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roo wrote:
棒子的製程能大幅超越台積電是因為叛將梁孟松帶了
高階製程相關工業機密投靠三星!台灣的法院一審
已經宣判梁敗訴!
所以,棒子的cpu晶片基本上已染上不道德的成份...
或許在國際上銷售沒啥關係也沒人在意,但至少我們
台灣人要堅持維護自己國家的產業與精神!如果蘋果
的高層願意聽台灣人的想法,台灣的用戶應該發起抵制
三星無良cpu進入台灣版的蘋果手機運動(其他零組件
因為沒有牽連到故不在抵制行列)
我來說個笑話「棒子的製程能大幅超越台積電」
笑死人了,我在半導體產業15年,這件事情從來沒發生過
三星的製程,回去做 RAM 跟 Flash 還可以騙騙人,其他的還差遠咧
蘋果早些年的iPhone處理器都是交給三星代工,但是在去三星化的精神領導下,iPhone 6 A8首次完全交給了台積電,效果也不錯。
而在這一代的iPhone 6S A9上邊,蘋果首次同時交給兩家代工,而且使用的工藝也不完全相同,三星是14nm FinFET,台積電則是16nm FinFET。
三星新工藝已經在自家Exynos 7420上成功使用,效果拔群,而台積電的量產進度比原計劃慢了很多,此前甚至有消息稱,iPhone 6S第一批的處理器都是三星代工,台積電的得等第四季度才會大規模供貨。
不過從拆解過程看,新的iPhone已經同時用上了兩家的處理器。
經過確認,如果處理器表面上的編號是APL0X98/5X98(比如6S上的APL0898),那麼說明它來自三星,而如果是APL1XXX(比如6S Plus上的APL1022),則是台積電的。
至於兩種版本是分別在6S、6S Plus上使用,還是完全混合著來,暫時還不清楚。
不管工藝如何,規格都是1.8GHz雙核心,性能應該是一樣的,那麼在功耗和發熱量上會有什麼不同嗎?我們靜待實測……
6S APL0898

6S Plus APL1022

跟某些人的預計差不多,6S用三星14nm,6SP用台積電16nm+。
很早之前就已經在說關於A9三星訂單明顯多於台積電,而6和6P比例也在2:1的樣子,所以結果也符合這些情況。
但那只是一種名詞跟量測,並不是 14nm 就表示全都得用 14nm 做出來,只是最細的部分能做到 14nm。
除了 FinFET device,還有其間的連接線,上頭還有一堆金屬導線層,導線跟導線層之間還有 VIA 要相連接,
即便不是導體,之間的絕緣體材質也會影響效能和電容效果。
像是某些導線或是 VIA,就是要故意做大,但是 mask 沒弄好,也許 fabricated metal/VIA 沒有達到實際的 layout 設計,這樣電阻變大,發熱量大。所以也不是說製程越小越好。
除了 DIE 以外,這些 Multi Chip Package 也要把好幾個不同的 DIE 放在一個封裝中。
這些都是要全方面配合,才能達到最大的效益。單純論 14nm FF 並不是絕對。
即便是同個 CPU 架構,電路,cell library,layout 都是一樣,分別給 GG 和 3* 代工。
不一樣的製程,光罩上面作 OPC 要把 layout 弄成真正電路,兩家就不同,出來品質和良率就不一樣。
另外 multi chip package 也許可以參考這個新聞,為什麼 GG 16nm 封裝出來還比 *** 14nm 的面積小。
http://technews.tw/2015/09/16/tsmc-info-apple/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