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ma wrote:目前處理器a10是最...(恕刪) 最強是指在ios系統下運行 效能是最強的所以基本上跑分根本不能拿來當作一個標準看待030不過現在所有手機都效能過剩 其實講最強這個 也只是噱頭而已罷了
賈伯斯在時 有些東西也不好啊舉例:3GS開始時 不能單獨刪來電紀錄因為這樣還讓我鬧過幾次家庭革命我一直使用兩支手機iOS 跟安卓蘋果贏得優點1.換機無縫移植 紀錄保留2.不用防毒 或清理記憶體(使用電腦20年一直要清 拿了手機也要清 真的很反感 我3C人生大概有1/20在做這些動作)3.一隻手機可以使用久一點4.質感好一點5.線上支援久一點6.換手機適應期短7.副廠配件維修便宜但缺點也不少1.升級後 我的來電紀錄.內人手機也會顯示 (是要鬧幾次家庭革命)2.特殊app會被下架3.很容易被內人定位(尋找我的iPhone4.桌面app不容易隱藏5.充電線不能共用6.手機沒壞 想換手機覺得浪費7.真的太貴了至於文宣廣告 發表會弄的像鋼鐵人出場或是宗教膜拜大會 現在大家都跟風了蘋果不夠創新 我認為是怕砸了招牌如果因為不夠謹慎發生跟三星一樣的事 受傷應該更嚴重離題了sorry
樓主應該是前端之類的xd國外的大型企業大多都採用cms系統在管理多國網站不是手動刻頁面做在地翻譯時, 有一套原廠的guideline包括字體, 行距, css, js等等各地的細節就要看負責該語系的廠商執行度多少還有砸錢的程度XD我負責過幾個大品牌系統, 某鞋子, 某車商做起來不像apple這麼扎實是因為不同的語系都是由該地區負責的代理商在做有些國家的做的好 有些地方的做的差一點~~ 細節掌控不好apple 如果都是自己的team在處理, 相對上就比較好控制細節總之就是要有錢...XD
難得看到樓主是討論 apple 的使用者體驗樓主說到的 apple 很多地方, 也很細緻, 是的, apple 大致上也可以說這方向但就是這點, apple 所謂的使用者體驗, 邏輯很奇怪, 所追求的完美, 也是很奇怪簡單的由外觀說一下, 那個白色天線, 就不說了, 當它是技術極限又好, 物理極限又好看久了, 也的確能令人習慣, 這也是使用者體驗, 天天看, 久了就不覺得一回事.但背後, 近底部的規格, 法規文字, 到 i7 還保留著, 對, 是用保留這個詞真的是刻意保留, 才可以留到 i7 還有, 日本版的, 還要多一行因為電字貨幣法規而加的....追求完美的 apple 為何會這樣? 想不通這幾行字, 有起來, 才平衡, 才好看?(補充一下, 之前 iphone 的 imei 是雕在 sim卡托 的, 現在的, 跟那些法規文字刻在一起.....追求完美的 apple 在退步吧)使用者體驗, 我用過的 android 有 sony samsung htc 小米(其實是紅米....)打字, 全都有打字震動但 iphone 打字, 就只能選有聲....或完全無回饋晚上想打訊息, 不想嘈別人, 在完全無回饋的情況下, 本來已經不好打字的 iphone 就更難打字其實, 就算打字發聲, 回饋上, 還是不及震動的來的好.....但沒的選, 發聲將就用...這是什麼使用體驗? 是專利問題? 我不知道, 但對我來說, 就不是好的使用體驗對, 我說的地方, 都是極細節的位置, 但使用體驗, 就是在極細節的位置體現出來所以, 我每次聽到身邊人在說, apple 是賣使用體驗, 我就在想, 是賣那一路的使用體驗還有很多例子的, 都是想不通 apple 的邏輯ipad 系例, sim卡版本ipad 不給我通話, 我理解, 反正我真的不會拿個8吋的東西, 貼面講電話(但這個世界, 有有線耳機, 有藍牙耳機...)通話不是重點ipad 不能發sms, 這個又是什麼邏輯, 台灣我不知是否需要小弟是香港的, 香港有很多預付卡, 基本是數據專用(卡本身不支援通話), 但開通, 選計劃(天數 用量等)都是用 USSD碼(SMS) 去操作的.ipad 用不了 sms, 就要拔出, 插回 iphone 傳出了 ussd, 再插回 ipad這又是一個使用體驗當然你可以說, 為何不多辦一個門號給 ipad 呀, 貴哦那倒轉, 為何 apple 不可以方便使用者多一點, 硬是要麻煩多一點要說還有很多......iphone 我有在用, 4s 跟 6, ipad mini4 不是我的, 是我女友, 就是幫她搞那個sim, 拔出插入, 有夠麻煩(是指sim哦)但我感受到的, 都是奇怪的使用者體驗王小白2513 wrote:感謝回覆,在於您也...(恕刪)
王小白2513 wrote:先跟大家報告,小弟...(恕刪) 小弟我有MACBOOK、Windows桌機、HTC M9以及一支iPhone4S沒錯就只是4S不使用iPhone有兩大原因1.當我重灌好一台新電腦時,假設連網卡都還沒驅動,iPhone完全幫不上忙,Android手機可以暫時當數據機2.iPhone(其實MAC OS X也是)"系統"字型部分無法放大(或者說,不夠大)3.這問題現在已經不存在,就是當年iPhone的注音輸入法實在令人想摔手機在乎使用者體驗的APPLE難道沒發現老人化的未來對老花眼使用者的照顧是必須的嗎?還是Siri真能解決所有問題
女友從 Sony Android 4.x 手機跳到 IPHONE 6s , 執行應用程式及相機她感覺只有稍微流暢一點點, 但剛買回來幾天, 就曾經發生程式當機, 畫面全黑, 按鍵沒反應我本身用Android 手機, 跟女友借來試玩一下按壓底下HOME鍵的回饋力道,感覺很像玩具進入LINE頁面,要回上一頁, 只能按左上方小小的箭頭, 不太好用其它像是切換程式不夠直覺, 桌面不能按照自己想的排序, 來電鈴聲不能任意更換WIFI, 飛航模式, 要進入多層選單後才能選擇, 充電線不能共用, 不能插SD卡4.7吋畫面太小...等等的不便仍然覺得 5吋 Android手機比較好用, 尤其下方設計三個感應按鍵使用上比較直覺王小白2513 wrote:先跟大家報告,小弟...(恕刪)
王小白2513 wrote:先跟大家報告,小弟...(恕刪) 使用者體驗是個很主觀的東西,100個人可能會有101種解釋,對工程師來講,能做許多高階設定,把效能拉到最大,這樣算是好的使用者體驗,對商務人士來講,有雙卡、有筆、可通話綠音,這樣算是好的使用者體驗,對女人來講,能拍出瓜子臉白嫩肌膚的照片,這算是好的使用者體驗,對老人來講,操作簡單,字大聲音大,這算是好的使用者體驗,所以要取得所有人對「使用者體驗」的共識很難,我覺得蘋果其實在這方面也只能說一般,他唯一做到100分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成功的塑造他是精品的形象,進而填補人們心中那最空虛的一塊,就是自卑感。這點不可否認,蘋果真的做的很成功,他會讓人在潛意識裡認為,拿蘋果手機是富裕、品味的象徵,這跟微軟、Google 走的國民路線是完全不同的,其實以創新來講,微軟跟Google才是業界的霸主,蘋果跟他們根本就不是在同一個水平上。所以蘋果雖然很成功,但是也不必神話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