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對Apple的迷戀,而是因為Mac與其它隨身設備之間的溝通(PDA、手機),其實是很糟糕的。十幾年使用 Palm,也花錢買了 Missing Sync for Palm,但資料同步的順暢性、正確性還是很差,許多軟體也沒辦法獲得接近的使用慣性。換了P1i之後,狀況也沒有改善很多。
所以單獨將 iPhone 視為一支手機、隨身上網設備是一種情境,但是若將 iPhone 搭配既有使用 Mac 的狀況彙總來看,iPhone 對於 Mac 族群來說,是不得不、也幾乎是唯一的選擇(唯二的選擇是 iPod Touch...)。
有人可能會將其解釋成Apple的封閉性,這無法否認,就像是 MobileMe.com 的服務一樣,多數人認為它雞肋、無法與許多單獨的、分散的網路服務相比,但擁有兩台 Mac 以上的人就會知道,它的簡易、便利性很難被輕易取代。
回到這次台灣的 iPhone 預購方案,不確定個人使用習慣,或是擔心用了 iPhone 之後可能改變的習慣,3G383加上mPro150,就是最好的選擇,容我分析一下:
3G383是可以視狀況在第七個月之後調降通話費率的最低入門款,雖然383的費率本來就包含了數據傳輸可扣抵的性質,但由於 iPhone 一大部份的功能來自於隨處上網的便利性,所以搭配最低階的mPro方案,150打八折之後每月僅需120元,如果真的嚴格控管,加上第七個月轉換成3G183最低方案,如此兩年的話務費+資料傳輸費用=2298(383*6)+3294(183*18)+2880(120*24)=8472,平均每月話務+傳輸僅為353元,購買 iPhone 的價格為22200元,合計兩年總費用為30672。如果本來就是低話務量的用戶,平常也常在有Wi-Fi無線網路涵蓋的家中或辦公室裡的話,並非天方夜譚,而且別忘了,中華電信還送了兩年的WLAN,麥當勞、怡客、肯德基、丹堤都能使用,切換一下即可。
購機時的26200一定得分期刷下去,之後增加的費用僅有4472元。
所以在這種自制一點的狀況下,擁有 iPhone 國內保固的優點,花費代價並沒有想像中的高。還有,這個方案進可攻、退可守,萬一事業做大了(或是玩太瘋了...),3G費率或是mPro選項都可以向上適度調整。
不是替種花打廣告,也不替Apple推廣iPhone,這只是我研究幾天後的心得,決定不要太瘋狂的第一次就買mPro950方案,改以這種不景氣下、能夠擁有 iPhone 的最便宜方案,大家參考看看吧~
chiclin wrote:
WasteMobil...(恕刪)
我本來是想選擇383+mpro450的方案
但是後來仔細思量一下,我算是通話量普通,網路使用算中上的人(但是又沒有商務需求這麼高)
加上考量到iphone行動上網的魅力和成癮性,mpro450總數60M的傳數,平均一天只能用2M
超過1M是20.48元
超過24.4M, 就可以繳mpro980的錢了
也就是說我只要不小心在3G下多看了一兩隻youtube就糟了....
因此我還是覺得改用方案一有配上mpro950的方案
原因1
383+mpro950和大家講289+mpro950比較之下
居然後者的手機優惠更好更便宜,差別在無法在半年後降低費率(我個人的通話費應該不會有調降空間了)
大家講289雖然不能底通話費,但是等於送60分鐘,打網外多的人會比383划算
不過市話不抵,而且383有優惠時段,各有千秋,可以看個人需求選擇
原因2
我認為,電話打超過還好,網路用超過就很可怕了,與其用了一段時間才決定提昇網路方案,卻失去第一時間買手機時應可享受的優惠
我寧可選擇無限網路使用,放膽的去用網路,有先享受好一點的手機優惠
因此我最後應該會選擇大家講289+mpro950的1049方案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