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bokse wrote:安卓版真的超多人一直亂講說什麼臉部辨識某某家早就出過了,結果出來的沒有一個敢拿來做解鎖支付功能,因為太容易破解了,完全不同的技術,看到臉部技術就說的很簡單 這篇說的跟蘋果用的都不是你談的六年前安卓4.0的臉部辨識那個是安全性極低的圖像比對甚至安卓系統直接不建議以此當鎖機設定只是用了有趣而已有趣的功能誰敢拿來當行動支付?如果要討論請不要不清不楚的下了結論先把首頁文章看清楚,謝謝
我個人是覺得Android短期內還不會使用這技術,就算有大概也只會有一兩家嘗試一下。因為要達到Apple那樣的程度,前面板要增加不少裝備成本,然後還要付給高通一筆費用,自己還要在UI操作上多設計許多東西。在競爭激烈,利潤稀少的Android市場,若不是有必要,應該不用急著花大錢跟進。畢竟你做了這樣的事情,你的手機就比同樣是Android的競爭對手貴了,但你不是蘋果,你的客戶能選的Android手機有一狗票,一般人為什麼要用你這支比較貴的Android手機呢?Apple是鐵了心不願意做把指紋放到背後的設計,畢竟這種設計對apple來說叫做倒退,而今年又想推出全螢幕,所以必須發展臉部解鎖。Android廠,要嘛就把指紋放背後,然後單鏡頭玩票性質的臉部解鎖也繼續使用,多撐個兩年等螢幕下驗指紋夠成熟了,再直接轉過去就好啦!所以我覺得A家各廠會觀望,看Apple在使用上是否被大家接受,還有前面板雙鏡頭,會不會出現什麼有趣的應用等,才是要不要跟進的重點。
技術不一樣iPhone X「瀏海」裡,塞進了一台「微軟Kinect」? 2017.09.23假如你還有印象,微軟 Kinect 那套追蹤技術跟這個非常相似。後者同樣是投射 3 萬個雷射點,然後透過特殊晶片獲取深度資訊。.......一個是為手機提供臉部解鎖,一個是追蹤用戶動作。儘管兩者看似沒有任何瓜葛,但實際上,這兩種技術的硬體都由同一家供應商提供,就是以色列公司 PrimeSense(這家公司已於 2013 年被蘋果收購)。2009 年,微軟 Kinect 誕生,改變了玩家與遊戲的互動方式。2013 年,微軟將自家的技術與 PrimeSense 緊密結合,推出 Kinect 2.0,具備更高準確度和解析度的體感裝置,可以辨識你的臉部,甚至還能洞悉你的心跳。與此同時,英特爾也深知這篇領域的重要性,推出了 RealSense,並於 2015 年與微軟合作推出 Windows Hello。2016 年,聯想推出 Phab 2 Pro,這是第一款採用 Google Tango 技術達到 AR 和機器視覺的手機,也是一款運用紅外線技術進行深度檢測的手機。而現在,來到 2017 年,蘋果將這項微軟定位為家庭娛樂的技術用在手機解鎖驗證,同時,還利用這項技術推出能模擬人臉表情的 Animoji 功能。........微軟 Kinect 七年前遊戲商用2016 Google Tango2015 Windows Hello2017 蘋果 x
yuxian wrote:這篇說的跟蘋果用的...(恕刪) 所以是做出來了嗎?沒做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好討論的??概念的東西人人都會想,我也會想啊,我還會想虹膜辨識可以偵測人的近視度數調整字型大小開了版還不準別人討論只想看你要看的,那你去搜尋文章就好了
cambokse wrote:所以是做出來了嗎?沒做出來的東西有什麼好討論的??概念的東西人人都會想,我也會想啊,我還會想虹膜辨識可以偵測人的近視度數調整字型大小開了版還不準別人討論只想看你要看的,那你去搜尋文章就好了 我留下的文章很多都是非常得體的討論而且持反面意見你的回文前面我沒意見但後面一段很情緒化,抱歉先進黑名單我是不懂留下人身攻擊跟情緒化的回文要做什麼
果然Apple是王者,iphone新機發表前,很多科技都沒人討論,至少沒這麼熱烈,當iphone新機發表後,突然間各家廠商都有超強科技,可以媲美Apple問題是,超強的東西,沒有伯樂,也是一種科技垃圾難怪各家半導體都想打入Apple產品,才可以讓全世界知道何謂新科技,不然都只是搭Apple新手機熱潮,淪落在Apple討論版佔個版面而已,這也是Apple對供應商很苛刻的理由之一話說回來,手機裡很多零件的,單一超強IC,是沒什幫助的,iphone會熱賣,因為他們有Maverick SBL這種品質控制,產品正常壞掉,可以換新機或整新機,這是其他牌子無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