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有一些不同的mode,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infrastructure mode, 也就是一個AP(access point), N 個STA(station). 所謂熱點就是這個mode.
家裡我們常用的方式是透過無線分享器, WAN孔接到小烏龜, 所以此時手機是STA, 分享器就是AP. 分享器會將WAN跟Wifi做成bridge, 所以可以透過小烏龜撥接上網.
而用手機當熱點就是將手機的wifi硬體, 搭配SOC, 模擬成無線分享器的意思, 此時的WAN, 其實就變成LTE(4G).
============ 前言結束===========
IEEE 802.11設計中, 根本不會考慮AP端的省電問題, 所以STA有Power save mode(省電模式), 而AP端卻必須不斷開啟RF/Radio(Receiver, Rx)收聽是否有新的連線進來. 除了Rx外, 每100mS還要打出所謂的Beacon封包來廣播並維持STA的同步. 基本上打封包就是Tx, 與Rx相比耗電巨大. 所以簡言之, 沒有流量時, 熱點的耗電也相當大. 但是所謂的大, 相比整支手機的耗電也不見得真的有多大, 特別是螢幕關閉僅開熱點分享時, 整體耗電也還好.
iphone想要節電, 固然是有其想法, 但已經造成很多人的困擾了, 多年過去仍然不改其政策, 說斷網就斷網, 毫不留情. 前面幾樓有人提到為何不讓使用者設定斷網或不斷網? 個人認為, 這不是技術問題, 而是所謂大蘋果主義作祟, 蘋果總認為他的設計如此完美, 為何使用者要改變他的設計呢? 如果以國家政體形容, 蘋果就是手機界的北韓政權, 庫克就是金小胖.
Andorid廠商也有這種類型的, 但因為開源與多樣性, 還是有大部分廠商是很願意聽消費者的聲音的.
我們應該做出反擊, 抵制這種獨裁專制的廠商, 讓他得到教訓. 尤其蘋果的創新已經沒有了, modem又是用Intel的, 更應該加以抵制投入Android多元的世界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