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code wrote:
3G hspa+ 涵蓋...(恕刪)
2011 年 6 月 14 日 中華電信開始大量將基地台升級至 HSPA+並無你所說得 6~7 年,4G LTE 也是一樣道理,現有基地台升級即可,
只要將 2G 執照換成 4G,同時發射 2G/4G 即可(頻段相同)。
至於深山,很多深山已經有 3G 了,甚至有 HSPA+!
如下圖
另外你完全搞不東 3GGP 演進史大概跟你介紹一下:
台灣大多業者使用分頻雙工,因此是 FDD。
WCDMA-FDD → HSDPA → HSUPA → HSPA+ → LTE (E-UTRA)
每一代中間又分為很多小代,如 HSPA+ 又分為 14.4Mbps → 21Mbps → 42Mbps。
WiMax 並無法完全取代有線的 VDSL、ADSL,因為反應速度及穩定性不如 VDSL、ADSL,
再來函蓋範圍也不如 VDSL、ADSL,很多深山的部落中華電信非常用心的虧本佈線!
WiMax 有很多缺點:
4G LTE | WiMax | 3G HSPA+ | |
台灣商轉時間 | 2015(預計) | 已商轉於 2006 | 已商轉於 2011 |
覆蓋範圍 | 無 | 較 hspa+ 少 | 較 WiMax 多 |
已商轉理論下載值(越大越好) | 300Mbps | 128Mbps | 42Mbps |
理論承載人數(越高越好每 5Mhz) | >200 人 | 100~200 人(因為 TDD 分時多工) | 100 人 |
已商轉理論上傳值(越大越好) | 75Mbps | 56Mbps | 22Mbps |
實測下載(大約值,中華 / 全球一動,越大越好) | 65Mbps* | 4Mbps | 7.5Mbps |
實測反應速度(越低越好) | 25ms | 115ms | 58ms |
建設成本(越低越好) | 低,現有設備升級 | 高,需要額外建設 | 低,現有設備升級 |
建制難易度 | 低,現有 3G 基地台升級 僅需通過 NCC 審查 |
高,需當地居民同意建設 並且通過 NCC 審查 |
低,現有 3G 基地台升級 僅需通過 NCC 審查 |
骨幹 | 電信三大巨頭,有充足的 光纖骨幹,以及海底纜線 |
僅有遠傳有較多的光纖骨幹 及海底纜線,業者需向海纜 擁有者承租 |
電信三大巨頭,有充足的 光纖骨幹,以及海底纜線 |
國際頻寬 | 充裕 | 不足 | 充裕 |
無訊號平移切換 3G/2G 通訊 | 支援不斷線 | 不支援,一定會斷線 | 支援不斷線 |
切換 2G/3G 訊號終端成本 | 不需額外月租 | 需要額外月租 | 不需額外月租 |
理論涵蓋範圍 | 5 公里 | 8.5 公里 | 3 公里 |
高速移動(就台灣目前規劃) | 350km/h(FDD 分頻多工) | 120km/h(TDD 分時多工) | 60km/h(FDD 分頻多工) |
*1: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t=1889170&p=1
*2: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07&t=2232395
*3:http://www.halcyonwireless.com/LTE%20and%20WiMAX%20Comparison-TejasBhandare.pdf
TypeZero.PTT wrote:
2011 年 6 月 14 日 中華電信開始大量將基地台升級至 HSPA+並無你所說得 6~7 年,4G LTE 也是一樣道理,現有基地台升級即可,
沒有3G基地台,沒有HSPA 14.4Mbps哪來升級到HSPA+ 21Mbps?
每升級一次就要被國外扒一次皮,吃到飽的月租才要這麼貴!而且還塞車!
3G和HSPA+是同一個執照,中華電信不用像2G/3G那樣被NCC逼著要拆開來算,
然後電信三雄就把舊的2G門號搭配手機賣,把客戶轉到3G,
但這個3G都沒人在上網,照樣只用2G講電話,卻也可以被灌成3G用戶...
要不要把2G基地台全都拆掉啊? 到時看有多少人在唉唉叫沒訊號?
中華電信3G賣了那麼久,吃到飽就要那麼貴,而且還會塞車,
WiMAX 4G才剛開賣,就350~500元吃到飽了!且不會塞車。
怪了! 中華電信既然聰明到會 2G -> 3G-> 3.75G 升級,
比LTE還要早生出來的WiMAX,就白痴到基地台沒法升級到WinMAX2?
我前面已說過了! 甚至財團還會在相關部門安插"抓耙子"才能唱衰WiMAX 4G,
以確保ADSL/Cable/光纖/3G/3.75G口中的肥肉不要被WiMAX 4G這種小公司搶走。
WiMAX 4G踩到了95~99%的既得利益,就會被各種理由唱衰。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