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平常的使用,有時用到溼毛巾擦拭iPhone,不過擦了那麼多次現在試紙一看還是白色的,我想試紙應該沒那麼容易變色。不談樓主言談的可信度,個人認為
(1)樓主在不知情下不小心滴到水在dock上
(2)包膜程序有疏失
(3)神X說謊(這不是不可能)
令外有大大說樓主功課沒做足,這點小弟不是很能認同。小弟也有許多蘋果產品,Mac,iPod,iPhone都有使用。但可能沒有像那位功課做足的大大用的更多。只是,在決定要買iPhone的當下,要做多久的功課才算足夠?再者,百思難免一漏。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人要如何在腦海之中天外飛來一筆"iPhone+防潮試紙"的關鍵字呢?如果不是有太多空閒時間在網路上亂逛,又剛好看到或腦海中蹦出"試紙"的人,幾乎是沒有機會知道。


小弟附上兩張所謂防潮貼紙變紅的圖片。
這是小弟自己不小心滴到水的結果。真得是水滴進去才變紅,
吹風機吹了半天,還是一樣紅嘟嘟。
真是厲害的化學貼紙。
相信大家都有一般的常識:
電子產品本來就很怕水,電子性的東西碰到水,很容易造成零件的腐蝕而短路,造成某些功能故障。
若防潮貼紙這麼容易變紅色,在台灣這麼潮濕的環境下潮濕,豈不大家的手機都因貼紙變紅,而被判定受潮。
相信如果大家親朋好友有其他手機受潮的經驗,維修商一定都是報換機板的價錢,好幾千元。
依小弟的經驗,小弟的三星i908不小心被友人碰到水,送修報價也是NTD.6900,
相對的Apple從2萬6降到8千,已經是釋出善意了。
樓主所說的,已經使用近兩個月,而非一買來就發生問題,
所以可能是在不小心、不知情的狀況下,讓水溜了進去。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8/17/24omp.html
iPhone、iPod嬌貴怕水 泡水指示器疑不準? 蘋果挨告
更新日期:2010/04/28 09:36 記者蘇湘雲/綜合報導
蘋果平版電腦iPad的天敵被公認是水,網友測試將iPad沖水後,水會從耳機孔滲入令螢幕可能掛掉。美國消費者還發現,iPhone與iPod內部的泡水偵測顯示功能並不精準,有時還會誤判,而蘋果卻常以泡過水的理由拒絕保固修理,引發消費者不滿,提出集體訴訟。
據報導,有一群消費者在4月15日在加州北區控告蘋果違約、詐欺,不公平商業作法,同時要求賠償,並需負擔官司費用。
控告人指出,蘋果iPhone與iPod內使用的「液體侵入指示器」技術(Liquid Submersion Indicators)並不精準,有時會有誤判的情況。此指示器位於iPhone 3GS的耳機孔與底座連接處,只要有水跑進裝置時就會產生作用,如果判斷裝置泡過水,則保固失效。
消費者質疑,蘋果以此理由拒絕保固修理,但如果這個指示是誤判,顯然對消費者不利。提告人Charlene Gallion說,她在2008年買的一支iPhone,在2009年3月壞了,在依照蘋果保固標準送修時,卻被告知手機有泡過水,因此無法依照保固條款維修或替換;Gallion後來買了一支折價的iPhone 3G,但6個月後又壞了,蘋果又說是泡水的緣故。
有媒體曾報導過,出汗會造成iPhone失效,此集體訴狀則說,經第三者獨立測試,液體侵入指示器會因為天氣寒冷或潮濕而起動,其他因素包括運動出汗也會造成泡水顯示器誤判,但蘋果公司回應強調,此技術不會因為潮濕或天氣變化而啟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