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eryguy wrote:
中華電信的Edge功能開放,並非為了為某隻手機而先啟動.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有Edge功能,中華的基地台早於iPhone推出之前就已經部份擁有提供Edge功能
說不過去
EDGE 是 2.75G
UMTS高昂的建設費用和緩慢的實施使一些運營商採用EDGE作為3G過渡階段的升級方案。
香港流動通訊有限公司 (前身: 香港電訊CSL )早在2003 年09 月09 日開通 EDGE
當時 香港 3G 建造初期
CSL 透過整合3G 及EDGE 網絡 作為過渡階段的升級方案
CSL 宣布推出第三代流動通訊及Wi-Fi 無線寬頻上網服務
現在 3G 建設完成, 已經在建設3.5G中, 說中華電信的Edge功能開放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有Edge功能?
說不過去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就看賈不死大大會不會端出大碗牛肉了
但如果連個風聲都沒有,其實現在就可以買水貨了啊!
反正通訊業者跟硬碟、跟政客一樣,都很爛
只能從一堆爛蘋果,挑一個比較好一點的來用
系統不讓我填寫太長的簽名檔所以我只好用短短的簽名檔來當作我的簽名檔真是傷心為什麼簽名檔不可以填寫太長真是可憐的簽名檔...
Raymond Lui wrote:
說不過去EDGE 是...(恕刪)
Edge開放與否只要取決於BTS與BSC,而中華的這兩項條件都符合,
當沒有那麼多手機有支援Edge時,開放是沒有用的,增加負擔與成本,
跟其他國家有沒有用Edge來做為過渡時期的方式是不同的,
或許會有人問,已經有3G, 3.5G, HSUPA等上網方式,為什麼還要開啟這功能?
像股票機,部份機關的通報系統等,仍然使用GSM的方式,雖然不一定全部支援EDGE.
Edge不是什麼新東西,但真的不是為了iphone這隻手機而開啟的.
開放一個新的Edge功能必須先考量的網路規劃與負荷,舉凡傳輸,pcusn,RF的QOS等,
當這些條件滿足了,市場上只有少數幾隻手機支援的話,根本不划算.
在不增加原來的傳輸為前提下,能開放確實有助於提升上網速度,
從報告來看,確實開放Edge後使用Edge與GPRS的資料傳輸量是增加的.
mysteryguy wrote:
當沒有那麼多手機有支援Edge時,開放是沒有用的,增加負擔與成本,
跟其他國家有沒有用Edge來做為過渡時期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那個 Pre-3G - 3G 時期就有許多手機有支援EDGE
因為EDGE本身就是 GPRS升級版
Nokia 6230, Nokia 6630, Nokia 6680 (應該說差不多所有中階-高階 Nokia) , Sony W810i, 其他 Dopod, HTC Smartphone 全部都有支援EDGE
你去搜尋一下當時手機討論還會比較 EDGE 的 Class
當時就應該開放 EDGE , 甚至提供 EDGE 無限數據計劃, 進入Pre-3G 流動數據時代
(香港為一例)
不是說EDGE為了iphone這隻手機而開啟的
而是說我不認為中華電信的Edge功能開放是因為有越來越多的手機有Edge功能
我認為是因為當年的基地台設備並沒有支援EDGE
(例如 CSL / Peoples HK 將當年用的 Nortel 和 Ericsson 換成 Nokia)
只不過在建設 3G 時更新的基地台設備都有支援EDGE
因此現在順道開放而已
The New Flying MacBook Pro; Seatbelts sold Separately!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