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沒辦法接受 Air3(10.5吋) 是 Air2(9.7吋) 的後續機種
也就是說螢幕尺吋不同,在板主的想法是同一產品(Air 不能是10.5吋,那是Pro系列的,即使Pro系列已經11吋全螢幕了),不存在於同一系列(Air) 的升級(9.7吋-10.5吋)。
但在價格上區分的很清楚,並不是同樣的價錢,賣不同功能的產品線。
而這兩年蘋果產品發表的策略也很清楚,九月臨近傳統消費旺季,推的是旗艦機種,隔一年上半年推的是非旗艦機種產品。去年已經有iPad(9.7吋教育版),今年推 mini (7.9吋) 及 Air (10.5吋) 版本。至於實際跟認知能不能達成一致就看個人了。
-------------------------
至於SE本來就是用舊的架構(5S),若有後續機使用舊的架構也是可能的
但是要做全螢幕(以舊架構大小再放大)、更換更好的CPU加上低於新台幣兩萬以下的價格,也不是不可能
一、SE的出現,代表小手機市場一直是有的,而目前蘋果推 Face ID ,那麼小手機為何不能在現有的尺寸上變成全螢幕,可視面積變大,但仍有穩穩的握持感?(以握持感來說,像5.8吋全螢幕其實是來自4.7吋,6.5吋全螢幕其實來自5.5吋,只是在依螢幕特性及內部電路做外觀調整))除非SE後續機還是維持 Touch ID 那就沒話說了。
二、也或許庫克想通了,在日趨飽和的手機市場,先將硬體送到消費者手中,將第一道價格門檻降低,然後再去穩穩的賺後續的軟體服務費用,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在安卓系統及硬體廠商進逼下,很多人離不開iPhone的理由,不再是硬體本身,而是其軟體環境,但沒有硬體載具,軟體再強也沒用。
不管如何,若是果迷,還是等官方發表會正式公布吧~~
(即使有官方發表,還可能取消呢 XDD)
bigflydog wrote:
板主是因 2017年 "10.5吋" iPad Pro 給綁住了
然後沒辦法接受 Air3(10.5吋) 是 Air2(9.7吋) 的後續機種
我前幾天到 Apple Store 去逛,看到桌上有 iPad Air 10.5。
正在想說這不是台灣還沒上架賣嗎?好奇心起,耳朵湊過去想聽聽看單邊喇叭跟雙邊喇叭聲音差多少。
結果一聽,竟然兩邊都有聲音。我想:「好樣的蘋果,這是什麼黑科技,居然有辦法單邊喇叭做到立體聲」。
結果認真一看,原來是 iPad Pro 10.5 店裡還在賣。
這兩款機器不是只有螢幕大小的數字一樣,是除了喇叭數量、相機突起跟閃光燈之外,外觀看起來完全一模一樣,尺寸也一模一樣。
然後請看蘋果官網裡面 iPad Air 10.5 鍵盤的網頁,寫的是:

但是你往下看 Review 的部分:

看不懂英文沒關係,看日期。是 2017 年留的。
也就是說,所謂的 iPad Air 10.5 的鍵盤,事實上就是 iPad Pro 10.5 的鍵盤換名字改包裝。
而且 YouTube 上有人說,他訂了 iPad Air 10.5 的鍵盤,結果送來的是 iPad Pro 10.5 的鍵盤。蘋果乾脆寄舊版的來給他了。
所謂的 iPad Air 10.5 就是 iPad Pro 10.5 閹掉一些功能,換上新的運算單元,改個名字罷了。
如果你硬要認為 iPad Air 10.5 跟 iPad Pro 10.5 沒有關係,那就這樣吧,哈。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