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uCpu wrote:老實說拉。我自己都...(恕刪) 其實可以換個角度去看待這件事,三星版14奈米粱孟松設計,台積電16奈米應該也是梁孟松設計並留給後來的人接手,所以幾年後三星溫度高耗電的問題應該會解決,畢竟這個梁先生幫她爭取到高通820訂單,蘋果訂單搞不好也是三星代工,至於後來傳聞叛將的事...只能怪這些大公司不會留才,我個人倒是蠻同情梁先生
xup6bjo45j4 wrote:其實可以換個角度去...(恕刪) 你從哪裡來的天馬行空的想像16nm或是14nm是梁孟松設計這種想法?對你來說可能只是手機一個小時不到的待機時間差異, 可是, 對台積電來說, 不是因為台積電幾千個工程師, 上萬個供應商人員, 幾百萬個(人-小時)的討論, 煎熬, 會議, 才能有台積電如今成熟的16nm技術. 台積電走在業界最前面, 沒有人可以挖角, 也不屑挖角. 這次的事件, 剛剛好給那些認為可以不計手段,不論代價, 只求近功的人及企業一個很好的警惕.
xup6bjo45j4 wrote:其實可以換個角度去...(恕刪) 腦補成這樣@@@@天下報導一位前台積高階主管,曾向《天下雜誌》透露,台積電用於蘋果的16奈米FinFET製程,原本打算稱為20奈米FinFET。因為該製程的電晶體最小線寬(half-pitch)與量產的前一代20奈米CMOS製程差不多,只是換上革命性的超省電FinFET電晶體。但客戶反應,你這個製程跟三星幾乎一樣,但三星叫14奈米,你叫20奈米。拿到市場賣,採用台積電製程的產品,很容易被認為落後三星一個世代而吃悶虧。台積電從善如流,不久後改名,但只敢叫16奈米。「我們至少有點良心,不敢(像三星)那樣隨便叫,」這位前台積高層苦笑著。-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594#sthash.4KnF8URt.dpuf跟此篇呼應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30541/只有intel才是真正的14nm
另外, 關於高通下單給三星的事, 最大的原因並不是三星的14nm製程能力, 良率低的供應商在趕貨的時候是個很大的包袱. 高通會在三星半導體事業部下單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要爭取三星手機事業部的訂單. 高通在大陸祭出反托拉斯以後, 只剩下三星這個比較大的客戶, 再不拉攏他們, 恐怕會衰退的更嚇人.而在台積電人事安排的部分, 業界的消息很多, 不過你可以參考一下天下雜誌的報導, 如果你是一個必須跟許多人互動的領導者, 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和個性特質應該要怎樣? 而且, 台積電把梁孟松調去主持More than Moore計畫, 根本也不是要冷凍他, 現在台積電的共同執行長魏哲家就是從這個計畫裡被拔擢出來的, 梁孟松當初如果當初接受這個安排並且調整好自己的性格, 現在會如何?你的公司在要求你執行任務的時候, 也會藉機灌注你一些似是而非的想法. 你可以選擇多看多聽或是跟大家請教, 有自己正確的想法.我尊重各種職業內容的差異性, 也能體會支領薪金必須務實執行任務的責任義務. 可是, 有些東西是永遠不能用金錢收買的, 比如說, 自己的良知. 可以因為自己的能力強弱, 對社會做出不同程度的貢獻, 可是, 千萬不要是負貢獻. 對得起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