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amazaki1990 wrote:
我的推論是同解析度之下, 扁平化 + 色塊風格會讓圖檔較小 (比起繁複的擬真),
所以讀檔/render 圖檔所花時間較短, 故較為省電.
請問上述的理解哪個環節有誤? 懇請指教~
問題就在這,同樣解析度,表示裡面所含資料數一樣,扁平化和色塊風格只是你感覺到的,實際上色彩並沒有減少很多,圖案重複性不大的話,壓縮率就不會相差越多。
擬真跟扁平化,假設都沒有壓縮(就算有壓縮,也不會相差很多,我沒記錯我之前看到的壓縮法是同樣的資料越多才會壓縮越多),表示大小一樣,既然大小一樣要畫出來的東西也是一樣。所以讀檔和渲染都沒有差別才對。(所謂的擬真,圖檔都是已經被存著的,不可能是現場實機渲染,甚麼櫃子的,都是圖片,不可能是自己變出來的~所以有些陰影或是立體特效,是早就被存成圖案的)
另外原本你有提到CPU載入圖片的時間,基本上那個和渲染的時間沒有關係。CPU載入圖片(同上,資料大小一樣),接著就會放到GPU的緩存,接著就由GPU讀取CPU的頂點後直接渲染圖片了。
不過重點是,就算那樣能省下來幾個過程,可是單是Alpha混合就全部賠回去囉^q^
個人的所學,有錯請樓下打臉(汗)
一個東西的美與醜 不就一直是個人主觀的想法.....更何況是買一個產品??
喜歡就買 不喜歡就買別支
樓上某些大大都說台灣人 沒學過美學 沒學過設計 或者覺得不懂得人是不懂得設計
說真的
說ios7像android的也不是只有台灣人
說ios7像widows8的也不是只有台灣人
外國評論 說這種話的多的是
我唯一質疑的一點是
幹嗎把自己同國家的同胞說得如此難堪呢?
覺得台灣美學觀念不足 歡迎移民
也歡迎您出頭來帶領新潮流
我認為像大大學過設計的消費群是少數
但其他消費者卻是占大比例的
--------------------------------
另外
今天討論到 ios7的介面 跟 設計創意
不懂的是有人扯到 iphone跟其他apple產品的整合性??
純粹討論外觀來比較優劣
沒人會去質疑apple產品的上下整合性的好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