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遲遲不開放4G的原因是否跟我想的一樣?


TypeZero.PTT wrote:
我不認為這是問題,因為中華、台灣大根本沒有投資WiMax,問題出在ncc,
其他國家也是在第一時間付出很多資金於WiMax,然後被Intel婊。

以下國家雙軌運行,仍然運作狀況良好,雖然Wimax大勢已去:
美國、日本、韓國、印度、澳大利亞、俄羅斯、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哥倫比亞、愛沙尼亞、芬蘭、德國、意大利、科威特、立陶宛、墨西哥、阿曼、波蘭、菲律賓、葡萄牙、俄國、沙烏地阿拉伯、瑞典、南非。


你會這樣講就代表你還聽不懂
flycode wrote:
沒有 3G 基地台, 哪來...(恕刪)


你根本沒看我寫得文章,WiMax 1/2 不相容於 3G/2G,你是看不懂嗎?

不能無痛切換,不能現有升級,不能不斷線!

WiMax 會快是因為頻寬內使用人數少,當一堆無線終端集中時,如捷運車廂,就會慢,原因是互相干擾(表格內我有寫 5Mhz 容量為例),主幹頻寬不足... 等問題。這已經牽涉到蜂窩通訊系統的架設問題了,當 WiMax 用戶數如 3G 一樣,肯定也是 3G 那速度。

再來 3G 在台灣也沒老 WiMax 很多,3G 2004 年開始,WiMax 2006 年開始,3G hspa+ 2011 年開始
3G 由每個月 12XX 降價到線今 7XX 元,我不懂何來沒降價的說法。

還有你認為3G不能通話?你要知道3G是較WiMax/4G LTE的優點就是他可以通話....連這也搞不懂...


再貼一次給你看,請你看完好嗎?你所有疑問在我文中都可找到答案

我整理了很多資料,希望你能看完,不要再斷章取義,硬凹。
flycode wrote:
3G hspa+ 涵蓋...(恕刪)


2011 年 6 月 14 日 中華電信開始大量將基地台升級至 HSPA+並無你所說得 6~7 年,4G LTE 也是一樣道理,現有基地台升級即可,
只要將 2G 執照換成 4G,同時發射 2G/4G 即可(頻段相同)。

至於深山,很多深山已經有 3G 了,甚至有 HSPA+
如下圖


另外你完全搞不東 3GGP 演進史大概跟你介紹一下:
台灣大多業者使用分頻雙工,因此是 FDD。
WCDMA-FDD → HSDPA → HSUPA → HSPA+ → LTE (E-UTRA)
每一代中間又分為很多小代,如 HSPA+ 又分為 14.4Mbps → 21Mbps → 42Mbps。

WiMax 並無法完全取代有線的 VDSL、ADSL,因為反應速度及穩定性不如 VDSL、ADSL
再來函蓋範圍也不如 VDSL、ADSL,很多深山的部落中華電信非常用心的虧本佈線

WiMax 有很多缺點:

































































































  4G LTE WiMax 3G HSPA+
台灣商轉時間 2015(預計) 已商轉於 2006 已商轉於 2011
覆蓋範圍 較 hspa+ 少 較 WiMax 多
已商轉理論下載值(越大越好) 300Mbps 128Mbps 42Mbps
理論承載人數(越高越好每 5Mhz) >200 人 100~200 人(因為 TDD 分時多工) 100 人
已商轉理論上傳值(越大越好) 75Mbps 56Mbps 22Mbps
實測下載(大約值,中華 / 全球一動,越大越好) 65Mbps* 4Mbps 7.5Mbps
實測反應速度(越低越好) 25ms 115ms 58ms
建設成本(越低越好) 低,現有設備升級 高,需要額外建設 低,現有設備升級
建制難易度 低,現有 3G 基地台升級

僅需通過 NCC 審查
高,需當地居民同意建設

並且通過 NCC 審查
低,現有 3G 基地台升級

僅需通過 NCC 審查
骨幹 電信三大巨頭,有充足的

光纖骨幹,以及海底纜線
僅有遠傳有較多的光纖骨幹

及海底纜線,業者需向海纜

擁有者承租
電信三大巨頭,有充足的

光纖骨幹,以及海底纜線
國際頻寬 充裕 不足 充裕
無訊號平移切換 3G/2G 通訊 支援不斷線 不支援,一定會斷線 支援不斷線
切換 2G/3G 訊號終端成本 不需額外月租 需要額外月租 不需額外月租
理論涵蓋範圍 5 公里 8.5 公里 3 公里
高速移動(就台灣目前規劃) 350km/h(FDD 分頻多工) 120km/h(TDD 分時多工) 60km/h(FDD 分頻多工)


*1: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t=1889170&p=1
*2: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2232395
*3:http://www.halcyonwireless.com/LTE%20and%20WiMAX%20Comparison-TejasBhandare.pdf
TypeZero.PTT wrote:
你根本沒看我寫得文章,WiMax 1/2 不相容於 3G/2G,你是看不懂嗎?
不能無痛切換,不能現有升級,不能不斷線!...(恕刪)

你根本沒看我寫得文章,只要頻寬成本低就好了!
誰管你幾G,誰管你什麼規格?誰管你有線或無線?

3G無痛切換...找這個理由唱衰WiMAX 4G,也太搞笑了吧?
亞太3G CDMA2000跟電信三雄+威寶的3G WCDMA 要怎麼無痛切換啊?
那HTC J是怎麼講2G電話和4G WiMAX上網啊!? HTC J 2G/4G切換會很痛嗎?

你列了一大串,還是改變不了電信三雄上網吃到飽很貴+塞車的事實。
改用WiMAX 4G就好了嘛!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flycode wrote:
你根本沒看我寫得文章...(恕刪)


誰沒看誰的文章,我分析那麼多理論、實際應用數據給你,你連看都沒看!

Q1:你根本沒看我寫得文章,只要頻寬成本低就好了!
誰管你幾 G, 誰管你什麼規格? 誰管你有線或無線?
A1:WiMax 較 3G HSPA+/4G LTE 不穩定、不成熟,我表格有分析過了,移動通訊就是講求隨時隨地可以收訊上網,而不是像 WiMax 一樣涵蓋範圍低落 ,頻寬被限制 ,實際反應速度不如 3G,如果你只要低成本,很多縣市電視業者網路 60M 雙向只要 500 元 / 月,夠便宜了吧!
再來 WiMax 現有基地台就是比 3G 少 ,要增加沒辦法就是比 3G 現有基地台升級貴
你理論不通,因為 WiMax 就目前覆蓋率而言,
比起 3G 業者現有設備升級 4G LTE 的覆蓋率,就是要比較高的成本。
如果 WiMax 那麼好那麼便宜,中華就會去做 WiMax,遠傳也不會急著把 WiMax 執照轉 LTE 執照


-------------------------------------------------------------------------------------------

Q2:3G 無痛切換... 找這個理由唱衰 WiMAX, 未免也太搞笑了吧?
亞太 3G CDMA2000 跟電信三雄 + 威寶的 3G WCDMA 要怎麼無痛切換啊?
A2:你要知道所謂無痛切換就是當 4G 斷訊時可以不換 ip 切換到 3G,如果此時您在使用無續傳能力的軟體下載檔案,或是進行線上遊戲、voIP,肯定會斷線!

---------------------------------------------------------------------------------------------

Q3:那 HTC J 是怎麼講 2G 電話和 4G WiMAX 上網啊!? HTC J 2G/4G 切換會很痛嗎?
A3:htc J 在通話時也是用 3G 通話,辨別方式很簡單,通話時將你手機靠近音響設備,如果有電磁聲就是 2G 無電磁聲就是 3G。(美國2017要關閉2G服務,點我



WiMax 成本建制會低,是因為全世界各大電信廠商都用 LTE,WiMax 國家太少,自從 Intel 宣佈不玩 WiMax 那刻起就宣佈 WiMax 要走向 HD-DVD 的路了。
哈~你們講得都太專業了。以消費者角度,我哪管業者建置成本,也不用管wiMax前景如何,也不用管LTE比wiMax有前途。我只要知道當下有個省錢的行動及居家上網另一種選擇,而且可以滿足我的需求就夠了。那些專業的東西,讓專業人員去煩心就好了。現在在家裡,順暢地用wimax上mobile01,用youtube看真煩傳不累格,這樣就夠了呀。

alextw179 wrote:
哈~你們講得都太專業...(恕刪)

每個服務一開始都不便宜,每個國家的網路服務也是降價降來的,
問題是現在有個NCC,什麼都要審核,造成台灣網路難以前進,
鋪個光纖也要NCC真不知道政府在想什麼,NCC還會限制中華電信降價,
就單單一句為了平衡業者競爭。

台灣網路降價速度慢最大的元兇就是NCC。

TypeZero.PTT wrote:
每個服務一開始都不便...(恕刪)


怎麼不把NCC的成員名單以及工作資歷跟有線電視成員名單列出來交叉比對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裡如何

這樣才是有用的討論

zuzu wrote:
所以這樣講的話到時候...(恕刪)


其實應該這樣講

不管無線有線,只要到達機器設備的資料承載/處理量,就會塞了

就跟道路一樣,高速公路跟省道一樣是會有塞車的情況發生

所以端看電信營運商願意砸多少銀兩在基礎建設上

行動網路的問題在於第一個容易受地形地貌以及其他相近電磁波的影響

第二個是行動網路使用者數/量波動起伏變動大,在營運規劃上電信商只能 以「推測」的數據來作為網路構建的依據,不像固網那麼好預測

第三個除了Data, 行動網路還必須肩負傳輸Voice的重任,營運商要考量的變因與成本更多

消費者應該有的認知是:行動網路基本上是提供用戶短暫、便利且不受限制於單一地點的網路服務,如果有大量且長時間的網路使用需求,就應該回歸到固定網路

畢竟訊號進了基地台,後面走的還是backbone.....只是你沒看到不知道而已

bluesystem wrote:
大大寫得很仔細~可惜...(恕刪)


其實遠傳手上也有wimax的執照

所以不是電信三雄故意打壓wimax的發展

問題癥結應該是當初發照的政策決定得過於粗糙,而且還北中南各區分開來發,完全忽視2G的歷史借鏡

電信這東西,是大者恆大

不然也不會老是被拿來成為反托拉斯、反壟斷的箭靶,三不五時還要被分割一下~~~


flycode wrote:
沒有3G基地台,沒有...(恕刪)


2G網路有其維持的必要性,所以回收的速度會很慢

CHT一開始就選擇LTE有其騁本級技術的考量

現在wimax佈建不足,那是執照持有人本身CAPEX砸得不夠

怎麼會去怪手上沒領牌的到處lobby阻礙wimax發展?

固定式wimax的架構、建置技術、限制在投標時每個人都一清二楚

為何要到得標領照了,再來嚷嚷什麼管道問題、路權開挖權有的沒有的

就算錢多到能亂開公司,也不是這種玩法

還有大家很喜歡見黑影就開槍

什麼XX國家有4G,台灣都沒有,台灣真落後,brabrabra....

試問,如果今天中華電僅在博愛特區及國際機場正式商轉LTE三四年

各位大大會很高興、自豪地說:「台灣也有4G」嗎?

這種搶頭香、你有我也要有(但完全不管有了之後其他的細節)

真是莫名其妙到極點~~~

拜託要扯,也先去看看一些資料數據再來扯

不知道哪邊找嗎?OECD還是ICD有很多很多

沒錢買嗎?

那小弟也幫不了你~~~~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