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篇老實說真有點不知道要發在哪一個分區。本來想說,就發在手機綜合討論區,後來想一想,我個人最後還是比較支持iPhone,所以決定還是發在Apple版了。(哈哈哈,其實是怕被鞭....)
上週終於有幸能夠借測到HTC Magic,算是自從擁有iPhone 3G【長達】7個月以來(以自己的換機速度來說,真的是用"長達"來形容沒錯),這是唯一的一支始終讓我很好奇的手機,無論是官方介紹也好,廣告也好,使用者的心得分享也好,在01更是看到非常多關於Android系統的分享,瀏覽過一些使用的畫面、影片之後,也勾起了我想試試Android系統的慾望。(話說回來,Palm Pre你什麼時後才要來台灣?)
這一篇照片算是不多(明明現在只有文頭文尾各一張),我主要多以文字敘述,希望能夠盡量說明我的感想,圖片大家應該都看多了。
與Magic相處的這一段時間,我盡量把心態歸零去體驗這支手機的強大,也就是不用iPhone的使用習慣去套用在Magic身上,主要以自己的日常習慣為主,測試我自己平常會用的功能,想做的一些事情等等,看看Magic能夠給我什麼樣的體驗。
對了,導航軟體沒測試,因為沒買....(藉口)。
Round 1:外觀硬體操作
iPhone就一個Home鍵,一組音量鍵,一顆電源鍵,還有靜音用的那個撥鈕勉強也算個按鍵......這樣算一算,音量鍵算2個按鍵的話,iPhone共有5個按鍵,每天都很常用到這幾個按鍵,只是音量鍵若已習慣了音量後就較少去調整而已。
Magic的按鍵有首頁、Menu、返回、搜尋、接聽、掛斷/電源、也有一組音量鍵,加上還有一粒軌跡球,算一算有9個按鍵,比iPhone多了4個。使用上來說,軌跡球幾乎沒什麼在用,觸控方式習慣了之後,那顆球的功用.....似乎只剩在複製/剪下/貼上用到,喔對了,忘了還有拍照要用,但若是Magic有拍照專用鍵或是有其他方式的話,這顆球對我沒啥用。
其他按鍵我都用的很習慣,很直覺,基本上也不需要說明書了。而且我仍然覺得實體的接聽掛斷鍵很好用,那搜尋鍵更是一絕,因為可以在任何軟體開啟搜尋功能,並且因軟體而異去改變搜尋內容。一般當然就是Google搜尋,在Android Market就專門搜尋Market而已,在通訊錄就搜尋通訊錄,這一顆按鍵真是要大力的推一下,方便好用!
至於首頁、Menu、返回鍵,使用頻率大概與iPhone的Home鍵差不多,也是相當方便好用,而按鍵不難按,鍵程雖然算淺,但也比N97的滑蓋鍵盤好按多了(怎麼扯了N97進來)。
聽筒方面都是長條型,各有各的質感。
那....電池要不要比一下?比電力持久好像實際一點,就我的使用感覺Magic較iPhone 3G消耗的快一些,使用的環境與每天開啟使用的軟體與時間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iPhone 3G我沒開推播與通知,不知道這樣的比較有沒有意義,反正我都是....回家一定都會充電,出門前手機電力要是沒來個100%我好像會良心不安....哈哈,有沒有人跟我一樣?
再來說一下螢幕。
這兩塊螢幕大小不一樣,但解析度是一樣的,想當然爾Magic會細緻一些,我都習慣將亮度調到最亮,這是怪癖嗎?我不在乎電力....(狂笑中),同樣一張照片比較上,我比較喜歡Magic。(題外話,我的iPhone 3G貼了霧面保護貼,稍微影響了亮度感受,不過比起指紋,我還是投給霧面一票....)
以上是關於外觀硬體操作上的比較,我個人是給同燈同分,各有各的好。
Round 2:常用內建功能
這一部分的比較上,我會覺得比硬體和外觀重要太多了,既然叫常用功能,就是幾乎每天都要操作到,這時候系統選單的配置與操作速度、直覺與否就很重要。
先說說通訊錄。
習慣到處備份通訊錄資料的我,要把通訊錄搞進Magic一點也不費力,我也就登入了Google帳號這一個步驟而已,Mail、行事曆、通訊錄就一次全部搞定,只是通訊錄沒有照片有點殘念,也許是我方法弄錯,也或許一張一張設定照片也OK,就差了一點爽快的感覺,不過無論如何,這是Google自家的系統,若已被Google征服的人便利性當然是無庸置疑。
有一點不得不說,Magic連Gmail裡常用的Email名單也收進了通訊錄,害我愣了一下,想說我通訊錄裡面又沒有這些人是怎樣。
iPhone的通訊錄同步也很方便,iTunes設定完就一切OK,省力的很。補充一下,我的通訊錄大約在400人上下,在開啟通訊錄的速度上,Magic肯定大勝,速度快很多,而想要搜尋通訊錄中某個人名的時候,iPhone可以直接用桌面的全域搜尋,或是進入通訊錄再搜尋;Magic除了進入通訊錄之後搜尋之外,按下撥號鍵還可以智慧搜尋(注音、英文、電話號碼一起找那種),所以綜合起來Magic仍然快一些,唉....為何iPhone沒有內建撥號鍵的智慧搜尋功能....(有其他軟體有,但還是希望可內建)
但常用的快速撥號上,我喜歡iPhone可以設定【雙擊Home鍵】的方式,可以一下就找到常用號碼撥出,Magic我想應該也能,只是我沒找到怎麼用,不然就是要安裝軟體。
Round 3:行事曆
我主要的行事曆就是Google Calendar,在iPhone上就已經是用Exchange的方式在同步,Magic更不用說,操作上兩者不分軒輊,真要比的話iPhone算是多了一個設定Exchange的步驟,因為iPhone不是Google出的系統,哈哈。兩者行事曆介面都很直覺人性,新增、刪除、編輯...等等功能都挺完整的。要讓行事曆顯示在桌面上隨時看接下來有什麼行程也都有方法做到,所以....行事曆又是同燈同分....(到底有沒有認真在比較)。
Round 4:網路瀏覽器
隨時隨地用手機上網找資訊對我而言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當然不會逼自己長上一些Loading資料爆多的網頁,常上的像是Mobile01、iPhone4.tw、無名部落格....等等,其實還是多以論壇網站為主,只要廣告沒有多到誇張,一般網頁都很順利。這裡面最常上的是01的行動版網頁(實話實說,不是狗腿)Apple版和Android版,連書籤都是直接設這兩個版,一點就進去,不用經過首頁,方遍又快速,進到首頁只是多了一個本站新聞而已,還要多點個兩三下才能進到我想看的版面。
01的行動版網頁瀏覽體驗,因為本身網站設計就沒啥大量圖片資料,在載入的速度上兩支手機都讓我很滿意,所以這部分又是.....同燈同分(小聲的說),因為每天必上5i01.com,所以這一定要拿出來比較一下嘛.....(放大縮小在01行動版網頁用不到....不用比了吧?)
再來說說無名或是其他網頁的使用感受吧。
iPhone在網頁的縮放上可以兩指縮放,也可以在想看的網頁位置點兩下,Safari瀏覽器則會依照所點區域的框架大小,縮放到適合螢幕寬度的大小,當然,縮放後文字的大小在閱讀上也都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在網頁縮放這一點對我來說幾乎是接近完美的體驗。而Magic的縮放方式,可使用放大與縮小的放大鏡鈕,也可以同樣的點兩下去縮放想看的位置,在網頁文字框架的範圍判定上就顯得不是那麼討喜,而且還在縮放後加入了文字自動斷行的動作,好像變成了兩個動作?就我的感覺上Safari在縮放前就已經把斷行問題處理完了,所以縮放時就單純做放大動作就可以做到適合閱讀的程度。
上頭這一段我敘述的好像有點囉嗦,但只要實際體驗就能明白Magic那種....多一個斷行動作的Fu。但是若討論到網頁載入速度的話,Magic可就略勝一籌喔,這是事實。還有捲動網頁的時候,iPhone會隨著網頁資料的複雜度,在快速捲動時出現格狀背景,時間長短不一,有時快有時慢,不影響瀏覽的方便性但是看了有點礙眼;而Magic不會有這種情形,但是網頁在上下捲動時的觸控感受不像iPhone那麼的真實。(好啦我知道這樣形容很抽象....= ="請大家自行想辦法體會....)
補充一下,Magic的通訊錄、Gmail介面捲動就超順.....不知為何一般的網頁(非行動版)就差那麼一點點。
Round 5:圖片/照片/相簿瀏覽介面
兩者其實都屬於資料夾(或說是相簿)方式去做分類,也都有【照片圖庫】及【相機膠卷】這兩個自動定義歸類的項目(在Magic上就是【所有圖片】及【100MEDIA】兩個資料夾),Magic每個資料夾上都會有四個照片小縮圖顯示,情況類似Windows的資料夾用縮圖來檢視後呈現的結果,iPhone則是顯示相簿資料夾內的第一張照片來代表,而資料夾的名稱後方兩支手機都會加上內含的照片數量。
iPhone無配置記憶卡槽,又不給藍牙/USB傳輸檔案(不JB的話),所以iTunes同步上方不方便就是一個關鍵,幸好....這方面【非常簡單就可上手】,iTunes可以指定資料夾,還可以任意更改指定資料夾內每一個相簿的先後順序,不會愚蠢得只能依照字母或筆畫順序去排列,那好像會有點瞎。
Magic有配置記憶卡槽,所以可能大家覺得說,用讀卡機或是接上USB去傳照片檔案就一切OK囉~一開始我的確是這樣想沒錯,況且我的記憶卡規格是Class6等級,不可能會有問題。可是我在傳完之後,還沒有進去瀏覽之前,我想到一個問題,就是縮圖預覽的快取檔(Cache)。如果單純只是把照片傳進記憶卡讓Magic去讀取,那麼一旦檔案數量多,每一張照片又有一定大小的話,那第一次讀取的時候該不會......慢到像烏龜一樣爬吧.......
果然,我擔心的事情立刻發生,比麥克傑克森跟大家說再見的速度還要快。
先說一下,我傳的的照片約有910張,總檔案大小為449MB,其實每張照片大小都還OK,並不是動輒一兩MB的照片。我開了Magic的影像館,進入到相簿資料夾畫面,看到右上角有個數字漸漸在減少,還有一個讀取中的圓圈在旋轉,我看得出來那是我照片剩餘要讀取的數量,全部跑完的話跑了多久?Sorry我沒有統計,我只能說是誇張的久,嗯,好久。
不過,照片全部載入完畢之後,下一次進入影像館,讀取的速度就快了【非常多】,右上角還是有數字在跑,但也只是幾秒鐘而已的事,跟第一次讀取是天壤之別,接下來在顯示縮圖或是上下滑動瀏覽資料夾內容都順暢很多,這大概就是Cache的差異。(但還是比iPhone慢了些)
擁有iPhone的伙伴應該都有看過,你所指定要同步的照片資料夾中,iTunes會自動產生一個iPod Photo Cache的資料夾,裡面肯定就是Cache的資料,讓iPhone可以快速顯示縮圖預覽的祕密武器,這個資料夾有多大,剛剛說我的照片有449MB,而這個iPod Photo Cache資料夾總共有588MB....比我照片總容量還大是怎樣。
補充一下,其實一般手機在處理照片縮圖預覽通常也都會有這樣的Cache存在,在加快瀏覽速度上有很大的幫助,讀取過一次之後要再讀取就靠它了。
另外我後來在Magic有下載檔案管理軟體(ASTRO),如果是進到照片資料夾的目錄中,因為不是顯示縮圖的方式,而是列表清單的方式顯示,這樣要看照片就快很多,但除非你每一張照片都改過檔名,否則資料一多起來你要找某一張照片可能就要找好一陣子。
Round 6:其他(含常用的類似軟體)比較
這一個部份的比較我倒覺得沒有啥優劣之分,因為各有各的優點。像是MSN軟體、Android Market與App Store、簡訊、MMS、新聞軟體、YouTube軟體、Google地圖、Todo系列軟體、天氣軟體.....等等諸如此類一般使用者的常聽到的軟體,內建的也好,下載的也好,使用上都很方便,未來的發展也都很大,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沒啥好比的,都很優秀。系統各項設定的介面也都是清楚明瞭,對於想找的設定其實都不難找(除非你第一天玩手機...),不然摸個10分鐘就可以熟悉操作邏輯。
對了,有兩點還是要提一下。
第一個是鈴聲設定。兩支手機的鈴聲設定我都不滿意,不夠友善,內建的鈴聲又實在...(個人感覺),我始終覺得Sony Ericsson封閉系統的手機在各種通知鈴聲的設定是最人性化的,自由度高,又可以雙向操作,更何況藍牙傳檔案在SE手機是如此輕而易舉。(關於SE手機的鈴聲設定我曾經發過一篇文章大書特書)
兩支手機都不能自由的以藍牙傳輸圖檔與鈴聲,也不能方便的去瀏覽相關檔案後馬上做所有想做的設定,例如看到喜歡的鈴聲,我覺得就應該要有指定為【預設鈴聲、連絡人鈴聲、簡訊鈴聲、鬧鐘鈴聲】這四種選項讓使用者選擇,看到喜歡的圖片也是同樣道理,不是永遠只有【設為鈴聲】或【設為桌布】這個動作。(請幫Sony Ericsson鼓鼓掌....)
不讓使用者用藍牙傳輸檔案也許有他們自己的考量點,但若是適度開放,例如限制檔案類型與大小等等,相信可以更貼近使用者的需求,畢竟朋友間傳傳鈴聲、圖片互相分享,或是與電腦互傳,也可以算是很直覺人性的一件事吧....(泣)。
--------------------------------------------------------------------------------------------
後記:
這一篇文章打了好一段時間,字相當多(流汗中)。
雖然沒什麼圖片(後續我應該會補一些相關照片與擷圖供大家參考),而我與Magic的相處時間到現在也才短短五天多一點,有一些想法怕也還不夠客觀,但是如果要我馬上打個綜合分數的話,滿分100分來說,iPhone 3G我給90分,HTC Magic我給85分,算是一個暫時的總結,因為後續的軟體與作業系統版本都還在陸續發展中,這只能算是目前的感覺,要說好不好用,兩支手機都非常好用喔~而這兩支手機的後繼機種iPhone 3GS與HTC Hero也即將在台灣與大家見面,一個八月,一個九月,介面或硬體、系統也都各自做了不同幅度的進化,恐怕又是令人難以抉擇呀....呵呵。

什麼,要比一下音樂功能?這....iPhone流著iPod的血液耶...我一定會偏向iPhone的...(我真誠實),那還有導航軟體呢?已經有高手分享過Android系統上的Papago X5導航軟體,現階段以台灣來說當然就是Magic大勝....這....好像也沒得比= ="
最後我要說一聲,iPhone 3GS,八月就等你了。
(果然不愧是發在Apple版的文章,我低頭了...

by LuLu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