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充電方式

joezi wrote:
是的,
所以目前的3C電池會在電極處加上一塊晶片,
電池一滿就斷電,
所以不會有充電過飽的問題。


我講的不是過充, 而是鋰電池cell在維持在高電壓比維持在低電壓時容量壽命減少.


joezi wrote:
是的,
因為電池自體本生身也有電阻,
所以只要形成迴路就會耗電。
因此如果回到第1點來說,
只要斷電之後,
電池就不會長時間在滿電狀態。


我講的不是漏電流, 而是電池你不用它時, 讓它長時間靜止狀態也會讓容量壽命減少.


joezi wrote:
正確地來說,
電流不穩定損害的是控制晶片,
而控制晶片如果壞掉,
你之後充電時就容易產生過飽造成電池損壞,
甚至造成電池過熱起火爆炸。
(所謂的副廠充電器不能用也是因為如此)


你又誤會了, 我講的不是電池裡的開關IC, 而是cell , 鋰離子可以耐大電流, 但後果是壽命降低.


joezi wrote:
5.充電電流忽大忽小對電池壽命不好 , 邊充電邊玩手機有可能讓充電電流忽大忽小.

此點同第3點。

我講的是cell本身 , 這是從電池廠RD得到的說法.

joezi wrote:
6.放電深度越大, 對電池不好 , 100%->30% 比 50%->5% 對電池更不好.

這點不是一開始就以分槽技術解決了嗎?
不會出現在手機與新式NB上吧?
但是如果是其他家用電器的單芯鋰電池就有危險。...(恕刪)


可否求教電池分槽的相關資料? google不到任何這個.
如果只是單純並聯的話, 整體的放電深度與單顆的放電深度是一樣的.

阿吉辣站起來 wrote:
請問一下當電量還有3...(恕刪)

我都直接充

joezi wrote:
1.電池長時間滿電...(恕刪)


1.電池長時間滿電狀態, 對電池壽命不好.

是的,
所以目前的3C電池會在電極處加上一塊晶片,
電池一滿就斷電,
所以不會有充電過飽的問題。

不是在電極上,那是一塊電路板,我們叫BMS...電池滿電自然會藉此切換成直接供電,基本上所謂的滿電只是容量上的滿電,
不代表電池真的滿了,而0%也指的是容量上的0%不代表電池0%


2.電池就算不用 , 也一直在讓壽命慢慢減少.

是的,
因為電池自體本生身也有電阻,
所以只要形成迴路就會耗電。
因此如果回到第1點來說,
只要斷電之後,
電池就不會長時間在滿電狀態。

電池內阻的耗電流基本上不考慮,電池沒有所謂的不用,不論是與系統分離或者無法更換的都一樣,因為BMS是跟PACK包裝在一起的,3C的所有電池,一定會附上BMS,因此就算放著也是有BMS在消耗。

3.充電電流 或 放電電流越大, 對電池壽命不好.

正確地來說,
電流不穩定損害的是控制晶片,
而控制晶片如果壞掉,
你之後充電時就容易產生過飽造成電池損壞,
甚至造成電池過熱起火爆炸。
(所謂的副廠充電器不能用也是因為如此)

但目前最新的快充技術是會分辨充入電流而更改充電電路,
所以蘋果才能做萬用變電器。
因此如果你是最新一代的電池則此點不影響。



4.鋰電池也有類似記憶效應的東西, 所以過一段時間需要完整充放電來恢復.

是的,
不過週期比較久,
正常使用應該可以半年一次,
重度成癮者可能要三四個月一次。
但即使你不放電,
依照目前普通人換機的頻率應該也發覺不了鋰電池的結晶反應。



5.充電電流忽大忽小對電池壽命不好 , 邊充電邊玩手機有可能讓充電電流忽大忽小.

此點同第3點。

6.放電深度越大, 對電池不好 , 100%->30% 比 50%->5% 對電池更不好.

這點不是一開始就以分槽技術解決了嗎?
不會出現在手機與新式NB上吧?
但是如果是其他家用電器的單芯鋰電池就有危險。



小弟在某電池廠當RD工程師
blockquote>joezi wrote:
1.電池長時間滿電...(恕刪)

1.電池長時間滿電狀態, 對電池壽命不好.

是的,
所以目前的3C電池會在電極處加上一塊晶片,
電池一滿就斷電,
所以不會有充電過飽的問題。

不是在電極上,那是一塊電路板,我們叫BMS...電池滿電自然會藉此切換成直接供電,基本上所謂的滿電只是容量上的滿電,
不代表電池真的滿了,而0%也指的是容量上的0%不代表電池0%


2.電池就算不用 , 也一直在讓壽命慢慢減少.

是的,
因為電池自體本生身也有電阻,
所以只要形成迴路就會耗電。
因此如果回到第1點來說,
只要斷電之後,
電池就不會長時間在滿電狀態。

電池內阻的耗電流基本上不考慮,電池沒有所謂的不用,不論是與系統分離或者無法更換的都一樣,因為BMS是跟PACK包裝在一起的,3C的所有電池,一定會附上BMS,因此就算放著也是有BMS在消耗。

3.充電電流 或 放電電流越大, 對電池壽命不好.

正確地來說,
電流不穩定損害的是控制晶片,
而控制晶片如果壞掉,
你之後充電時就容易產生過飽造成電池損壞,
甚至造成電池過熱起火爆炸。
(所謂的副廠充電器不能用也是因為如此)

但目前最新的快充技術是會分辨充入電流而更改充電電路,
所以蘋果才能做萬用變電器。
因此如果你是最新一代的電池則此點不影響。

BMS會控制輸入電流,以蘋果來說就是用原廠線材來把充電電流開到1A或2A,因此就算輸入電流再高,沒有原廠的晶片解鎖,只能充進0.5A,這是USB標準的輸出電流。

4.鋰電池也有類似記憶效應的東西, 所以過一段時間需要完整充放電來恢復.

是的,
不過週期比較久,
正常使用應該可以半年一次,
重度成癮者可能要三四個月一次。
但即使你不放電,
依照目前普通人換機的頻率應該也發覺不了鋰電池的結晶反應。

鋰電池並沒有所謂的記憶效應,只是單純的因為循環數增加導致電量變少,原因是內部材料的老化,
而所謂的完整充放電,看個各家設計,但也不是跟電芯本身有關係,基本上都是用來校正電量顯示的準確度。


5.充電電流忽大忽小對電池壽命不好 , 邊充電邊玩手機有可能讓充電電流忽大忽小.

此點同第3點。
電流本來就是會有起伏的,不管你開關螢幕,按按鍵,觸控都會有電流變化,但幅度都不高,
不至於到所謂忽大忽小的程度,也不會傷電池。


6.放電深度越大, 對電池不好 , 100%->30% 比 50%->5% 對電池更不好.

這點不是一開始就以分槽技術解決了嗎?
不會出現在手機與新式NB上吧?
但是如果是其他家用電器的單芯鋰電池就有危險。

分槽技術這名詞我沒聽過,不過現在電池大多用並聯處理,增加容量與放電電流,不過深度放電就是對
電池不好這點是沒錯的,不過也不用太擔心,基本上當你看到0%,電池本身都還有5~10%保留容量,但是當最後這點容量都用掉
了,電池是會受傷的,不過我只的深度放電只是0%以下,正常放電並不會對電池不好。


小弟在某電池廠當RD工程師,提供一些正確觀念

jason891130 wrote:
blockquote...(恕刪)



請問您之前工作是否有做過這種曲線?

depth of discharge

從圖上來看 , 達到一剩餘的額定容量
每次只放10% , 可以用到7000次, 共700次容量
每次只放50% , 可以用到1150次 ,共575次容量
每次放到100% , 可以用到500次 , 共500次容量

若要讓電池比較慢老化, 每次不要用太多電量是比較好.




這串太專業,也讓小弟長了不少知識,先在此謝過樓上各位先進,小弟是去年買的第一批6+,平常手機都連著電腦在充電(Mac也用iPhone在上網),沒開機時則是插在充電器上,長時間出遊都會帶尿袋,不會刻意去進行完全充放,一年過去電池的狀況如下: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爾旨得成,在地若天

阿吉辣站起來 wrote:
請問一下當電量還有3...(恕刪)


是那位老人家?

是你自己沒弄清楚不同的電池有不同的方式
就直接將弄錯的觀念推給「老人家」
怪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