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問要到什麼時候iphone的速度才可以趕得上電腦?

Jimmy_Sung wrote:
10年後的手機,比現在的電腦快,確實是有可能的。
但電腦怎可能停步不前,一定會有人需求更強效能,手機小體積效能強,但電腦用10倍體積和零件、耗電量,打造效能比手機快2倍的電腦,絕對不是難事吧!
說起來手機和電腦,都一樣是computer,只是其市場取向不同而己,拿市面上最強大的大支手機(跑手機OS),和最弱的迷你電腦(跑一般作業系統)比,效能早就超越了,不是嗎?!


我覺得成長與需求是正相關的.
換個角度看看這個標題.其實這是很嚴肅的話題.
如果有仔細觀察市場.會發現個人電腦與筆電銷售已經結束了一個成長的峰值.
如果沒有新的有力科技注入.恐怕接下來就只能一直往下掉.
原因是什麼?很明顯的因為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的掘起.
許多人將工作與娛樂帶到這些行動裝置中得到更多的滿足.
接下來行動裝置加入的串流.鏡射.遠端監控等技術.逐步的將電視等家電結合.
早晚必能達到並超越目前個人電腦能做到的所有事.
此時個人電腦雖然還是會有較高的效能,
但當效能達到一定的標準後.多數人就不會在盲目的追求效能.
就像多數人只是上下班通勤.跑跑業務或全家出遊.並不需要超跑那種引擎.
雖然超跑是很多男人的夢想.但實際會買的人非常非常的少.
至於未來個人電腦是否能像超跑那樣最後只賣給有錢人或特定專業人士?這可就難說了
笨冰 wrote:
你確定兩種格式是一樣的嗎
我不是指副檔名,我是說編碼格式


因為您的質疑,所以做了簡單的測試,分別使用iphone 6s plus 和mac mini 2014 core i5低階板(改ssd)
軟體使用apple的imovie輸出同一個檔案(相機拍攝的一分多鐘的1080P影片),輸出為h264格式1080P。
iphone輸出時間為25秒,檔案140MB(輸出品質不可選,只能選解析度)
mac mini品質中等,檔案123MB,時間38秒
mac mini品質高,檔案183MB,時間42秒

iphone和一般電腦效能差很多嗎?

nervous_22 wrote:
因為您的質疑,所以...(恕刪)


先說,就時脈而言
mac mini 2014的CPU我記得是core i5 1.4GHz的吧(雙核)
而A9則是1.85GHz
前一篇abc002大比較的是桌電版(非低階降頻版)的CPU

nervous_22 wrote:
iphone和一般電腦效能差很多嗎?


mac mini我不認為叫做一般電腦
他比較像偏省電類型的電腦
一般電腦CPU時脈至少都3GHz起跳了
隨便一台桌機都可以轉的比他快...


iPhone跟一般電腦效能差很多嗎?

如果你拿A9去跑OS X(若可以的話),我想就會差很多了
A9適合的是iOS,不同系統下也會有不同體驗

真的要說效能
A9或A9X甚至A10,搭配iOS的效能 = i5、i7搭配Windows、OS X

OS X,本身除了運作你的iMovie之外,CPU還負擔了整體系統運作
iOS也是一樣,但是負載量就差很多了,PC型的OS,背景下系統程序執行量遠比arm類OS要多得多也重的多

nervous_22 wrote:
iphone輸出時間為25秒,檔案140MB(輸出品質不可選,只能選解析度)


這就是我要表達的
因為定位就不同了,要站在一起比較真的很難

也許未來iOS上的iMovie會有更多編輯影片的選擇
但是就失去了移動裝置這一便利性的優勢

細節影片上還是需要桌電來處理
因為螢幕大,可以看到的細節更多,利用滑鼠指標可以點的地方比手指更細微

我倒是期待未來移動型裝置可以直接以AR投影的方式來建立立體影像(科幻電影中常出現的那種),直接觸控投影的內容來達成效果
那時候才叫做真正可能取代PC

abc003 wrote:
告訴你現在的IPhone...(恕刪)

我媽問我為什麼跪在電腦前打字...(有神快拜)
abc003兄說的並沒有錯
geekbench有一定的公信力存在,不然就不會拿來當mac效能的指標
只有桌機才算電腦,筆電不算一般電腦嗎?就算低電壓版,效能也不輸幾年前的桌機版
話說公司多年前i5桌機跑的跟烏龜一樣,同樣的一個程式,compiler就比我的筆電低電壓雙核i5慢很多
另外開版的樓主指的是他的2011 i3筆電 可以瞬開
而iphone7卻要等2-3秒
依您的見解,覺得iphone7 cpu不如五年前i3?
就當效能差不多好了,跑負擔重的win反而比ios順?

怎麼看都覺的開版的一開始寫的就有問題
怎麼我的iphone開網頁的速度不比筆電慢。
nervous_22 wrote:
geekbench有一定的公信力存在,不然就不會拿來當mac效能的指標
只有桌機才算電腦,筆電不算一般電腦嗎?就算低電壓版,效能也不輸幾年前的桌機版
話說公司多年前i5桌機跑的跟烏龜一樣,同樣的一個程式,compiler就比我的筆電低電壓雙核i5慢很多


電腦負載的軟體跟手機差太多了,而且效能變慢多半都不是 CPU 問題,九成以上都是記憶體或硬碟關係。
另外基礎時脈差異的問題不是說隔幾代就可以忽略,比如我現在用的 i5-3450 是 3.1~3.5,對比到現在的 Core M5,M5 的跑分一定比我的三代 i5 高,正常處理運算也會比 i5 快,但要跑極限運算時 M5 最高就是 2.7 不會變成 3.5,上不去的東西就是上不去,所以有需要衝到 3.5 的運算時三代 i5 慢龜慢但還是會慢慢給你跑完,M5 就會轉圈圈轉到當機。

當然你也可以說有這種需求的人不多,不過這邊就是舉一個例子而已,就像你實驗的例子一樣,如果今天你轉的是單眼或是專業攝影機拍出來動輒好幾 GB 的 FullHD 影片,我相信手機是絕對跑不動的,連開起來都是個問題。(今年過年前我才用平板開個 500 多 mb 的 pdf 檔給客戶看就卡的要死,沒有內顯的 Cpu 開高清圖都超慢...)

電腦的運算比手機複雜太多,造成的垃圾檔也不是手機可以比的,所以手機的 app 跟 OS 那些才需要重寫。當然我同意以普遍五成以上的人來說,平常只是逛逛網頁、看看影片、打打paper,手機/平板系統已經可以完全取代電腦了,這從各大電筆電廠已經慢慢開始停止研發低階電腦的趨勢就可以看出來,各大廠牌都往電競那塊去做了。

跑分那些的確有參考性,但現實狀況百百種,真的參考就好,就好像很多人看面板參考 NotebookCheck 一樣,網站只告訴你原生螢幕的素質好壞,校色跑下去又是另外一回事。

手機進步,電腦也會進步。當初筆電問世,就有人在喊桌機會被取代,如今筆電效能已經完全追上桌機了,桌機也沒消失呀;傻瓜相機出來時也有一票人喊單眼會滅亡,單眼現在不也活得好好的?甚至在現在這個 mp3 跟藍芽普遍的年代,還是有一大票發燒友在玩 Hi-Res 跟有線的音響/耳機。所以囉~除非今天發生時代變革或是科技革命,讓整個大環境突然改變,否則要談取代還太早了 XD
手機是手機 電腦是電腦
不要做無意義的比較了
kityikityi wrote:
手機是手機 電腦是電...(恕刪)


哈,不過樓主的疑問的確是蠻有趣的!

畢竟,現在手機已經是人手一支,甚至多支了,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
深深的影響地球人,這倒是真實的,
反觀電腦,那可不一定人人一台囉~~
(but...我一人就擁有九台電腦,三台筆電,二台迷你筆電,二台迷你桌機,二台標準型桌機,最多時擁有十四台電腦…這…也難說…真的~~)
可是最近的手機更新→三年前…(還能用啊!沒必要買新的~~~)
最近的電腦更新→七年前…(一樣還能用!也沒必要買新的…)
可見其中的差異…,但也因人而異啦!沒有絕對~~~!

所以,的確是有討論空間,
畢竟現在電腦能做到的,手機(限高階機或旗艦機)大概也能做到,
至少筆者目前的狀況的確如此,
拿手機的時間比電腦還多…

只是,手機與電腦平起平坐,這並非不可能,
而是時侯未到…XD
至少有生之年,可能還未必碰的到呢…

我相信,科技的進步,有機會突破!
但談上淘汰,這也還早的很…
不過市場定位,會逐年改變,
也許未來,也許手機=迷你電腦,
(其實現在…手機就是迷你電腦了~~)
而體積較大的電腦可能會在別的領域了,
例如軍用、工業用、商用、…等需要高度運算的機構。
同時期絕不可能趕得上
axt07 wrote:
2011年買的筆電...(恕刪)
如果有奇耙商做出
同技術背景下(製程/架構/成本...)
體積越小能效比反而越強的黑科技的時候就是了

話說現在時期的智慧手機的能效比早把早期的個人電腦(懷念的486)甩到天國去了

不過樓主的意思應該只是想抒發
手機不知何時能進步到能跟上現在已經瓶頸的PC/NB吧
到那時候PC/NB能彪悍到甚麼地步呢...

還有如果網頁是完全針對系統去開發的話,
其實也是能達到樓主所期待的目的...
不然轉譯的虛功是很可怕的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