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Iphone SE 在中國市場將會寸步難行,SE的市場定位就是印度。

阿三:我躺著也中標
這隻在印度也沒很多人買得起啦...
如果有平板 只是偶爾買鹹酥雞等的時候要滑一下 se就夠
如果沒平板 又很常滑11比較適合
中國降價賣約12308,ipad新款同步降價約2000-3000,果粉:蘋果從來不降價
hiklop wrote:
中國降價賣約12308,ipad新款同步降價約2000-3000,果粉:蘋果從來不降價
沒人說不會降價
多數說的是 很 難 降 價

而且蘋果降價以及調低賣價 對安卓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彈幕濃!
我之前推測xr跟11會大賣很準確,(夠香)
根據觀察,se應該叫好不叫座,
又如同5c或者1代se下場,銷售差 二手也差,
(se1出到現在,我也才看過1個人拿過而已)
身邊拿6s、7的老果粉,都決定等12了,
目前市面遊戲效能, 其實拿6s也都還夠,
就是差在電量,
SE2,雖然配a13,
但小電量,沒夜拍,舊造型,螢幕又小,單鏡頭
現在全新xr也才18000,消費者會如何選呢?
我等12出就要換掉xs了,
(不會考慮12pro)
身邊五個要換,真沒一個考慮選SE



目前已有通路可拿到13500了,
未上市先下殺,大家覺得如何呢?
這樣算賣得好還是賣不好???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0417/34898338.html

京東官方透露,該平台預約人數已超過40萬。另一家平台拼多多更是使用了以往的「補貼」模式,將新款iPhone SE納入百億補貼計劃,補貼后的價格為2899元起,比官方售價低了400元。不過,從發貨時間來看,蘋果旗下天貓旗艦店、官網兩個渠道,都將第一優先順序率先發貨。其中,天貓店獨家提前預約,支持12期免息,用戶相當於每天付款9元。此外,蘇寧易購還針對新款iPhoneSE,推出了最高1600元的以舊換新專項補貼,還可搶12期免息優惠。

便宜!這是蘋果借新款iPhone SE發出的信號。用蘋果官方新聞稿的說法:「大多數人負擔得起的手機。」

時隔4年,蘋果重新發佈蘋果2016年推出的3千元機型升級款,但從性能而言又緊跟自家旗艦手機,也遠遠強於其他手機。

從當下手機廠商面臨的時間點來看,全球疫情危機下,此時此刻發佈新品,中國市場的增長尤為重要。當諸多手機廠商在上半年不斷推出高端機型,試圖通過高價獲取更大利潤的當下,蘋果反其道而行之,祭出的大旗就是低價款。儘管一個機型的規劃早已布局,疫情影響也是所有廠商始料未及,蘋果恰恰踩對了銷售節奏。

而如何賣這款手機是第二個問題。在蘋果直營零售渠道還不算強勢的中國下沉市場,天貓與蘋果官網可以說是蘋果觸達用戶最便捷的渠道。但是,價格與發貨速度仍然是用戶最為關注的兩大要素。

蘋果瞄準下沉

在全球手機市場遭遇下滑的低潮時期,蘋果發佈的這款中端價位手機,明顯卡位下沉市場。去年天貓「618」數據顯示,蘋果在天貓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20%,僅用時2分45秒就進入「億元俱樂部」。尤其是在三至六線城市,蘋果產品的成交同比增長達170%,比一二線城市高出近1倍。

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在廣東三至六線城市用戶,對蘋果產品的消費熱情最高。省內的占隴鎮、梅塘鎮、高堂鎮是「果粉」最為集中的鄉鎮。福建、四川、江蘇、安徽、江西等省三至六線城市用戶,也是蘋果產品消費的主力軍。這是蘋果線下渠道還無法全面覆蓋到的廣泛群體,蘋果直營零售店在中國大陸畢竟只有42家,且絕大部分位於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

可以說,蘋果仍然是標準品類中最受歡迎的產品。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趙佳臻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也認為,如果補貼只是為了拉高交易額,那這個方向和策略就是不對的。應該去補貼真實的用戶需求。「我們補貼iPhone,70%是被賣到了下沉市場,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因為他在消費升級。另外,我們有補貼的農產品里,有70%是賣到了城市。也讓城市的用戶感覺到很好。這種情況下,我覺得只要我們是在解決他們的痛點,那後面的留存率指標肯定是好的。」

不過,對於拼多多來說,補貼仍然需要巨大的成本。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平台2019年全年累計售出了超過200萬台蘋果手機,平均每款手機補貼金額近600元,最新款蘋果手機則補貼超過1600元。

在談及對釋放消費需求以及對商家的補貼措施,拼多多副總裁陳秋表示,拼多多在今年一季度直接補貼金額超過50億元。
台灣也是東南亞啊
SE當初就是為了保留小尺寸 高效能 才衍生出來的產品
現在又把SE放大.. 蘋果蠻會打自己的臉 還打得很腫
可能庫存太多 或因武漢肺炎 拖垮了進度
只剩下提升速度 沒有內涵 相機就不必了
如果花三萬四萬 為了買速度快 相機不錯?
買單眼就好 術業有專攻
手機只剩下快的蘋果 堪憂......
說蘋果消"庫存"才好笑,就外行人看內行,通常還是那些金融師,因為那些金融師大學內除了庫存金錢外一無外知。

還有說"庫存"的台灣人最多,這是因為台灣應該最有代工廠經驗,台灣人大多用代工廠視角看世界。

這年頭都JIT,上游廠商連華碩都不吃庫存,都是有單有賣氣才做一點點出來,要求下游對生產量又快又靈活,說穿就是要下游吃風險。

蘋果也不例外,全世界現金最多,也是吃過不佔庫存,但卻要求供應商立即供貨。

在世界供應鍵良好下,機器由面世到在用戶手上不會超過一個月,蘋果更要第三方賣方先付費,那才有"庫存"。

退一步放在IPHONE SHOP的庫存量也不會多到蘋果要去產生一個新型號目的去"庫存"。

甚麼重用模具還更好笑,蘋果東西隨便能包起一間廠,那會在乎模具重用,說 "重用生產線" 還正確一點,就是包養了的LCD面板廠可以有單。

低價線盡量利用現有生產線減成本是因素之一,最新產品線下放中低級產品是全世界生產業都是這樣,台灣這麼多人做加工業,就是連廁紙生產業也是這樣,但也可以這樣無知也是奇怪了。

蘋果賣SE 2 主要是要市佔,本來蘋果要做高級生意,推高機器售價,反過來壓榨原料商,大陸人爆買LV化,那才最好賺,可惜是近年是經濟不境,中低價大陸廠A機佔市率越來越高,主要消費群歐美日也是。

本來像LV一樣賣到幾十萬還有人買單沒問題,但最大問題是市佔太低,沒人在做軟件,沒軟件甚麼都不是。

蘋果只要維持市佔 3成左右就好了,他們也是這樣評佔,但目前是很多地區,近年 IOS市佔也是降到三成以下了,而且很多還是早幾年的一直用的客戶,現在高級IPHONE己不是一般發達國家大眾能輕易購買的東西。

所以蘋果要一款切入點要夠平回升OS的佔有率,這才是SE最重要任務,在MAC方面有AIR在做。

這就是本來喬布斯的定調,後來Cook看到大陸經濟起飛,才在IPHONE 6 開始攪IPHONE貴族化。
所以其實喬布斯才是最強生意佬,COOK這個跟班還是照著前人規劃就好。

所以現在不是消"庫存",而是吃"市佔"。看似消"庫存"用舊類型的零件主要是減低產品設計成本,前期品控支出,但最實際是打不到上級產品銷量。
南勢溪的彩虹 wrote:
SE當初就是為了保留小尺寸 高效能 才衍生出來的產品
現在又把SE放大.. 蘋果蠻會打自己的臉 還打得很腫
可能庫存太多 或因武漢肺炎 拖垮了進度
只剩下提升速度 沒有內涵 相機就不必了
如果花三萬四萬 為了買速度快 相機不錯?
買單眼就好 術業有專攻
手機只剩下快的蘋果 堪憂......
3C產品基礎就是在效能
蘋果高保值是因為高效能的附加價值而來

簡單講 同期i7 i3產品用了四五年後 i3不夠用了 i7還夠用
i3就類似安卓 效能不足了 只能換掉
i7效能夠 幹嘛換掉? 用到效能不夠為止

不少人還拿著至少五代左右產品 這衍伸出的中古機維修市場
讓老機即使壞掉 還有零件拆換的價值 保值性高

再來是功能性硬體 還是有那種用不到或是少用 功能有就好人
單鏡頭沒有廣角長短距鏡 也反應在價格上

"手機只剩下快的蘋果"
3C產品基礎就是在效能
A13高效能 手遊體驗沒有產品可超越 軟體商店軟體數量龐大
光各種軟體使用順暢無礙 就是一個大賣點

效能高 系統升級支援五年使用無礙 讓使用期長 也是安卓難以超越的
(市場調查 蘋果平均三年換機 安卓兩年)

--------

安卓機為什麼用不久
CPU對比蘋果就輸了20%
安卓系統吃資源再輸20%
每次系統升級再多吃10% 升級兩次20%
剩下效能連低效能軟體執行都卡頓
不換掉不行

對比蘋果 只有這項
每次系統升級再多吃10% 升級五次50%
升級三次 剩下效能遊戲大致還行
升級四次五次剩下效能遊戲可能不行 但軟體執行還行
                              彈幕濃!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