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蘋果真是理由一堆

Lilyandy wrote:
雖然如此,iPhoneX如果價格低點,
而且,希望蘋果能夠改用超薄型感光元件
讓鏡頭回歸平坦,別再鏡頭凸出了!
就算四萬出頭,相信我應該也會買單的!...(恕刪)

您可能不清楚一台相機裡面的元件組成吧?
手機感光元件一直都是很薄的喔~

會影響鏡頭大小&深度的是:
1.感光元件的"面積"
2.鏡頭的光圈大小
3.鏡頭的焦段

另外,防手震機構的有無,也會影響相機模組的體積...
要畫質越好,鏡頭就必須越大.
這是光學與物理定律,沒辦法改變的~

iPhone SE的鏡頭能夠不凸出,原因很簡單,就是它的相機規格比較低階,所以才能做小...

lfjadsflk wrote:
您可能不清楚一台相機...(恕刪)


唉,這原理也知道,但相信科技總有一天能夠突破的。
那為什麼同樣是從主產品線分支出來的5c,SE負評率感覺就比iX低很多?
Lilyandy wrote:
唉,這原理也知道,但相信科技總有一天能夠突破的。...(恕刪)

噗~
相機系統原理雛型從1550年發展到現在,
實質上的第一台照相機從1839年問世到今日,
發展了這麼久,物理定律不曾隨著時間改變~

坦白的告訴你~
除非相機設計有根本性的改變,例如某16顆鏡頭的相機...
或是改用液體鏡片...之類的...

不然鏡頭體積是不可能有突破性的縮小!

為什麼雙鏡頭的手機開始成為主流?
那是因為在目前地球現有的技術下,採用多鏡頭的相機系統,是目前唯一商業化成功的微型相機模組設計~(而液體鏡片還在研究室裡走不出來,再等幾年吧...)

但即便是多鏡頭的相機系統,它仍然是照著物裡定律的規範在走,鏡頭厚度不可能顛覆物理定律~
(它的厚度只不過是改成往橫向發展而以...)
相機模組除了鏡頭外的部分,能縮小的程度已經差不多快到極限了,鏡頭要更小就是要更低階...

kanon840725 wrote:
那為什麼同樣是從主產...(恕刪)


這…好像不太對哦…

5c的評價可是差到一個極點,銷售量也是…
說實話,我一點也不欣賞5C,所以當時才會選擇5S,
以當時而言,5S的銷售量是5C的數倍也是事實,
因此5C也被稱為蘋果最失敗的作品…

也因為如此,我也購買了二手的iPhone5,
說實話,iPhone5雖然比5c規格舊,
但是整體質感還是大勝5C!

至於SE,這倒沒太多負面消息,
被抱怨的都嘛…外形設計延用5S…沒有創新…(雖然也是事實~)
可是,消費市場都是以大面板為主,
所以4吋機在亞洲地區已成為小眾產品…(雖然也不想承認自己也是小眾之一…)

iX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價格,CP值太低,
加上現今萬物皆漲,唯薪不漲(甚至於減…),
四萬售價,能接受的真的相當有限…
雖然對於蘋果而言,定位於『十週年紀念機』,
但也(可能?)成為短命的週期產品之一,也(可能?)是不爭的事實。

lfjadsflk wrote:
噗~相機系統原理雛型...(恕刪)


哈哈,這樣說也有道理。

不過,還是看看目前的企業該如何走囉…

雖然受限於物理限制,
但也讓我聯想到UFO這類地球人類遙不可及的的夢幻科技!

雖然可能這輩子可能難以見識到,
但是還是對地球上的人類抱著一絲絲的希望吧!^^"

直到,真的無法取代時…
例如SE跑不動了…,又無其他選擇了…,
屆時,只能抱著遺憾使用受限的地球上的最高科技…XD
Lilyandy wrote:
雖然受限於物理限制,
但也讓我聯想到UFO這類地球人類遙不可及的的夢幻科技!...(恕刪)

物理定律與夢幻科技是不相衝突的~
應該說,所有的夢幻科技都是建立在可被計算的物裡定律而發展的...
地球科技現在也能在宇宙中動作了~(例如:你我手機中的GPS...)

提物裡定律是要告訴你,目前的高階鏡頭並不是廠商能做到微縮而不做,是物裡定律就是辦不到~
(要做更小就是只能做更低階,感光元件面積縮小or鏡頭光圈縮小...)

唯有從根本改變,才有再進一步微縮的可能性~
這點Apple已經在做了(自己google"量子薄膜"),再給它幾年的時間吧~

kanon840725 wrote:
iX已經被華爾街看...(恕刪)

你應該是用蘋果不久, 才會一直隨風起舞.

不然這些劇情幾乎每年都在演.
然後每年都差不多.

看久了.只有一個準..就是美股Apple的股價.
其他的你要是真的信,
也算是好騙了
反駁公式:你根本不懂蘋果!不懂手機!不懂IX!


楓亦星 wrote:
反駁公式:你根本不懂蘋果!不懂手機!不懂IX!
...(恕刪)


果黑公式:Apple根本不懂消費者(我)的需求!不懂...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