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

這是為什麼iPhone的螢幕將永遠是3.5吋的原因

願我進入方舟1986 wrote:
另外,310樓的朋友說iMac是16:9螢幕沒有錯,但要注意,它只是外觀是16:9,而顯示的畫面,依然是4:3,這個我在買之前就很care了,因為我很討厭16:9寬螢幕把所有東西都變橫了的感覺,甚至連桌面的照片上的人都變胖了......買iMac前我特別問過銷售員,自己也確認過,它放出來的畫面依然是4:3的,加寬的部分只是有更多的視野罷了.


iMac外觀16:9顯示畫面4:3??!?!
別鬧了,出這種比例會被笑死的,那事幾百年前CRT的尺寸了?
現在連LCD要看到4:3都很難,看到4:3的螢幕幾乎要等於骨董了

16:9就是最近流行的"HD"
會出4:3不是舊貨就是為了襯托以後的"HD"
所以有些東西就會給你出4:3然後到時候出HD的
讓你覺得變屌了!
比如WACOM的Cintiq就是這樣
掌機也是這樣

為什麼會變16:9?因為人的眼睛兩顆是橫的
你可以看到比較寬的畫面,不是正方型的
為什麼以前的電視是4:3?好像是因為印象管的原理的關係會趨近方型吧
現在已經不用CRT了,LCD沒有這種問題
所以所有顯示裝置,電視,電腦,掌機,電視遊樂器,
不管軟體硬體....在這幾年都已經慢慢改成16:9了
現在看到4:3的東西我只會覺得"遜","復古"
連youtube本來都是4:3喔,我非常有印象他改16:9的那瞬間
電視節目也都要換這個比例了,日本早就換了,台灣聽說也要跟進啦,很多賣電視旁邊都會貼.
新貨大概就只有iPad出4:3...
照果粉的說法是閱讀方便...
照反果的說法是騙錢
4:3是過時的比例,
如果新貨(大約是PS3和SONY在推FULL HD之後)
還再出4:3...
我只能說"八成"用來騙你的錢用的,因為他們到時候可以改出"HD"來騙你錢一次.
WACOM已經搞了,他X的24HD,還我100張小朋友!
當然我也不是要說什麼iPad HD一定會出這種預言
我只能說他出了不奇怪就是了

至於16:9=變胖.....
我只能說你真的被外面三流便當店用LCD放爛訊號給騙了
那根本就不是正確的設定(也有人說,不喜歡左右切黑怕螢幕壞了,還有人覺得這樣比較不會好像電視變小..)

到時候連台灣的爛綜藝節目都HD的時後(搞不好現在就已經有了 很久沒看了)
看到iPad的的4:3你會想哭的.
geniesjan wrote:
新貨大概就只有iPad出4:3...
照果粉的說法是閱讀方便...
照反果的說法是騙錢
4:3是過時的比例,
如果新貨(大約是PS3和SONY在推FULL HD之後)
還再出4:3...
我只能說"八成"用來騙你的錢用的,因為他們到時候可以改出"HD"來騙你錢一次....(恕刪)

在看影片方面,iPad的比例的確是有點討厭就是了,
但以蘋果的思維,應該是認為也不會有人一天到晚特地把影片丟上iPad,然後在10吋的螢幕上看電影吧。

以iPad的定位,我相信反倒是用來秀圖、作為數位閱讀器比較普遍,
而它的4:3比例,以實際一點的用途來說,的確是方便沒錯啊,
不只投影片剛好是4:3、相片幾乎都是4:3,事實上所有的雜誌類書籍,長寬比也大約是4:3這樣。

但最重要的一點,應該還是iPhone的螢幕從一開始就4:3了吧。
為了顧及整個iOS平台的一致性,蘋果是絕對不可能突然冒出一個16:9的「HD」iPad的,這點我100%確定。

另外是說為啥4:3騙錢啊?印象中16:9不是為了cost-down才逐漸大行其道的嗎?還是我記錯...
很簡單

同尺寸的螢幕
16:9的面積比4:3還要小
八月二十 wrote:
很簡單

同尺寸的螢幕
16:9的面積比4:3還要小...(恕刪)


沒錯
這是事實

而且ipad剛出來的時候並不僅僅是影片播放器 最重要的他還主打電子書
電子書和實體書幾乎都是4:3
一樣是4:3的書放在ipad可以完整利用到每一吋空間
但是16:9卻是上下被裁邊

不信去看Amazon Kindle 也是4:3
http://blog.klgsh.kl.edu.tw/tblog/gallery/49/Kindle-front.png

除了最近的fire

幾個有趣的觀察。

1. iPhone 從第一代(2007)一直到4s(2011),始終維持一樣的外型尺寸和3.5"的display。其它廠商隨著顯示器技術的進步,一路放大。

2. iPhone4在2010/06發表,使用3.5" 960x480的retina。宏達電的sensation在2011/06發表,使用4.3" 960x540的螢幕。基本上,兩部尖端機種發表時間相差一年,清晰度幾乎一樣,但尺寸非常不同。在較小的螢幕擠入較多的pixel,技術上較困難而且昂貴。不難想像,要在一年前做到這樣的事,更是"該死的昂貴"。事實上,PC Magazine去年有一篇文章解構iPhone4,其中最昂貴的零件就是Retina display。

這看起來不像是部份網友所說的:「蘋果工程師無意間的巧合」........

網路上流傳一個Youtube是關於瑞士蘋果官網漏出的iPhone5定裝照。其中有提及4"螢幕,但是邊框窄的幾乎不存在。雖然真假難以證實,但是看起來機殼大小應該跟其它iPhone是一樣的(除了厚度以外)。

如果從這些線索來推測蘋果的設計哲學,可能可以得到如下的結論。
i) 對於平均的使用者而言,手持式裝置最適的大小只有一個。愈大顯示愈清晰,但愈難拿。愈小則愈容易操作,但是無法照顧到解析度。
ii) 在機殼尺寸被固定下來後,想辦法擠進最多的pixel。

蘋果的商業模式是一種機型服務身高155cm到195cm的消費者。其它的廠商則是給不同消費者不同尺寸的手機。但是,155cm機和195cm機,一定會有不同的享受。

APP方面有沒有技術上的限制,使得蘋果"不得不然"?我沒有答案。但是個人有一個經驗倒是可以分享。三個月前買了一隻Samsung Galaxy Mini(S5830?)的手機,作業系統Android 2.3。上Market找APP,發現少得可憐(包含那著名的水果日報,也不能使用)。問手機行、google大神、Samsung總代理、遠傳....,沒人有答案。後來發現是"螢幕解析度太低(320x240)。

會不會155cm機能使用的APP跟195cm機能使用的APP,不太一樣?而APP程式開發者,必須compile多套的軟體,以應付不同的機型?這就得專業人士來回答了。
還記的嗎?
日本大地震
蘋果
把所有3.5吋螢幕材料買光
後來發現賣不完
坐了一台
4s
清倉庫
下一台iphone
不會在是3.5吋了
醒醒吧
太多太多美好的理由
去掩飾一個策略錯誤

可樂樂樂 wrote:
不會在是3.5吋了
醒醒吧
太多太多美好的理由
去掩飾一個策略錯誤


錯誤? 其它手機大小什麼都有,連比 3.5小的都有,那些都是錯誤囉?
大小是偏好比率問題,賣這麼多隻,我實在很難想像這麼多人都是忍受錯誤的大小

原本我也覺得消費者不可能這麼呆
但來了這個版!我覺得消費者被蘋果綁架!還很high

u5321007 wrote:
我實在很難想像這麼多人都是忍受錯誤的大小
請仔細看
我的錯誤是指買太多3.5吋螢幕賣不完
apple的的產品的好大家都看在眼裡
不用把所有買iphone的人都拉進來
等了許久,新iPhone總算現身了〒△〒
  • 4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