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我覺得平板上ipad真的是比較好用,軟體部分大勝這應該也是因為ipad上的軟體開發商好開發吧,規格都一樣但是手機上我就覺得青菜蘿蔔各有所好,差異化不大但是我倒覺得真的平板上的應用殺手是 EP121這已經99%可以取代NB了,而且也是平板了我心目中的理想應該是NB賣掉 平板賣掉 數位記事板賣掉買一台EP121+可以分享3G訊號的手機就很棒了聽說八月EP121就要出了~期待~~隨手塗鴉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用過最好用的第一是flyer 第二是 ipad只是為了不想要平板+手機所以買了P1000而我買的數位記事板哩~至少有A4大小,又輕~所以將就用沒差拉
我是因為Mac Mini成為果粉的。2007年的Mac Mini,因為受不了筆電的熱和吵,早就想找台重量差不多的小桌機試看看(我是寫程式的,日夜趕工但又得回家孝敬父母疼愛妻子,非得有一臺能帶來帶去,效能倒是不需要到能跑CS 4)。好死不死,在某家賣場的專櫃看到Mini,雖然一看就知道系出名門,但價錢卻算平易近人(我換過五台筆電,六萬起跳,觀點可能有些偏頗),但也還不敢倉促決定。回家上Apple官網研究了一下,才知道,CPU已經換成Intel的了,更訝異的是底層跑BSD Unix, 這簡直是衝著我來的嘛(我已經十五年沒用Windows了,是,還活得好好的),有Unix,又有VMWare可以跑Linux,沒什麼搞不定的,衝下去囉!開機第一個印象就是,它怎麼能這麼安靜啊!(賣場很吵,什麼機器都不顯得吵,也就顯不出它有多安靜)即使同時跑雙系統,還是靜靜的,溫溫的。比熱很大的一塊白玉石啊!寫到這裡,想起了SFPC (Small Form-Factor PC)。我那時原本是要買這種的,當時大小廠爭相投入,光華都有擺,建碁、浩鑫的廣告到處掛,蠻有點氣勢的。(後來才知道,這股SFPC風潮其實就是Mac Mini引發的copy-cat現象,也和現在類似,隱隱強調的是Mac Mini什麼都妹有,沒有擴充卡插槽、沒有印表機埠、沒有RS-232埠、沒有TV解碼器,blabla...。歷史啊!)仔細一比較,看似俗又大碗的SFPC,造型質感好像為工廠設計的,CPU、記憶體等內涵都大都不如Mac Mini,不能做到人家的冷和靜,外型重量好歹能和Mac Mini比拼的那一、二款,賣價還比較貴。(到了iPad跟風潮,美感設計不會讓台灣人丟臉了,微軟有換成Google,其他就是輪迴囉。)Mini沒用多久,我就知道擔憂了:台灣的電腦業還能這樣混下去嗎?光華牌、雙A也就算了,代工的美國、日本大廠也是那麼吵那麼讓人厭惡,看起來,Dell、HP甚至Sony這些OEM大廠都不是很注重這些。又沒有其他家像Apple這樣能抓住大方向又注重小細節的ODM來偷學步,越搞越沒技術內涵,以後要怎麼辦啊?小Mini是這樣,那工作站級的Mac Pro呢?我是碰巧公司買了一台給我研發些Mac用的周邊。一台十來萬,但還是讓我再一次發出同樣的驚歎。不,應該是更大的驚歎,以及更多的感動。這一家公司,它把對電腦的熱情和摯愛完全傾注在這個銀色箱子理了!(寫到這裡,我眼框有點溼了耶!)這藝術級的精品,買不買得起是一回事,它值得!有錢的話,我絕對自己買一台來珍藏。(那時真的常盯著香港和美國網站,想檢便宜的Mac Pro整新品)iPhone 4和iPad 2,給我類似的感動!這是講硬體,軟體呢?Mixed feeling。我還是喜歡Unix的彈性和自由,讓我感受到身為電腦專業人士的力量,而OS X底層的Unix是削減過、閹割過的。當然,包著BSD的美麗外殼也有其獨到之處,但OS X那個X是阿拉伯數字的10,不是X Windows的X,缺乏X遠端桌面和遠端程序的美(想像一下,用iPad登入Mac來跑Mac版Safari或是iPhoto或是Transmission,就只是Safari或iPhoto或Transmission的程式畫面,不是整個「桌面」,而這時候Mac還是能照常操作,面對著電腦螢幕的人渾然不覺有人在分享機器)。最主要的問題是Finder,我覺得它超級無俚頭,超級不實用,遠不如Linux的檔案館裡程式,甚至比起Windows的Explorer也大大不如。可以說,進入Mac世界的最大不適就在這個桌面和檔案管理系統,太難適應了,放棄了,乾脆改用VMWare裡面的Linux來管理Mac的檔案。但很巧地,這個不滿、不適,這兩天也大大解緩了,為了整理毀損的硬碟裡面十幾萬張照片。因為VMWare底下跑Linux的檔案存取速度太慢(猜想是運用Unix Pipe來存取Mac檔案系統),根本不足以應付超大量檔案的目錄存取(改了幾千個檔後,每改一支檔案的檔名就得等十秒鐘來等那個檔案管理員更新畫面),被迫轉而使用Finder。沒想到,幾天下來,蠻驚艷的:它搜尋速度真的很快,它兩階式檔案搜尋能力太好用了(現在才搞懂Finder視窗怎麼會給我們二個搜尋鈕),Cover Flow顯示模式像是原本就為了整理大量照片影片而苦心設計的。細節我會另外發表,總之是天才級的設計和程式實作,太帥了!聽來一定難以置信。這禮拜天,大概10個鐘頭,一口氣歸檔了三萬張照片。而且,這麼枯燥的重複性動作居然也不會很無趣哦。你把一疊照片拉到另一個目錄夾時,Cover Flow會有很具實感的動畫效果,好玩。總之,幾天下來,對Finder有了深一層的認識,也省悟到,以前逢人便罵,罵它到狗血淋頭,實在是自己太主觀、太無知了。這二天一定要寫一篇來替它平反。
catmoo wrote:說實在的,我覺得平板...(恕刪) ep121 感覺是定位不明的白老鼠機 ...沒鍵盤重量好像是 1.16 ... ?外加使用時間 ....有點短...裝上 win7 說真的產品本身定位跟 iOS or android就不一樣了
IKARI SHINJI wrote:剛做了個惡夢驚醒夢到...(恕刪) 撇開iOS ...要真講 android 比上 WP7個人是比較看好 WP7只是感覺微軟的推力一直是微軟 ......弄到現在才有各多語系的芒果...不過說真的再一些通訊行把玩 WP7的感覺真的是不錯阿那種感覺就是....MS從跌倒後學到教訓了解哪些才是最重要的反倒 android 像是 WM 的延續...1g單核流暢度...舒適度說真的等芒果出也許是買台WP7手機拿來當第二隻手機用
monto7049 wrote:我也這麼覺得~~現在...(恕刪) 說真的體會不到 囧最近拿朋友沒刷過機的 LG opt 2x 亂玩一通呃 .... 很順 ? 還好 .....重點是朋友不花錢買app所以每次用它的上market ...逛一圈.. 囧逛了很多圈...還是囧...繼續回去玩我的ipad不過也讓我理解到為何前陣安卓迷講免費遊戲只能一直說"生氣鳥"另外...不是說要捧 apple而是太執著於所謂的流暢結果本末倒置...搞不清它本身的訴求以及核心價值像.... WP7 ...給我的真的是驚豔...android ... 喔...感覺像 WM 6.9 ...也許可以說我玩的時間太少來砲我 那我欣然接受只是建議您仔細思考我說的意思另外 講 3g ..... 那台時脈跑...428 Mhz4.2.1對它來講已經是虐待它了只是令人折服的是...龜速歸龜速app store 9成8以上的軟體照樣跑的很高興...這 android的舊機可不可以辦到我不清楚 ....
我自己有 ipod nano 的所有版本 iphone 加ipad,女生對電子產品的選擇應該就是漂亮 加設計可是我不會歸類自己是apple fan, 所謂理性,非理性,apple,android其實無論是iphone好 其他電子產品好 他就是一個產品 你做的好 我喜歡我就買我買iphone是因為他的費用大減價買ipad是因為第一次問店家沒貨 我就失心瘋的一定要買到ipod nano 是因為愛聽歌對我來說這是一個產品 你在用這個產品 不是品牌 產品用你我就是虛榮 我覺得我需要 只要在我能承受的範圍內購買(所以我沒有mac 因為太貴 ) 我覺得都不用幫自己或對人家解釋原因吧 也不用特別把自己歸類是那一派 感覺有點本末捯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