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tw179 wrote:
手寫太慢,繁體注音輸入法弄好,有那麼難嗎?不能把JB市場的iAccess移植過來嗎?還是跟本是同一個開發商,好用的輸入法留著自己賣錢?都是蒙恬開發的嗎?
如果你從Apple II之後有持續在用Mac
應該是不會有蘋果輸入法=蒙恬這種理解。
iAcces自己的說明:因為 iAcces / iAcces HD 已經牽涉到系統核心,這超出 Apple 規範之外,因此非常遺憾無法放上 App Store 販賣。
這應該要問iAccess怎麼改版,不是問Apple。
198x 時期有民間的奇易中文,Apple有談過合作,理念不合不歡而散,Apple自行推出Chinese Talk中文。
1996 時Apple推出繁中零售版神筆天韻手寫+語音輸入,由當時人在蘋果的李開復領導開發,比IBM的Via Voice (Voice Type)要早一年。
蒙恬在1995年發行Mac版手寫輸入法,不過Apple自己的神筆天韻已經在開發了,隔年上市,基本上是競爭廠商。
蘋果上很受歡迎的漢音輸入法是松下國際開發,晚期蘋果付費買斷Mac版併入OS X。
之後2006年蘋果上的香草輸入法由9位非官方用戶開發,Yahoo奇摩輸入法Mac版取得授權也使用該核心(待求證)。
Apple輸入法的問題,應該是由Apple US內部的華人主導,當然是拼音輸入擺第一。
手寫核心從1996年就有了,數據累積至今,也很準確。
目前是專案發包給對岸軟體公司調校簡中中文介面及輸入法,順便統包繁中版,再由台灣員工或台灣外包軟體公司負責。
早期繁中中文介面及輸入法則是台灣軟體公司獨立接案負責的。
Mac/ iPhone上繁中輸入UI並不是閉門造車出來的,也是有接受客戶反映改變,例如注音兩頁式改成一頁式。只是在外商大中國經營理念下,詞庫是以大陸為主,沒有完全契合台灣用戶使用習慣。
SONY也有一樣的問題,這點只有本土的HTC做得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