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二次電池基本使用觀念


jason891130 wrote:
我所指的瞬間拉高,指的是電池的浮充電壓,IC降壓後充電電壓還是會比電池電壓高,因此開始充電後電池電壓是會上升的,當然這視乎於充電電壓的高或低,較高電壓充電所造成電池的浮充電壓也會比較高,我指的是這一點。


這部分我就沒什麼研究了XD

jason891130 wrote:
當然除了白豆腐之外我手邊暫時沒別的充電器可以量,而且因為我接觸的系統是在電動機車這方面,5V的系統實在沒多做琢磨,也謝謝您的指正。

因為在12V以上到48V的系統中,我所接觸到的充電器,實際的充電電壓都會比標稱電壓高,以12V充電器來說,空載電壓都在14V左右,48V系統大約有52V,因此造成觀念錯誤也請各位見諒。


請問你所說的「12V充電器」是指什麼呢?
1.輸出為12V的充電器
2.12V電池使用的充電器
happy = new year(2011);

89. wrote:
請問你所說的「12V充電器」是指什麼呢?
1.輸出為12V的充電器
2.12V電池使用的充電器


應該這樣說~~
我指的12V電池,正常工作電壓大約是14V,高壓可以到15v左右,以鋰鐵電池來說就是四串,每cell約3.3V為正常工作電壓,低壓約在2.5V,高壓一般會在3.65V左右,因此整顆12V電池組實際上的工作電壓就會是10V~14V,而用來對該電池組充電的充電器,我們就稱它為12V充電器,而輸出電壓就會到14.4,為了不讓電池充太滿,降低了一點輸出電壓。

我們公司採購的是power master的充電器,12V與48V系統的都有買過,附上該公司的12V充電器規格網頁

http://www.powermaster.com.tw/PM-DBC-0212F.htm

可以請您參考看看這款AC轉DC的充電器,包含了inverter和smart charger,也就是我文中提到的充電器,

包含了前面提的的所有功能,從電壓轉換一直到cc/CV模式切換的功能都包含了。

jason891130 wrote:
應該這樣說~~我指的...(恕刪)


我懂你所說的是什麼了

一般CELL在充電時,通常是用高電位時的電壓去做充電

例如:鋰電池高電位約在4.2V,所以充電器是用4.2V左右在充電
像是鋰電池的CELL在活化時的流程,會經過好幾次的充電循環,最高就是4.2V

而車用的CELL一般是使用鋰鐵電池,高電位約是3.6V,工作電壓約為3.2V

4CELL串聯,高電位大約是14.4V,工作電壓約12.8V

所以充電器標示是12V但實際充電是使用14.4V在充!

只是標示的方式讓你以為充電時電壓都會拉高而已


像一般手機在用,都是單CELL,所以充電電壓約在4.2V就足夠

所以用5V去充,電壓不會拉高...


像是NB的電池4CELL串聯,會標示14.8V

但充飽後你量電池的電壓,大約17V,主要是因為電池的電壓會依照電量的多寡而變動

所以電池在電壓的標示上面,通常是用工作電壓,只是標示有落差而已!
bearinside wrote:
我懂你所說的是什麼了...(恕刪)



這樣說或許有點錯誤...

當電池和充電器的電壓有落差的時候,兩邊在cc模式下連接後,電池的電壓和充電器的電壓會變成相等,

也就是充電器的電壓會下降,而電芯的電壓會上升,這時候電池的電壓就等於充電器的電壓。

通常我們把這叫做電池的浮充電壓。

舉個例子來說,當48V/10A的電池組,電壓約在48V時,接近沒電的狀態下,拿48V/10A的充電器充電
時,一般鋰鐵的規格書充電電壓是3.65V/cell,因此48V鋰鐵充電器的cc模式輸出電壓會是58.4V。

當48V的電池組與空載電壓58.4V的充電器接在一起後開始充電。

原本VB+(電池正端)與 VB-(電池負端)的壓差是48V,接上充電器開始充電的那一瞬間,電壓至少會升
高0.2到1V,這是我指的浮充電壓。

而這個電壓上升的幅度和充電器的輸出電壓電流有相對的關係,輸出越大,浮充電壓也越高。

如果把充到一半的電池組和充電器分離,持續監看電池電壓,你會發現電池電壓會開始下降,先是較快的
下降,之後會慢慢繼續下降到一個電壓,一直到電壓下降停止後,才是電池本身的真正電壓,在還沒下降
完的狀態下,就稱之為浮充電壓。

很多電量顯示的韌體設計都會考慮到這塊,正如我前面所說的,假設以電壓來判斷電池充飽與否,那麼接
著充電器的電壓跟電池實際上的電壓將會有一個落差,因為當充電器離開電池時,電壓就會開始下降。

也因為這樣,電量顯示基本上都會用比較複雜的電流積分方式去計算,這樣才能比較接近電池真正的容量
,尤其是鋰電池的電壓與容量沒有線性關係,在中段的工作電壓相當平穩,可能差個幾mV就差了數十%的
容量。

不過稍早我問了之合作過的廠商,在5V鋰離子電池的系統中,充電器就算輸出5.XV內部也有降壓電路將
其降成4.2V對電池充電,因為進入cc模式的時間很短,加上電壓差才0.5v左右,浮充電壓與電池電壓只
會有5mV到20mV,基本上是少到可以忽略的,這點是我稍早得到的資訊。
我的4s有點怪,充滿100%後在續充1小時(當作涓流),100%〜99%大概才使用不到10分鐘,99%後面的電力使用卻滿省的,之前是相反的。不知是6.1.3版本的問題!

jason891130 wrote:
這樣說或許有點錯誤....(恕刪)



你所說的浮充電壓這部份並沒有錯


但是你所提的是CELL充電的模式,因為你的實際經驗是透過專用於CELL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所以你提出「充電器的實際輸出電壓會比標稱的多喔」

而我前一次所說的是針對這一段作說明
「因為在12V以上到48V的系統中,我所接觸到的充電器,實際的充電電壓都會比標稱電壓高,以12V充電器來說,空載電壓都在14V左右,48V系統大約有52V」


簡單的方式來說
消費性的電池充電器,不會遇到這樣的狀況,消費性的充電氣單純的提供5V的電壓

因為手機或其他3C產品的鋰電池充電模式會經由PACK的gas gauge做控制


jason891130 wrote:
應該這樣說~~
我指的12V電池,正常工作電壓大約是14V,高壓可以到15v左右,以鋰鐵電池來說就是四串,每cell約3.3V為正常工作電壓,低壓約在2.5V,高壓一般會在3.65V左右,因此整顆12V電池組實際上的工作電壓就會是10V~14V,而用來對該電池組充電的充電器,我們就稱它為12V充電器,而輸出電壓就會到14.4,為了不讓電池充太滿,降低了一點輸出電壓。


好的

所以你說的是「12V電池使用的充電器」


12V的電池
當然要用12V以上的電壓去充電

但是5V的電源供應器
電壓是不會超過5V的

這兩者不能混為一談


所以
「通常電流較大的充電器,實際上的輸出電壓也會比較高,而上面標示的5V,只是標稱容量,實際上輸出的電壓都會比5V高,所以說它是最低電壓輸出也是可以的。」
是錯的
只要標示5V
不管最大輸出電流多大
只要再負載範圍內
5V就是5V
happy = new year(2011);

bearinside wrote:
你所說的浮充電壓這部份並沒有錯


但是你所提的是CELL充電的模式,因為你的實際經驗是透過專用於CELL的充電器進行充電

所以你提出「充電器的實際輸出電壓會比標稱的多喔」

而我前一次所說的是針對這一段作說明
「因為在12V以上到48V的系統中,我所接觸到的充電器,實際的充電電壓都會比標稱電壓高,以12V充電器來說,空載電壓都在14V左右,48V系統大約有52V」



沒錯


電池充電可以分為三個部份

A 電源供應 -> B 電壓、電流調整IC -> C 電池組


jason891130大的充電經驗是「電池組充電」
也就是
充電端包含 A B
被充電端 C

因此jason891130大才會認為「充電器電壓會變動」
因為jason891130大看到的是B的輸出電壓


但是一般消費者的手機設計就不同
充電端包含 A
被充電端(手機) B C

所以充電器的電壓是恆定5V的
happy = new year(2011);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