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克0445 wrote:
10件Android行iPhone不行的事
這是文章內文區塊
撰文者:劉翰謙
編譯發表日期:2011-05-16
身為當今科技工藝的典範,現在行動環境的濫觴,iPhone的地位是不容褻瀆的,數以千萬計的支持者已經證明這點,只是同時,它最大的競爭者─Android,在開源這個基礎上,目前而言,Android有些特徵,的確是iOS所沒有的,以下從第10名開始揭曉。
10.替代虛擬鍵盤
開源的最大好處,就是你什麼都能自行搭配,就連輸入機制如鍵盤都行。除了原生種,幾個知名特別的如:SwiftKey、Swype、8pen等,其他也還有很多不同的選擇,當然iOS也可以有不同的鍵盤選擇,只是正常情形下,這些鍵盤功能都是以app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說你必須得另外開一個app來執行文字輸入功能,相對來說,可從底層直接支援的Android就顯得方便許多。
9.自動化
Android上有一個知名的app─Tasker,它能做的事,就是讓你根據你想要地點、時間,也就是包含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日常狀況Tasker,調整你Android上的程式停止動作或開始執行,甚至經過適當的設定,你幾乎可以讓你的手機完全依照你想要的方式運作。
8.客製化應用程式啟動器
這是指從底層跟應用程式作連結的的介面,但是以app的方式啟動,所以你可以在原生或客製的ROM上套用,而感覺就像另一個ROM一樣,像以速度見稱的LauncherPro
,隨你高興調整的ADWLauncher,都是膾炙人口的例子。
7.桌面小工具(Widgets)
幾乎每個人都受過PC Windows系統的荼毒,有些習慣一旦養成,就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widgets就是一個許多人對Android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讓行動裝置的桌面不只是擺一些app的「捷徑」,有時一些顯示資訊的功能,透過widget不僅較即時,甚至還可以省下一些執行步驟,使用起來更方便,iOS的「越獄者」也有widget可用─不過僅限於螢幕鎖定的地方。
6.拆卸式記憶體&電池
當然,這可以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iOS的使用者不能換電池跟擴充容量也是活得好好的,但可以自由決定你的硬體配置,始終留有許多美好的想像空間,而可直接抽取記憶卡跟電腦交換資料,也能以備用電池延長裝置的使用時間,畢竟是不能否認的好處。
5.無線app安裝
這一點,可說是完美的iOS最匪夷所思之處,在事事皆雲端的年代,iOS的使用者,仍舊得以「接線」的方式,才得以跟iTunes同步,或者從電腦上安裝app到行動裝置,而有時在小小3、4吋的螢幕上瀏覽程式商店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想到用電腦瀏覽完後,不能直接安裝,還得再從手機裡尋找,難免令人有點洩氣。
4.客製化ROM
Android的開源特性吸引製造商最重要的原因,你可以隨便調整Android成你喜歡的樣子,就像整個產品是你設計的,跟larncher不同的是,這個是更底層的架構,你可以將原來的OS設置完全改變,幾乎可以做到除了硬體限制內,所有裝置能執行的程序,當然,也有須多非大廠的玩家製作分享的ROM可以使用。
3.從PC控制Android裝置
正如前面提到的,Android在使用邏輯上較接近PC端OS的經驗,所以不只可以以你的手機遠端遙控你的PC,反過來也是可行的,但在iOS上也可以透過VNC做到類似的事情,雖然本質上跟在電腦上裝個程式就能做到是不同層級的討論。
2.Flash
這應該不用解釋,在網路廣泛使用的這項技術可說是iOS永遠的痛,雖然前陣子接二連三出了不少紕漏,但實質上並沒造多少人放棄falsh,儘管賈老魅力再大,還是阻止不了想在手機上種菜的用戶使用非iOS的裝置。
1.真正的軟體整合
Android是Google開發的平台,不管是基於商業考量也好,還是技術上的原因,Google Voice,或是其它Google自家的服務,當然會整合得比較好,而就算是iOS的用戶,大概也很難完全不使用任何Google的服務,光是這點,Android就已經有充分的吸引力,也是為何大家再比較手機時,有時很容易變成iPhone(一支手機)對決Android(一個系統)的原因。
最後還是要再次強調,沒有最好的裝置,只有最適合你的生活方式,僅管iOS有以上諸多限制,它依舊是市面上最成熟的OS之一,而Android也有自己的問題,無論如何,兩者都滿足了許多人類對科技的想像,並且依然持續進行中。
10件iPhone行Android不行的事
目前而言,iOS有些特徵,的確是Android所沒有的,以下從第10名開始揭曉。
10.順暢的UI
iOS順暢的反應也是Android所不及的,雖然iOS執行程式並沒有比Android快,但觸控的反應與滑順的拖曳、放大都是Android所不及,瀏覽文件、網頁時更為明顯。
9.外觀、設計、品質
iPhone一年只出一個版本,因此在硬體的設計與製造上,相對於其他手機都顯得更為專一,也因為大量生產,價格跟高階Android比起來仍有競爭力,iPhone的質感跟一般塑膠手機差別甚大,玻璃、不鏽鋼等材質是一般手機不可能採用的材質。
如果使用者不喜歡iPhone的造型,也有數倍於Android的周邊可以選擇、搭配。
8.備份、還原手機
Android可以備份手機,但不如iOS如此方便,iOS幾乎不用任何設定,就可以將一支手機完整備份,換手機或手機遺失都不必擔心,而且是預設就會備份的,所以幾乎每個iOS的使用者都不自覺地備份了手機。Android當然也可以做到,但必須自行安裝、設定對應軟體,很多使用者甚至根本沒有備份Android,導致手機系統崩潰或是遺失手機,必須損失部分的資料。
7.眾多的周邊
Android的設備商眾多,機海策略讓Android手機目不暇給,提供使用者很多選擇機會,卻也抹煞了周邊裝置的統一性,通常一款Android手機上市後,如果不是十分熱門的款,數月後就會面連找不到周邊的窘境,而iPhone的外型、設計都十分精煉、版本極少,因此周邊十分豐富,使用者可以選擇的周邊比Android使用者多太多了。
6.統一內存空間
當然,這可以說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可以更換記憶卡固然方便,但使用者必須自行維護應用程式安裝的位置,以及記憶卡內容的完整性,更換記憶卡也並非人人都會操作,目前Android對SD卡的支援也大多最大32G,因此眾多Android使用者安裝32G的記憶卡後不再更動,喪失了更換記憶卡的優勢,SD比內存更為耗電,因此將應用程式安裝於SD卡會使得手機更耗電,加上有些應用必須分割SD卡,導致空間零碎無法有效管理,iOS的使用者幾乎不用擔心上述問題,只要注意總容量的使用狀況就好了。
5.簡單的app安裝
這一點,可說是Android最麻煩的地方,Android版本眾多,型號各異,許多軟體安裝會遭遇相容性問題,或是擔心病毒、木馬或編寫不當的程式讓資料外洩、系統崩潰,因此裝個軟體還要先上網爬文,確認型號與版本才安裝,難免令人有點洩氣。iOS的使用者,想裝什麼就裝什麼,除了價錢以外幾乎不用考慮任何問題。
4.穩定的系統
Android本本眾多、硬體設計也相當分歧,在如此多變、複雜的軟硬體配合,最大的問題就是系統的穩定性,雖然Android是開放系統,但不代表每個使用者可以自行修改作業系統、或編譯核心,必須仰賴設備供應商或第三方研發團隊來修正、更改設計,如此一來穩定性與安全性就更難維持。
3.簡單統一的UI
Android在使用邏輯上較接近PC端OS的經驗,但PC上的UI設計已經是幾十年前的設計,新的觸控人機介面應該有全新的設計,iOS的介面統一、直覺,不會有Android上「按下按鈕發現沒反應,才知道這按鈕在這邊是無效」的問題,Android的Home跟Back鍵的功能也常讓人搞混,許多程式也不按牌理出牌,重新定義這些實體按鈕,導致學習經驗無法統一,對於沒有PC使用經驗的人更是一大障礙。
2.多工
Android支援多工,但實際上仍有諸多限制,許多背景程式必須倚靠Service的模式才能在背後運作,否則有可能會被Android在未通知的情況下強制中斷,造成使用者不便,即使未強制中斷,也會造成管理上的麻煩,因此許多Android的使用者必須自行管理程式,免得系統變得遲鈍或是異常耗電。
iOS不允許程式背景執行,一律採用Service的方式統一為背景程式持行多工,因此任何程式背景執行都不會被中斷,也不用擔心耗電或遲鈍的問題。因此越來越多Android程式也採用系統統一管理Service的方式執行,但Android放任的多工管理仍然不能阻止惡意、瑕疵程式迅速消耗系統電力與順暢度。
1.真正的軟體整合
Android是Google開發的平台,Google自家的服務,當然會整合得比較好,但很可惜的是,Android版本混亂,升級不易,許多新的功能必須等待手機設備商更新Android或換新手機才能使用,即使版本相符,硬體與Android也不見得能完全配合,iPhone這方面就做得相當好,iPhone使用者幾乎沒有整合不當的問題,除非網路服務提供者故意不採用通用規範,針對iOS不支援。如果Google的網路服務對自家產品做封閉式整合,也與Android的開放政策背道而馳。
最後還是要再次強調,沒有最好的裝置,只有最適合你的生活方式,僅管Android有以上諸多限制,它依舊是市面上最成熟的OS之一,而iOS也有自己的問題,無論如何,兩者都滿足了許多人類對科技的想像,並且依然持續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