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有人注意到iPhone 5所支援的LTE頻段嗎?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有個朋友跟我和同事聊天,
問我們甚麼是LTE,我們很惡搞的回:「LTE就是時尚!」
因為iPhone5支援了LTE,讓LTE突然變成一個時尚的話題(Note2明明也有支援...),
一堆不明究理的人,只會跟著媒體起舞為什麼台灣沒有LTE環境,
卻不知道LTE是甚麼,還有台灣推行的困難點。

回到正題,分享一下個人的一些心得,Band的部分不再贅述,有錯誤的話大家討論討論。
1.「4G不等於LTE,LTE也不是4G」
目前3.9G的技術包含了 HSPA+, EDGE Evolution, LTE, UMB, WiMAX 802.16e
前兩項是WCDMA/CDMA技術的延伸,後三項是OFDM系統的新技術架構,
目前較主流的技術為LTE跟WiMAX 802.16e,其餘三項各因為某些原因較少採用。
那怎麼樣才能叫做4G?
「3GPP的定義是,4G,就是移動中下載速率要到100Mbps, 靜止中則要到1Gbps.」
目前能做到的技術只有兩種:
a.802.16m
b.LTE-A,LTE增強,架構在現有的LTE環境,透過軟體升級

2.「我們要LTE做什麼?」
簡單來說LTE捨棄傳統的Circuit Switch(電話),單純使用Packet Switch(上網服務),
更白話點就是,LTE網路是沒辦法打電話的(但這樣說不完全正確,後面會解釋),
透過對網路封包架構的修改,從減少底層延遲、加速網路連線設定時間,
LTE提供了更快的傳輸速度、更穩定的傳輸品質。
用比較直觀的數字來看,
現在台灣廣泛應用的HSPA網路,下載/上傳速度理論值為14/5.7Mbps
LTE可以提供的下載/上傳速度理論值為100/50Mbps,這可是將近7倍以上的速度!
(SPEC中其實對不同Category有不同速度,但這部分對一般使用者不須了解,這邊不提)

3.「LTE不能打電話?這技術怎麼越做越回去?」
其實LTE架構中,有所謂的VoLTE(Voice over LTE),讓所有原本在3G網路中,
用電路交換的電話、簡訊服務,透過IP層架構來做傳輸。
非常抽象?其實很簡單,裝了Line/Viber等類似軟體以後,傳訊息、跟朋友講電話,
就通通都是走網路封包傳輸了,這部分已經包含在你的網路吃到飽費用了。
看出端倪了嗎?為什麼業者(特別是台灣的電信業者)還無法提供,或說不願意提供了,
除了LTE本身技術在VoLTE上還不是那麼明確,早期3G環境架構的經費還賺不夠,
未來更收不到使用者打電話、傳簡訊的費用,一個月只能收你Mpro吃到飽950,老用戶還要打八折?

4.「那怎麼解決LTE網路中講電話的問題呢?」
現在這部分,已經有幾種技術在推行了:
a.CSFB,當你利用LTE上網時有電話進來,手機會先切換到3G網路讓你接電話,電話結束後再切回LTE網路。(目前美國at&t是使用這個方式)
b.SVLTE,手機上同時有CDMA及LTE天線,電話走CDMA網路、網路走LTE。這個同時要手機硬體支援,還必須電信業者本身支援CDMA及LTE的網路。
c.OTT,就是整合類似Line/Viber這一類的App Client,很明顯業者沒賺頭,這點不可能。
d.VoLGA,在現有LTE架構上設置針對電話服務切換的機制,非主流。

以上先簡單列出四點讓大家了解LTE的基本概念,有空再補充。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marc0316 wrote:
以上先簡單列出四點讓大家了解LTE的基本概念,有空再補充。

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發文者自刪!
SUN STRONG wrote:
這篇文章是01少見專...(恕刪)

在臺灣業者要求gsm延照就知道4g還是個夢啦!
連3g的覆蓋率、傳輸速度都還不足的情況,想要業者突然花大錢去
打造快速的無線網路,可能性實在是很低。
很棒的討論串, 標個書籤繼續學習
其實wimax也不是完全被廢棄的技術阿,至少日本也是還有在用
看目前這樣的態勢...台灣的wimax可能還有很長一段生存空間XD
感謝這些專業討論,不然根本就不知道這些東西阿
看完版大的詳細說明,才知道為啥中華電信遲遲不推LTE了,
因為真的要好好評估要用哪個頻段,不然建設好了只有台灣自己能用,
說真的也沒啥用,看完大家的分析,香港的LTE真的不是很OK.
總歸一句話,板大的文真的夠專業,版主能把他至頂.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