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來說,原因只有一個:ncc。
Iphone那幾個臺灣獨有的繁體中文字,
大家認為會在出場時就印好嗎?
想太多!先ncc送檢驗吧~
驗好之後,開始刻字;
刻好之後,重新包裝。
晚兩個月?這還不把產量不足考慮進去。
這能怪誰?
消費者?蘋果?ncc?
........以下為更新.......
先聲明,我沒有想要責怪任何一方的意思。
就算ncc真的要驗個兩個月,那我也沒話說。
畢竟它們職責所在,就是要確保東西的安全。
再說,我相ncc也沒有把iphone驗特別久吧?
如果沒有,我也沒資格抱怨些甚麼。
真要我抱怨的話,我會偏向抱怨蘋果的保密原則吧!
ncc送驗的照片,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礙於蘋果WWDC前新機照片不可能流出的原則,
台灣送驗是不可能在WWDC之前。
至於產品生產線的刻字流程,以及各國的刻字與否,
還煩請網友指教了!
剛剛在小惡魔市集查了美版跟港版的iphone,
背後刻字似乎是一樣的。
騎FZR的管風琴手 wrote:
那如果,送驗ncc是不分顏色的,
那不就更證明我我的觀點是對的?
我是知道16g跟32g是分開送驗的啦...
每年六月wwdc開始時,我相信蘋果早就送驗過關了。
要是發表後才送驗,結果不合格,那蘋果會很難看吧!
如果美國六月前可以送驗,臺灣能在七月美國上市時拿到機子送驗,
算快的了。
如果東西設計沒改變,只是改變外觀顏色,當然不用重新送驗。
至於甚麼時候送,那是蘋果公司決定的。iPad 2 3/11 美國開賣,台灣到四月上旬才有網友從官方機構查到檢驗通過的訊息,通過後才(可)能排入生產背殼,經由最後組裝、包裝再送到台灣,至於官方啥時要賣就是官方考量。檢驗不過這種事情則不太可能,台灣大多跟著世界標準在走,能通過美日等大國的規範幾乎也就能通過台灣規範,倒是不用擔心這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