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微軟讓筆難用 且翻轉筆電與可拆平板全面失敗的原因
關鍵在於兩點「雙擊 圖示大小」
筆在觸控操作時 很難完全點在同一個座標點 尤其是在玻璃面上
微軟當時的操作 還是以桌上型系統的思維 滑鼠的操作基礎上為準
簡單講就是把筆當作滑鼠用..............

由於人的手是活動狀態 與放在穩固桌面的滑鼠相比 下筆非常難點在同一座標
用筆雙擊 失敗率非常的高..............

再加上滑鼠點擊只需要很小的圖示 與筆與手指需求的介面不同
所以微軟在翻轉筆電與可拆平板 實際上還是筆電這種產品
一堆軟體還是依照鍵盤滑鼠的使用環境 當然沒有半點對筆的優點可以留下發展
蘋果iOS推出後 蘋果對於微軟這種筆難用的狀況 不是解決問題讓筆變好用
而是iOS徹底打造手指使用環境 讓筆直接變成「用不到」
關鍵也在於微軟的失敗當做滑鼠使用的雙擊 iOS多數操作只要單擊
演變為至今 「筆好用 用不到」的狀況
筆也才會成為少數「筆記繪圖」需求者愛好的稀少產品
這些人非常依賴這少數的產品
目前電磁繪圖螢幕產品依舊非常少數
wacom繪圖螢幕最先推出 但是需要連接PC主機 攜帶不便
三星Note(2011)
微軟Surface(2012)
蘋果iPad Pro(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