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612883 wrote:我想問的是...第三...(恕刪) 如果沒有前面預約只是要賣預約單的人,第三方的順位顯然是會比較前面的.現象就是排隊的人順位延後, 在家裡肯花錢的人插隊成功.當然對我這種只是要預約不想以後每天去門市看的人沒差.但對於想把它當成耶誕節或過年禮物的人, 或是急著要的人, 心情當然不太好.
我倒是覺得是一個很有趣的衍生話題演唱會、棒球票 等,有些人可以利用特別方法手段拿到一些票然後再門口提高一些售價轉賣,這時我們會稱那些是 黃牛票有些人不想去排隊購取任何物品時,會付費請人代排隊購買,這時我們會稱那些只是 跑腿幫有些時候會從親朋好友之中得取一些需排隊所獲得的利益,可能不太需要啥麼費用,這時我們會稱那些是 人情世故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狀況會產生不同名詞看來這討論串,可能很難釐清哩。
基本上就兩種觀點1. 就經濟層面及法律層面來說,這種行為是容許的,甚至就某部分人來說,是讚揚的(資本主義的勝利?)。2. 就社會層面則是不鼓勵的。反正這年頭為利益放棄公平的觀念早已不是新鮮事,反正遇到不公平的事就扯"供需"的市場機制就無敵了(資本主義現在的反噬好像都當作沒看到似的,主流是甚麼就跟著走吧)。另外,的確,很多事是法律禁止不到的,甚至端看解釋法律者的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結論,這不就是之前很多人所譴責的"恐龍法官"們所做的事嗎? 端上一個法律條文就要求別人"不得譴責"法律所"不禁止"的事? 那大家都閉嘴好了? 因為法律是不容置疑的? 拜託,不要死讀書,擺個六法全書以為自己站盡道理。甚而有人說"我只是幫不方便的朋友站位",那更好笑了。就實體排隊而言,這就算插隊,只是生活上大家給予其他人的方便而已...現在方便當隨便,"幫朋友"就可以無限上綱? 這麼想跟朋友一起,不會等他們來了一起到隊尾排?最後,這些只是小弟個人的淺見,有看起來不舒服的話請見諒,有回應及批判請盡量。這地方本來就是"論壇",一些人要回應但又明示或暗示的要求別人同意他說的話...不知道在想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