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設計, 不只考量男人, 也考慮女人, 還考慮男同性戀, 女同性戀, 雙性戀 老人, 小孩, 青少年跟中年人
也考慮黃種人, 白種人, 黑人, 歐洲人, 亞洲人, 美洲人, 澳洲人.
每一款至少都賣幾千萬到上億支....
幾千萬人當中,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不同的渴望標準
有的人要大螢幕, 有的人要續航力, 有的人要方便攜帶.... 當然也有人只要它是支iphone就好
每個人都有渴望的權利, 都沒有不對, 也有各自的理由, 不必去歧視他人觀點.
但是...
假設你現在是apple的設計總監,
你的選項裡面沒有機海戰術.
你只能用單一一款產品, 去取得全球消費者最大公約數的渴望
不能只滿足男人或女人, 不能只滿足黑人或黃種人, 不能只滿足亞洲人或歐洲人, 不能只滿足想要大螢幕的人或想要便攜性的人
請問該怎麼辦?
這不是個簡單的問題, 需要大量的市場調查跟反覆辨證.
辨證過程大致就如同大家在討論區上的發言...
但是...
一般人發言過後就過了, 最多只是買不買單的選擇
apple的決定卻要承擔天文數字的成敗風險
所以, 無論iphone最終如何設計, 必有其深刻的原因
個人很佩服apple的團隊, 設計這樣一支手機,
既滿足最大多數使用者, 還要讓每個使用者都覺得很潮, 很有個性
從基礎開發, 概念推想, 設計製造, 乃至宣傳行銷部門的整合戰鬥力真的很驚人.
但iphone就這麼一支,也沒有別的可以去選擇
接受他的就會買單,不接受的就掰掰下次請早
我覺得屌就是屌在他只出這麼一支,要買趕快~不買拉倒
為何他不乾脆出個從3到5吋的各款iphone不就好了嘛
但可能嗎? 別做夢了,人家才不愛玩機海政策~~靠這隻就賺翻了~~你不買還有很多人在排隊
我們買東西都可以去選擇
買電視有人買37吋,有人買42吋,有人甚至買55吋
買汽車有人買轎車,有人買休旅車,有人甚至買跑車
買機車有人買小綿羊,有人買輕擋車,有人甚至買重車
吃東西有人愛吃麵,有人愛吃飯,有人就只愛喝湯
去加油有人加92,有人加95,甚至有人加98
太多例子舉例不完.....................大家已經習慣了
但是iphone就是iphone~~~要大螢幕可能要看看山寨貨有沒有出?
一個也覺得3.5吋螢幕太小所以沒買的人的小小心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