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35900的iphone11 pro,拍出來的畫面可以超越$35900的單眼嗎?

MiPiace wrote:
事實上,手機已經快超...(恕刪)


單眼本身還是有寬容度與散景的優勢。
畢竟片幅就是比較大,鏡頭能承載的邊角解析也比手機強,
用100個點處理2400萬畫素,跟用1000個點處理2400萬畫素,色彩的質感是完全不同的。
你可以仔細發現到1200畫素差不多就是手機的貧頸。

你會覺得超越,因為你的世界都是繞著手機在轉。
以螢幕的解析,配上校色的飽和,當然會覺得手機就夠用。

不過我不是要批評手機,
手機本身的高運算能力與機器學習,也是單眼走光學目前難以追齊的。
以前底片時代或許可以不在乎,但現在微單也是數位沖洗時代,
微單的ISP能力可能需要更高的設計。
airsmario wrote:
單眼本身還是有寬容度...(恕刪)

單眼如果直接用 jpeg 輸出,寬容度是打不過手機的。除非拍raw.
至少我用 fuji XT2 直出 jpeg 的相片,可調性是比不過 xs max。iphone 拍下來的jpeg, 用 ios app 去調,寬容度是不錯的。不過,個人沒後製經驗,也許有經驗的,可以很容易對 單眼 jpeg 進行優化。
單眼就鏡頭贏,進光量大。所以弱光下,手機是輸很大。但正常光下,單眼手機很難分的。
還有單眼的色階動態範圍好,所以需要色彩細節豐富的場合,單眼定焦鏡還是比較好.
但單眼處理能力不如手機,所以隨便犯個錯,就會輸手機。畢竟手機自動化,HDR 很強。
單眼對 HDR 處理很吃力,反差大的場合,曝光不對就輸了, 處理不來時也會輸。
1200 萬畫素,大部分是夠用了。
我不是要批評單眼,但一般對單眼不熟的人,用單眼太辛苦了,要拍到能比手機好,是要一些經驗的。

要贏手機,建議還是買高等的單眼,還要對單眼熟一點。
不建議用平價單眼,kit 鏡,打不過高階手機的。
one01 wrote:
不要說單眼連黑卡機都...(恕刪)

有熱心網友分享過,
三星S10就可以戰黑卡了,
黑卡高光、高反差、黑暗自動處理都比它弱,
最得意的一寸感光,也因鏡頭組妥協畫質、光圈,
細節在放大裁切上也輸。

當一台高階一寸DC都走到這一步了,
便宜DC更不用說了。

過去笑手機感光米粒小,
深信隨便DC都能碾壓手機的觀念,
可以更新一下了。

這兩年運算攝影的進步非常大的,
甚至可以多鏡頭疊圖。

前者相機廠數年來根本沒進步,
要好畫質多半還是要靠電腦後製RAW,
高反差、高光的問題,10年前的DC、單眼不行,
如今依然沒辦法自動處理到很好,
使用者除了要學習繁複的相機操作,
還要學電腦端的影像後製,
說真的今日不比過去單眼流行潮流,
書店也大幅縮減攝影專書的架位,
簡單說一堆一般人退出單眼攝影了。

後者多鏡頭合成,
這點更不用說相機廠想都沒想過,
本身高光高反差與夜景都處理不好了,
更不用說哪來的能力處理多鏡頭合成。

單眼依然是高畫質的保證,
但這是必須建立在漫長技巧知識累積,
已經花功夫在電腦上後製才能得到的結果,
相機廠真的要在運算上多努力。

當逆光人像你還在思考怎麼設定參數,
或是怎麼補光才自然時,
旁邊拿手機的人按一下就背景人像兼具。

相機拍HDR、除噪等等可能還要黑畫面幾秒,
效果也不一定能贏過旗艦手機處理的好,
而且手機憑著過盛的運算性能,
不只是按下快門瞬間處理好,
甚至在取景時就可以即時運算結果了。

當手機使用者體驗越來越好時,
要怎麼說服他們回去用相機?

本來同事說去旅遊想買台相機,
他N年沒用過相機了,談吐溝通的過程,
彷彿是「我想找台手排車,有推薦嗎?」
我自己有拍無反可換鏡的習慣,
但我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說服別人去學這一堆操作,
本來想推黑卡DC,算是進階攝影入門機,
但價格兩萬多到四萬,
然後再看看黑卡跟旗艦手機的捉對廝殺照片,
同事最後安心的帶著他的旗艦手機出國玩了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