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教iPhone的觸碰感

bb801109 wrote:
iPhone、Android...(恕刪)


首先沒您想的這樣簡單

其次,很多差距巨大的體驗其實都是源自細微的小細節的打磨與差異

bb801109 wrote:
iPhone、Android...(恕刪)
超高速滑頁對於人眼有限度的動態視力 大多等於沒用
因為看不到內容是什麼頁面就滑過去了
至少要能辨識滑過的頁面大概內容是什麼 才能按停閱覽


整個動作就是:
滑頁↓
高速捲動↓(可閱覽大概的速度)
按停(看見想點選內容)
即停↓(不會lag衝過頭太多)
高速滑回↑(不會lag回頭太多)
點選閱覽

同樣動作 在安卓就是要多滑幾下
滑頁↓
高速捲動↓(可閱覽大概的速度到無法閱覽大概的高速)
減速滑頁↓(減速回到可閱覽大概的速度)
按停(看見想點選內容)
即停↓(lag衝過頭太多)
高速滑回↑(lag回頭太多)
滑頁↓(慢速再刷一點點到指定標的)
點選閱覽

手指動作就只是「刷刷刷 回刷 點」與「刷刷刷 刷慢 回刷 點」就這樣而已
(紅字為多出來動作)
彈指之間可能不到一秒的動作

所以用久會覺得蘋果操作起來順 就是差在這
對於動態視力以及操作反應越好的使用者會更加感受安卓的累贅動作

----------

超高速滑頁的好處在於 超長列表中已經知道在列表哪段
不需要閱覽列表內容 只需要快速滑到那段
這超高速滑頁就能高速滑到那個位置
但是一般使用 幾乎不會這樣使用 多數算是專用功能

而這種專用功能通常會有個「指定移動」的指令
例如 到XX頁 到XX時間 到XX段 這種指定移動

----------

最後簡單講
蘋果像是用慢動作去看使用操作 拆解出各個操作動作
再將操作過程優化到減少介面中多餘的動作
這在過去MacOSX vs win系統時就已經是這樣了
iOS只是循借了MacOS的使用經驗

而這項控制讓蘋果依然掌握圖形介面的領導與規範地位
也是夾不死龜毛性格的傳承
                              彈幕濃!
super bandage wrote:
首先沒您想的這樣簡...(恕刪)

skiiks wrote:
超高速滑頁對於人眼...(恕刪)


我沒有說這很簡單
本身也是偏好Apple的手感

只想表達不用強調哪個比較好
再用心的產品也無法滿足所有人

bb801109 wrote:
我沒有說這很簡單本...(恕刪)


確實,沒有任何一款產品可以滿足所有人

只要符合自身產品定位和市場定位,滿足對應的用戶群體即可
哈哈,阻尼感?每一樓我都笑到翻過來,明明就是轉場動畫在IOS是固定的速度,能調嗎?可以呀!沒越獄沒搞頭,原廠給的原生反應是經過精準調教的,不習慣不要買呀!但不懂別裝懂....


另外一點...跟手感根本兩回事,業界所謂的手感是講求機身材質、設計、大小、厚度....你要講的應該叫回饋感受....
SKE520123 wrote:
剛剛來店面試滑iPh...(恕刪)

HuangS.C. wrote:
哈哈,阻尼感?每一...(恕刪)


您說的根本與阻尼感設計不是同一個東西

轉場動畫是轉場動畫
不好意思,我不是(業界),所以沒你懂的多。
HuangS.C. wrote:
哈哈,阻尼感?每一樓...(恕刪)
TIMBOYHU wrote:
ios的滑順感很多都跟「限速」有關聯,不像Android直來直往,第一次用ios你還會有像抽獎機慢慢要停那種感覺。


若程度只剩口水與腦補的話,那可不可以也幫我腦補一下,告訴我,
「不懂還敢講」
這到底是哪招?
jik256 wrote:
因為是這次iOS 1...(恕刪)

個人喜歡不同,可以理解
但,
這跟 iOS 11 是有那門子關係啦?
剛剛試用同事的iphone6 ios11.4版。滑網頁很流暢阿。為什麼我去studio A滑的iPhone 7.7+.8.8+.x都卡卡阿。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