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iPhone 7 Plus 景深效果 beta測試版 實拍

我覺得已經比什麼刀銳奶化好很多了…
雖然只是beta版
但是APPLE的演算法尚無法正確區分拍照主體與背景的邊界
而且畫質劣化非常嚴重
很像之前殘障型手機配備的50萬畫素鏡頭所拍出來的
畫質粗糙、景深過度的很不自然
離及格60分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I7相機到底是怎樣...
很像低階手機拍出來的


如果一開始對iphone 7 plus兩個鏡頭的硬體規格都有初步的了解,如:是否都具備光學訪手震?兩顆焦段?光圈大小?何種條件情況下會自動運作或強制關閉?有無其他例外?等等,應該早就會知道成像畫質在特定條件下必定不佳,也必須靠軟體同時的調整,這或許也是beta版本的意義所在,當然我覺得合理評論或是「真心」發表意見或是「親身」體驗的感想等等都可以增進大家對於這隻手機的喜惡,不過對於一些「過於期待」、「完美標準」的留言或是批評,也只好反向認為大家真的很嫉妒iphone的關注度,也同時為難了開版的鄭大(對於其他同樣遭遇的開版者或是留言者都是)。
~以上純屬個人碎念~

個人經驗:

這次的i7成像畫質其實不差(或可以說維持之前水準,但就ios 10支援raw來說,整體是進步的)
雙鏡頭的運用真的是看拍攝的主體、客觀環境條件還有構圖技巧以及自己對於攝影的基本知識
與p9相較,我覺得兩隻雙鏡頭用途不太一樣,各有好壞,p9是不錯的手機(但沒有防手震,失敗率相對高)
與g5相較,畫質自己覺得g5勝,再加上廣角鏡頭可以方便紀錄風景

總結~每支手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真的不要小題大作
從來就沒有哪牌的手機是絕對完美,但也沒有哪牌的手機不號稱自己夠完美
終究是要自己掏錢自己喜歡,至於n7就真的...(慶幸自己用s7e的時候沒有發生這麼離譜的事情)
大寶卡比 wrote:
如果一開始對iphone...(恕刪)

這篇很有趣的是,用非常嚴厲跟批判口吻的回文者,點發文記錄幾乎都沒有發過iPhone相關的資訊,反而是開一堆android相關的主題。是說參與討論沒有iPhone也沒啥問題,但是這樣的使用者回這篇文時用非常不屑的語氣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鄭蛋蛋 wrote:
這篇很有趣的是,用非...(恕刪)


還好吧
本人也是從唉5用到唉6+,
也是有用過note7,
現在則是note5及s6e同時在用…
唉7+一上市,
就在官網訂兩隻256G的,
幸好有近三個星期的等待期,
讓我有機會到店家試用唉7+,
後來當下決定兩隻都退訂…
手機原本就是看個人使用,
撇開品牌忠誠度及心結,
我個人只要有使用過,
有不好的使用經驗,
是絕對不會過度包容的,
而好的使用經驗,
也絕對不會吝嗇分享的。
既然是分享文,
就難免會有一些較嚴厲的批評,
一笑置之就好囉
鄭蛋蛋 wrote:
不太一樣~這個是針對...(恕刪)


note5不是也有個“切換景深”模式嗎?
也是可以針對人像拍出景深特效,不是嗎?
只是要在距離50cm左右才能拍
鄭蛋蛋 wrote:
這篇很有趣的是,用...(恕刪)

笑了 還有這種觀念,就像看電影不能說電影難看,因你沒拍過電影,沒當過總統就不能罵總統嘍?照片就是油畫感跟很假的景深沒錯,
連神豬 wrote:
還好吧本人也是從唉5...(恕刪)

善意建議跟沒啥營養的回文,一線之間,我是還看的到有些版友是有建設性的就事論事,有些就...算了吧

LinsJay wrote:
note5不是也有個“切換景深”模式嗎?
也是可以針對人像拍出景深特效,不是嗎?
只是要在距離50cm左右才能拍

有啊,限制就是50cm才能拍,環境跟構圖就完全不同了。

kaiyuu wrote:
笑了 還有這種觀念,就像看電影不能說電影難看,因你沒拍過電影,沒當過總統就不能罵總統嘍?照片就是油畫感跟很假的景深沒錯,

mobile01是開放論壇,正反意見大家都可以自由發揮,對於沒親自操作過的裝置要做負面的評價,可以啊,只是我個人覺得諷刺而已。照片油畫感跟很假,只能說目前手機的限制看來就這樣了,有更優秀的手機,歡迎分享一下作品,大家一起正向討論。
恕不回覆PM訊息,公開回答問題可以讓需要的人都有看見或是搜尋的到的機會
鄭蛋蛋 wrote:
是說參與討論沒有iPhone也沒啥問題,但是這樣的使用者回這篇文時用非常不屑的語氣就有點令人匪夷所思了。...(恕刪)

蛋大認真了,其實,您沒發現這裡多的是自己不用卻老是喜歡挑剔別人的人嗎?
呵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