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如果有IPHONE5的簡單外型,Butterfly的效能與內在...


angel751107 wrote:
超越視網膜解析的五吋...(恕刪)

隨便抓一個路人就已經難以分辨實體PPI不到250的Galaxy S3跟iPhone4(4s,5)的螢幕解析差異了
更別說是皆為300以上的iPhone跟蝴蝶機...

螢幕解析度當然是越高越好,但這年頭已經不只是硬體戰就能稱王了,否則蝴蝶出來前,Padfone2早就應該先賣贏三星跟Apple了...
再說...1080P手機跟1440P平板大概已經是明年的Android高階機種的基本盤了,根本不需要為了一片螢幕去衝蝴蝶

瞧瞧Android霸主三星,每年新機及每次更新都或多或少會加入新的貼心功能(尤其是Note家族),這絕對是HTC比不上的
而iPhone雖然機子本身功能稍嫌陽春,硬體也普普,但無敵強的軟體商店讓他有一個強力的後盾,這是Android跟WP整體目前完全比不上的(我是排斥Apple的人,但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硬體基本上在超越Galaxy S2(含iPhone4S,EVO 3D,XPERIA S等層級)後就已經都非常夠用了,更別說是Galaxy S3(含iPhone5,Note2,oneX,蝴蝶機等)的性能問題
接下來要比的應該是續航力'獨特性'特殊功能應用'貼心功能'軟體後盾等

舉個白癡例子,你拿GTX680去跑[天堂]能感受到這張顯卡贏內顯嗎?當然是要更強大的軟體去榨他才能體驗到硬體的優劣吧~

evanslien1105 wrote:
說再多還是htc啊....(恕刪)


不好用為什麼這麼多人再開箱@@?
難道他們都是笨蛋???
沒啥好比較,用自己喜歡看的順用的順的手機就好了!!
你叫這兩隻都有買的人情何以堪....

吵什麼....喜歡什麼就買什麼.....
我只知道apple富可敵國,HTC可以做到嗎!?...

就知道實力的差距了...科技本來就是超來超去的...

美國難到永遠都是強國嗎!?還不是被大陸慢慢追上去...

但是...真正的武器只是沒亮相而已....

再來....品質....你選大陸還是美國....

明理人都知道@@
angel751107 wrote:
超越視網膜解析的五吋...(恕刪)
ICEFIREVC wrote:
說一句實在話....
買手機是拿來用還是拿來保值賣的(恕刪)


這個問題我以前也有想過,

4S是我第一支智慧型手機,要買之前也在HTC和IPHONE之間猶豫,

朋友當時是推薦買IPHONE比較保值,我本來不以為意,


直到IP5出來,我把剛過保的4S賣掉,才真的體會到何謂保值

我4S是綁約買的,扣掉11000抵掉通話及上網費,等於32G只花了14900,

因為有小刮傷,賣了14000,用了一年的手機還能賣5成價(以原價算),

如果以實際入手價,等於用了一年還能賣到9成9價

別把保值當購機條件,就當它是未來你換新機時的一個小驚喜

我比較好奇的是大大2~3個月後跟拿IPHONE5的朋友去逛手機配件你可能會失望吧


HTC(安卓) 當機死當要要一直刪內存用越久越慢順暢度又差 真的受夠了!!

我想apple只是還沒出絕招


話說回來apple不管是配件或支援都比安卓好太多



不過還是恭喜大大拿到自己喜歡的手機
軟體就先不談

Android手機現在又沒比較便宜

同樣都是花兩萬多塊

買到一隻塑膠機就不覺得有什麼質感可言

接觸空氣跟陽光久了還會退色...

wu0930966453 wrote:
HTC(安卓) 當機死當要要一直刪內存用越久越慢順暢度又差 真的受夠了!! ...(恕刪)


你是拿一隻不到1萬的野火機跟一隻2萬以上的iphone比嗎???....

野火機當機也不用刪內存 重開機就好

我有用野火機的朋友 也沒聽他說容易當機

只是有時候反應慢了點是真的

畢竟低規格吃安卓系統很硬
買了一隻MIK或MIC的東西就開始叫囂MIT的不是. 甚至於還要落井下石 真悲哀的人 怎麼不搬去K國算了
蘋果的硬體晶片是自己設計的,軟體(iOS)也是自己設計的,只有蘋果可以在硬體中插入對軟體的優化,又可以在軟體中用上特製的模組。這一點是沒有任何一家可以比擬的。


引用 http://ucdchina.com/post/10698

硬體設定
主要是那塊SoC晶片配置。在手持設備時代,與PC時代最大的不同就是,PC時代的晶片是由雙巨頭獨佔的, 他們負責從設計到製造,你只需要購買;而手持 設備時代,或者說後PC時代,只有ARM一家寡頭,它只負責設計。你把圖紙買回去,進行深加工,然後自行製 造或聯繫代工廠。

這兒就有無 限的可能性。畢竟從頭設計一個架構是非常非常非常麻煩的事,但在已經成熟的架構上再進行加工是相對容易的事 。蘋果與大部分Android廠商(不包括三 星)不同之處在於,蘋果和三星自行設計,而其它廠商從三方晶片設計廠商購買成品。這些三方晶片設計廠商包括 TI,NV,三星等等。而蘋果與三星的不同在 於,蘋果自己做軟體。

是的,蘋果是唯一一個既做硬體又做軟體的手持設備公司。只有蘋果可以在硬體中插入對軟體的優化,又可以在軟體中用上特製的模組。

事情得從蘋果一次入股以及兩次收購說起。
首先是蘋果入股Imagination。Imagination可能大家並不太熟悉,它是一家晶片廠商,出 產低功耗顯卡。如果說ARM是後PC時代的 Intel/AMD,那麼Imagination則是NV/ATI。它出產的PowerVR顯卡幾乎配置在所有SoC晶片上,iPhone四種機型都使用 了PowerVR顯卡。蘋果又同時收購了兩家小晶片廠商,P.A Semi以及Intrinsity,兩家均以低功耗晶片著稱。
在第一 代iPad之上,蘋果啟用自家晶片,稱為A4。基於ARM,集成PowerVR,看上去和當時的主流手機晶 片並沒有什麼不同。但只要你輕輕往裡面看一看, 你就會發現,什麼叫做細節決定成敗。前面已經說過,iPhone 4內部工業設計高度集成,電池容量相比4英寸手機也不輸,其中A4晶片也是一大功臣。它基於45nm(當時 代工最高技藝),使用了3D層疊技術,集成了內 存控制晶片,大大減少了佔用面積,比上代相比足足少了80%。外觀只是一方面,內涵更重要。A4最大的內涵 是,它極其省電。待機耗電大約只有競爭對手的 30%,使用耗電更是只有25%-75%。
省電的兩大秘密是,收購自P.A Semi的獨立喚醒技術,以及Imagination為A4量身定制的VXD375晶片。前者很好理解,也 就是不用的東西讓它睡著,用著的時候再叫醒。當 然輕描淡定的一句話絲毫沖淡不了此架構的複雜度,基於"如果你不能用一句話解釋它,你就根本理解得不夠透徹"我也不願再做更多說明。而後者,則是A4區別 於其它晶片最大的地方。
一般而言,顯卡是用來控制渲染而CPU是用來處理運算的。但是顯卡功耗太大,根本不可能一直滿負荷運轉,大 部分 情況下晶片們只是以一半甚至更低效率運行。而蘋果A4,在只有桌面或視頻等2D應用時運用VXD375,而 在3D遊戲時動用PowerVR顯卡。在去年 Imagination公司的產品清單上,有兩系列視頻晶片,一系列負責解碼冠名VXD,另一系列負責編碼 冠名VXE。但是兩者型號都是為0結尾,只有蘋 果A4的VXD是以5結尾。事實上,它也根本不對外出售,可以說是Imagination為蘋果A4量身定 制的一塊專攻2D晶片。它的好處,不僅省電,而 且流暢。正是前面所說的,硬體可以為軟體所定制,軟體可以動用硬體特製模組的好處。

在今年亮相的A5之上,相信也有類似的設計,但是我這裡還沒有足夠資料說明這一點。當然,A5更加沒有對手 ;如果說與A4大體設計相似的晶片還是比較多的話,與A5這樣雙核ARM雙核PowerVR的晶片類似的, 幾乎絕跡。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