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只是這東西難不難做..花了多少錢去製作...
更應該加上是不是真的有"不可取代性"
再來就是先搶先贏...
舉例子...
TOM TOM吧
北美地圖USD 99.99
也是狂賣了1~2個月..
符合了
"不可取代" 美國100USD的車機少之又少
"先搶先贏" 還沒人作的出來
但前幾個月
NAVIGON 也出了導航
更美的畫面 售價89.99
現在top paid NO. 6
Tom Tom 掉到20了
這個月Motion X也開砲
2.99 不過不知道用哪種圖資
本月每天都是第一名阿...沒看他降過...
Tom Tom跑最快..先撈了2個月..
這兩個月的銷售數字獲利之高..
沒有其他的東西可以更便宜...或是更方便..
就只有他有...所以才有辦法訂出那麼高的單價...
NISSAN Tiida ,KYMCO 三冠王 , Dahon MU P8,目標1000RR
說真的比較關心辨識率,對價格倒沒什麼感想。
越便宜的產品賣的越"多",產品規劃人員焉有不知的道理。
數量和單位毛利乘績的最大化,才是廠商應該追求的。這是對投資人的責任和對債權人的保障。
畢竟公司不是開來做口碑或是純服務的。
iPhone 在台灣似乎慢慢賣開來了,但總數有多少台 3GS,以及其中又有多少商務人士,這需要精算(或是好好猜測一下)。
當然也可以隨著銷售量修正。
不過“越賣越貴”這種事比較難在 app store 上見到。畢竟銷售的是純軟體。
所以先訂高價再看情況下折扣,嗯,怎麼說呢,蠻正常的。
我買過兩台名片王,最“新”的一台是一年前因為咬蘋果又買的,記得是$3~4K NTD。
大概會被只需要打幾個字的朋友們笑死吧,哈哈!
並不是在說自己有沒有錢。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需求,以及競爭產品的出現與否,都是讓自己決定要不要敗下去的原因。
樓上幾個朋友說得精確。
“如果iPhone一台 5,000元,那一定會成為機王吧...”
有 iPhone的各位 (我猜?) 聽到不買的朋友們這樣說,也許心裡也冒出類似的想法也不一定。
啊,說到這裡,個人並非蒙恬員工,也無意掀筆戰。因為銷售這回事畢竟是市場說話,筆戰毫無意義啊...
01 這裡有各行各業的朋友,所以覺得討論一下也蠻有意思的。
倒是蒙恬把軟體放在 app store 上,不僅省略光學鏡頭和電路版啊機構件,連光碟片都省掉的情況下...
再打個折吧?哈哈!!真期待。
自己替換3GS找藉口中~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