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jadsflk wrote:最多感受是在文字游標的插入
真的是為了是為了手機(恕刪)
另外還有一點,
改用Haptic Touch的操作方式以後,
確實幾乎所有的用戶都注意到原來App長按後會有快捷功能表...
原本3D Touch時代的許多需要「重壓」的功能,才漸漸被人發現...
(事實上,長按與重壓的操作,「表面上」的動作幾乎一模一樣,但是感受會很不同,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重壓」這動作,這也是我喜歡macOS的滑鼠/巧控板的「輕觸/多指輕觸/以及拖拉點放等操作」,來取代Windows滑鼠的「按壓」左右鍵/長按左鍵移動視窗等動作,過去長年長時間的Windows電腦操作讓我的手多次酸痛,改用Mac電腦後這些困擾都沒有了~)
不需要按壓等選單或是提起游標的時間
3D Touch按下去瞬間提起游標就可以進行文字間插入的動作
沒有3D Touch的手機 這馬上移動動作就會變成誤操作 變成圈選文字
或者很心煩的在那等游標要多久提起 才能進行插入動作
(差距不到半秒 但馬上知道3D Touch好在哪)
彈幕濃!
richard28 wrote:
為了利益,捨高通而改採較低成本的英特爾通訊晶片,大大影響網路品質
這說法有點問題:
如果你開一家紅茶店,
賣紅茶的廠商 給其他家店都比較便宜,
只因為你家店人潮比較多,所以紅茶進價給你收比較多...
你會不會跟賣紅茶的廠商討價還價?
你會不會貨比三家?
如果該賣茶的上游廠商因為你進了其他商家的茶葉,所以「不賣你茶葉了」,
甚至跟你打官司,不准你賣用他們家的茶葉生產的紅茶,
你要怎麼做?
-------------
也許你會問這關Apple iPhone什麼事情?
因為這就是現在的高通與Apple...
而結局是:
Apple付了「比原來更高的授權費」
來使用高通晶片,進而撤銷雙方的官司並和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