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高中的姪子,從過年到現在,陸續從aria到desire到xl再到iphone,ipad從到1換到3,我也覺得很受不了,但是想想,他花自己的錢,用自己有興趣的東西.........就跟我讀專科時,什麼電腦的週邊都想買一樣.....也沒什麼~
iPhone是個媒介,是個工具。端看如何使用。當越來越多的資訊存於路上的年代來臨,這個工具就會越來越便利。就學生而言,iPhone的輕便可以在通車的過程裡,用來背英文片語,用來看原文小說,用來查詢法律條文,用來閱讀醫學期刊。就閱讀電子書的觀點而言,甚至於iPAD可以提供更舒適的閱讀功能。就學生而言,光這個閱讀的功能,我就覺得極其有價值。如果最近很久沒上教堂,很久沒跟神父告解,很久沒去廟裡禮佛,可以透過iPhone閱讀聖經,佛經,或其他性靈類的書籍,網路上可獲取各種不同版本的聖經,若英文能力夠好,亦可讀到原文聖經。當然也可以透過iPhone傳出地藏王菩薩的法相,心念佛號,潛心禮佛。如果今天準備要上台報告,可以把存在雲端硬碟dropbox裡的PowerPoint檔叫出來複習,順便在心中練習等等演講時每張Slide需要的時間。如果等等有小組討論,可以透過Line分享新跑到腦袋裡的idea,甚至於可以視訊先做個小討論。看到一本很好的書,可以馬上拍起封面和朋友分享。智慧型手機的功能與價值,取決於怎麼用,而不是誰在用。對於一個認真積極想追求新知的學生而言,智慧型手機不是必要的,但會是很好用的工具。也許我們在公車上看到的高中低頭族弟弟,正在研讀奧林匹亞數學競賽的題目,而被許多不知道智慧型手機的便利的叔叔阿姨們在背後指指點點呢!見山,是不是山;iPhone,究竟是不是只是iPhone?一切,都是『心』的作用畢竟,人,都只看到自己想看的那一面。
風中曉月義 wrote:我是高中生~我發表一下我的意見~我也常常在公車上拿iphone出來玩但並非想炫耀什麼的,我只是對iphone有興趣才買的~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也想要擁有所以我覺得是看個人~經濟負擔的起應該沒差 是家中經濟負擔得起吧! 用爸媽的錢買,要謝謝父母!
fedora wrote:單就實用性來講,平板...(恕刪) 我不清楚是不是我孤陋寡聞,我不認為現在台灣可以只使用ipad而不用帶書的!也只是貴族學校才有!在台灣就目前的實用性,ipad根本沒辦法取代書籍!拿著讀書或環保的旗幟,來買ipad,根本是騙自己!未來做的到,現在則有一大段路要走!
DzonHun wrote:iPhone是個媒介...(恕刪) 這是一篇好文章!這讓我想到電視也是有相同的效果!有人用來看新聞,看社論!有人用來看連續劇!有人用來看看宗教頻道!有人用來與小孩同看幼幼台!有人用來看Discovery學習新知!有人用來上空大!進修自己!端看個人如何使用!
Abc234com wrote:我不清楚是不是我孤陋...(恕刪) 確實是你孤陋寡聞,我自己是研究生、我女朋友是大學生、我老師是教授,我們都是用 iPad 完全取代課本跟一般書籍的。不管是上課使用、唸書使用、做筆記使用,都是用 iPad 取代。至於為什麼其他同學不用?不是因為不好用,而是因為買不起。至於老師嘛...我的老師從三十幾歲到五六十歲的老師都用 iPad 取代,我想應該也沒有什麼年齡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