhone是主人靠在三樓陽台講電話,結果一失手就這麼自由落體親吻一樓的地面,損壞的情形有,LCD破裂,中框變形,電池排線斷裂,背蓋螺絲座斷裂。由於已經過保固,送神腦後估價16k更換整新機,所以機主就直接把它送給我。
其實如果不是很在意iPhone 4S的800M相機跟siri,其實iPhone 4是支不錯的iOS裝置,維修之後再服役個兩年也沒問題,且iPhone 4充足的零件供應,比起前幾代更容易延長產品壽命,只要機板還在,其他零組件取得完全不是問題。當下不多做考慮,馬上上露天把需要更換的料件全部買齊,也借這個機會,順道把iPhone換個顏色,當初本來想把中框也更換為煙薰黑,無奈賣家報價實在太高而作罷,不過維修完成的紅色iPhone,在一片兄弟海中,也算是與眾不同了。
不過這支iPhone損壞的程度超過當初的想像,語音通話時對方聽不到聲音,但是錄音app跟skype,line語音通訊卻能夠正常通話,這個交叉比對,就已經排除mic排線故障,唯一只剩下A4 CPU旁那顆U62音訊控制晶片的問題,先前已經處理過幾支U62晶片的脫焊現象,解銲,重植錫球真的是場惡夢,本來想說把這支iPhone當成有熱點功能的iPod Touch 3G,放在店裡當AP讓客人上網,不過最後還是想試試看這個方法。因為先前幾支維修的經驗,大概知道U62擺放的位置,是整塊機板變形量最大的地方,來自外部物理撞擊造成的震動,也大多集中在這個地方,所以U62之所以會脫銲,大部份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除非是PCB上的印刷電路脫落,不然只是單純的脫焊,大多可以用這個方式救回。而且如果對這個問題有疑慮的人,且問題還沒發生,可以考慮在散熱蓋跟中框接觸的地方,墊個導熱矽膠,算是未雨綢繆。

這張圖可以顯示出,這支iPhone受撞擊的力道多大,所幸前面板跟背蓋的康寧玻璃只有些許刮痕,也代表其能夠承受大範圍的撞擊。

紅色箭頭是螺絲固定機板的位置,藍色箭頭處只靠SIM卡座跟中框結合,因為有些許間隙,在受到撞擊時,會產生高頻率的震動,往水平方傳遞,首當其衝的就是在螺絲旁U62 chip。

U62 chip的位置就在A4處理處的旁邊,雖然接點密度高,但由於體積太小,又在震動的傳遞路徑上,反而替上方的螺絲吸收了不少的能量,導致U62脫銲的iPhone不少。其實大部份的情況下不需要去更換chip,我甚至於認為,不需要去重植錫球。我的方法是,先用鋁箔及厚紙板遮蓋住U62周圍的chipset(這個步驟忘記拍照),然後用熱風槍直接加熱後,以ABS的塑膠棒以垂直方向下壓,讓脫焊的錫球重新接觸SMD接點。而為了防止這個問題再度發生,我在chip上貼上了鋁箔貼片,不過要小心不要讓鋁箔接觸到旁邊的SMD接點。左上方的鋁箔記得塞進鋁蓋架下方。比較講究,可以去找導熱矽膠代替,不過導熱矽膠尺寸都蠻厚的,會有施工上的困難。

除了鋁箔之外,我還配合iPhone的機身散熱貼片,可以依需要的尺寸裁切跟堆疊。

這張圖是施工完成的樣本。

蓋回散熱蓋,就能夠組裝回去了。

紅色的配色吸睛度100%,比能避免在一片機海中撞色,隨面板的紅色Home鍵因為色度不夠濃,在前方可以清楚看見Home鍵排線的雙面膠,換成原本黑色的Home,反而有種畫龍點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