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蘋果可能最早於 2019 年發表支援 Apple Pencil 的 iPhone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Who wants...(恕刪)


我覺得不用把以前的影片拿出來說嘴
賈伯斯是人不是神
他自己也說,大概只有一兩年的趨勢看的準
如果蘋果的發展要受限於賈伯斯的視野
那蘋果也很難走得遠
jack098 wrote:
觸控比幾年前就在賣了,就連書局都有....(恕刪)

可以去試試書局賣的那種筆用在iPad pro或是Note上看看,不一樣的東西,上面有人清楚解釋了。
有什麼討論的意義?當年那句話是想凸顯Multi-Touch在iPhone 上的優勢及便利而已,連老賈都承認自己也犯過被打臉的錯誤,一個已故的科技巨頭一直被消費,坦白說真的滿無言的...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Who wants...(恕刪)



jrhsu wrote:
可以去試試書局賣的...(恕刪)

當然不一樣


賈伯 講平時再用手機狀況,加上當時iphone電容觸控比其它手機還在用電阻觸控+一支筆來的順暢精準 所以誰手機要+支筆



然後Apple Pencil根本就是不給你買iphone就配給你那麼爽,需要專業領域需求才另外購買的配件


兩個不同定位產品摻再一起當同一樣的人 邏輯真可悲



飛沙風中轉 wrote:
賈伯 講平時再用手機狀況,加上當時iphone電容觸控比其它手機還在用電阻觸控+一支筆來的順暢精準 所以誰手機要+支筆 ...(恕刪)

電容觸控比電阻觸控順暢...沒錯
精準...錯的。
電容觸控這麼大的感應範圍怎麼精準?
為了電容觸控現在UI都設計的選單、按鈕超大!
實在是不科學,
希望有更好的輸入方式淘汰電容觸控。
多年前我用電阻觸控螢幕繪圖,
精準好用,
只可惜只有單點觸控,
2點觸控是假的。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Jispro.com wrote:
電容觸控比電阻觸控...(恕刪)




以當年 觸控式手機銀幕 手指去做觸控 iphone電容就是比電阻[準]


所以才有賈柏這經典的嘲諷觸控筆
飛沙風中轉 wrote:
以當年 觸控式手機銀幕 手指去做觸控 iphone電容就是比電阻[準]...(恕刪)

完全是錯誤的邏輯,
手指頭不會比筆頭精準的。
唯一例外是相對定位的鼠標。
我的工具:Win10+AfterEffects+Reaper+Wacom+XiaoMi
jrhsu wrote:
比較有趣的是,你在三星版一貫的筆無用論,到了蘋果版就修正了,呵呵~
不是最近在蘋果版才改變的
早在N5(2015)時期 在三星板回文就改變說法惹
從N4(2014)講「無用」 在N5(2015)改成「用不到」
N4當時沒想透 把「沒用」當成「用不到」講
事實上 筆一直很有用 只是在近期的數位裝置上「用不到」

其實從微軟Surface(2012)到N4在討論區回文都是以筆功能需求去解釋
我講述的意思一直都是一樣的 有筆產品要看在「繪圖筆記」上的需求
有-買
沒有-不用買

立場沒有改變過 都是以需求「繪圖筆記」去看待筆的使用
用不到就不需要了
                              彈幕濃!
飛沙風中轉 wrote:
但當年iphone就打破你的文組邏輯,實際應用上讓電容式在小螢幕屌打電阻式,也帶動後續電容式銀幕面板手機、pad風潮...(恕刪)
實際上 沒這麼容易解決 為了讓電容螢幕與手指能操作座標 必須訂定一個全新未手指打造的使用生態
硬體 電容式觸控面板
系統 iOS 建立一個能以手指為操作的介面
軟體 打造手指觸控的大圖像軟體介面

才足以完成現在手指操作的使用生態


當時google還在學黑莓機 使用較小的螢幕 與實體鍵盤的系統
看到蘋果iPhone才全部推翻改成用手指操作的系統安卓
這在google跟某廠互告的文件中可以看出來 推的是黑莓一樣的產品
要不是看到iPhone 原案踩煞車 改成致敬蘋果
                              彈幕濃!
來說觸控系統
主要有三 電阻式 電磁式 電容式

◎電阻式:以硬筆頭壓在玻璃上 造成電壓差 而產生xy座標
產品有PDA 翻轉筆電 可拆平板筆電
◎電磁式:以線圈感應電磁滑鼠或筆 產生xy座標
產品有繪圖板 wacom繪圖螢幕 三星N系列手機 微軟Surface 蘋果iPad pro
◎電容式:以人體導電產生電流差操作xy座標
產品大致上為現今使用手指觸控的數位裝置

座標精確性 電磁>電容>電阻

而感壓的Z軸座標則是在做在筆內 不是做在繪圖板上
照這道理看來 感壓功能好像電容與電阻也能做在筆內

感壓功能為何只有電磁能做起來 其他種類做不起來
因為電磁觸控 可以直接靠電磁面板同步傳回xyZ三軸情報 達到繪圖時同步感壓
而電阻電容Z軸要另外找方法傳輸 像是wifi或藍芽 只是這樣會讓xy軸與z軸不同步
繪圖時加重筆刷 會在加重後延遲出現 而造成該加重的線段沒有加重 之後才加重(要看延遲狀況)

螢幕顯示筆畫都有延遲了 還加上Z軸的二重延遲 繪圖所需的手感會大幅下降(要看延遲狀況)

這是電容與電阻在繪圖上沒辦法強過電磁的原因
                              彈幕濃!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