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y922 wrote:
其實看到這篇有人相信要先把不良品收集起來(我一國一國收)
還要診斷喔(壞A 壞B 壞C .........)
再分別給不同的產線( 壞A修A 壞A換A 還不一樣喔...
壞B修B 壞B換B
..............)
然後再重新包裝 換成台灣型送檢出貨
如另外一個新生產線的工人好找 薪資低
一個維修的工程師新資至少比工人高
維修一台的時間也很可能大於組裝一台的時間
如果蘋果會把整修品以新品形式銷往任何一國
那它應該早就被淘汰了...(恕刪)
你的觀念似是而非,
不良品幾十萬數百國家收集,那是apple本來就要做,本來就要花的成本,難道apple有故障不收回檢修?
收回後給不同的產線維修,那是鴻海本來就要做,本來就要花的成本,難道鴻海直接丟掉嗎?
一個維修的工程師新資至少比工人高 ,維修一台的時間也很可能大於組裝一台的時間,那難道就不維修嗎?
我們討論apple有沒有可能將各國的瑕疵品送到台灣當新品賣,這些國家瑕疵品的回收運送整修是本來就要做的事,本來就要花的成本,不會因為要不要賣來台灣就有變動,真的有差異的成本在包裝,包裝成新品送來台灣賣或良品供換貨(泡泡袋)在包裝成本有很大差別!至於其他費用根本沒有差,因為那是必須要支出的成本!
整新品成本比新品高是當然的,因為生產一台的成本還要加運費維修等費用,當然比較高,那如果不修直接丟掉,那這一台的成本不就血本無歸?所以回收運送維修是不得已的,也是必須要花的成本.所以不用再說整修品比新品價格高的言論了!
apple這次所以會被人批評,是因為瑕疵都滿明顯又離譜,與前一代差別太大,所以招議,至於比率沒有正確數據不便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