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美國人換手機速度超快的你看他們綁約一隻也不過2~3百美金兩年一換 其實差不多iPhone 在美國當地內需市場其實還算不錯所以就一定要一直有變化才可以繼續保持他的市占率呀反正台灣目前的4G系統台灣要普及還要慢慢等吧3GS應該還有生存的地方而且iPhone 4G也不會一推出台灣就有應該又是快要有新機的時後才會傾銷到台灣去這種新聞 就了解知道就好囉不用這麼義憤填膺囉反正你知道的蘋果公司還是要賺錢呀所以當然還是要繼續剝削消費者囉
我用Apple多年的經驗來說線上產品要讓早代產品覺得無地自容的現象少之又少,頂多只會讓你覺得不跟進也沒差,但是跟進會多一些愉悅感。相對來說"無地自容"現象應該比較會再他牌出現,每年兩週期或四週期的新產品讓使用者馬上感覺舊代產品變啦機一般,擔心殘值不高的看著每週定價的滑落冒冷汗盤算出脫的時機,又或著用了一年後被同事朋友把硬規格比下去而無地自容,抬槓的話題不外乎我的能怎樣怎樣,你的能不能怎樣。就iPhone來說,目前2G使用者還不少,因為耐用耐操加上軔體可更新到最新版,也不落後,當然新鮮度保持是最大功臣。3G相較於2G,好像也沒有殺手級非換不可的理由,當然合約到期不換白不換,3GS直接跳過3G跟近三年前的2G相比,也沒有絕對該換的理由,除非像我一樣迷上了導航靠iPhone,其他硬增加的功能及效能也非絕對需要,重點是這三款韌體目前都用同一等級,將來除非iPhone推出電池革命,類似MBP等產品,把使用時間硬拉長兩倍半以上,那真的是殺手級升級了。個人覺得電池的革命比頻寬、運算速度來的重要。多年前作Case Study的時候得到的訊息是,其實很多創新技術都跑在很前面,也成熟可上線用,但往往卡在規劃進設備使用後,可能使用時間短到讓人沒法接受,原因就是電力問題無法克服。拜託多少G都好,但是請給我源源不絕的電力才真會讓人覺得舊機無地自容。
請問這「4G」是指第四代 iPhone 還是第四代行動通訊 (LTE)?如果是後者,那還要等上好幾年以後才會出。LTE 的晶片組都還在設計與測試中,蘋果不可能會搶先出的(當初發表第一代 iPhone 時就說 3G (UMTS) 的晶片太耗電,所以沒有使用)而且美國的 LTE 網路(尤其是 AT&T 的)也還沒開始蓋這些 XG 的廣告詞真是搞混了許多人。直接把技術名稱寫出來有那麼難嗎?那些正式簡寫又不是很難懂。
我是先有iPod再買iPhone。起初我也是認為APPLE的產品只是好看拿來炫耀用的不過我還是很好奇先買了iPod 起先覺得很難用,因為不太會用 itune,把 itune 當檔案總管手動管理音樂。後來資料庫整理好了以後用同步的概念管理音樂才覺得好用,我現在已經不會考慮其他的隨身聽。所以我是從"外型"認識 APPLE 的產品再到它的"軟體",現在我覺得"內容"很重要,所謂內容指的是音樂還有下載的軟體 APP STORE及操作介面。經過了三個階段("外型"-->"軟體"-->"內容")硬體不再是那麼重要反而是它的操作介面及整個OS 才是重點.畢竟硬體花錢就買的到但是要佈置還原一個自己熟悉的環境比較麻煩,然而APPLE 軟體itune 解決了這個問題讓這一切變的很容易,我的iPhone 拿回來音樂馬上就同步不會漏掉任何一首歌。現在我很享受我的3GS 無線上網,真的是用了才能體會,3C 產品就是用來改善生活讓生活更方便不是嗎?現在我只會關心下一代 iPhone 適不適合我,有沒有需要?而不是在規格3G or 4G 上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