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歐美不愛i6+的原因。沒有網路吃到飽,手機就是手機,純粹就是打打電話,收發Email,或是SMS。沒錯,美國還沒什麼人用What's,更別說Line了。我會用Line,是因為我還有台灣的朋友,沒辦法,才與時並進。
以前,我說美國很少人用超過五吋螢幕的手機,還被嗆,山頂洞人呀。沒網路吃到飽,每用1G,AT&T就是十美金,三百塊錢台幣吧,每使用,就是付費時,誰會用手機去做其他奇奇怪怪的別的事情呢?更別說,把歌曲放到雲端,我愛聽就從雲端聽,每聽一次,就是要付費。不只買歌需要付費,當每聽一次還要付費時,你們選擇下載離線收聽呢?還是每次上雲端聽呢?答案就很清楚了。比如說KKBox,買首歌,三十塊,不好意思,我只是舉例,放在雲端,但是每聽一次,因為使用者付費,網路費用還是三十塊,你會把檔案放在雲端嗎?
是台灣有吃到飽,所以才能什麼檔案都放雲端,當使用者付費的時候,你會那麼狂爛去申請不同的免費雲端,絕對不會。
所以最主要,美國不喜歡大螢幕手機的原因,就是沒有吃到飽的網路方案。沒有吃到飽的方案,手機就只能是手機,沒有太多其他的功用。
NewMobileLife的報導只說,歐美房子大,喜歡一物一用,亞洲地方小,所以喜歡一物多用,本來以為己經很精僻,看到P大的說法,分析的更為透澈。
我選擇6+的原因,確實是為了一物多用,因為房子是租的,代步也都是用機車(長途也是騎重機),所以希望帶一支手機,所有功能都帶著走,iPad對我來說太大了,iPad Mini則是無法取代電話。
不過若是沒有吃到飽,我也會想「手機就是手機」,其它的重量級操作,等回到家再用ADSL配大螢幕(iPad或電腦),若是這樣我應該就不會買6 plus了,畢竟那麼大一支。
prrcameron wrote:
等到台灣哪天也跟美國...(恕刪)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