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in1927 wrote:+1
不管是漢語與通用拼音,我最討厭的就是,聲母或韻母有時都要兩個英文字母來代表,這樣打起英打很不直覺,感覺還要多打一個字母,有時可能還要加上聲調~
所以許式注音也是不錯,跟倚天一樣只用26個英文字母鍵。
注音與拼音該怎麼各司其職小弟覺得可參考人家日文的作法:
任何人學日文:一定要學平假名及片假名(あいうえお、アイウエ オ),不能只學羅馬拼音(a i u e o),不只因為平假名及片假名是日文正式文字,更因為「型簡形音」(造型簡單、一音一字、形狀如發音) 剛好也相當適合當作日文漢字的注音系統,而台灣的勹攵冂匚注音符號也正有此「型簡形音」的大優點
日文名詞的音譯:應盡量符合英文的自然發音習慣來設計羅馬拼音系統,這樣外國人才能幾乎免學習就能自然唸出近似音,像日文的羅馬拼音(a i u e o)就設計得很不錯;相對而言,大陸的漢語拼音就設計得跟其簡體中文一樣令人失望,而台灣的通用拼音則設計得好一些但仍有很大改進空間,例如 (漢語、通用、威妥):親戚 (qin-qi、cin-ci、chin-chi)、餐廳 (can-ting、can-ting、tsa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